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229、沧桑朝市论新局

229、沧桑朝市论新局

的重要组成部分,好比参加过长征、打过曰本鬼子、蹲过渣滓洞一样,参与维新变法并被革职也能成为一种显赫资历。

    就张元济所在的光绪壬辰科中,眼下位居三品以上的就有学部右侍郎宝熙、宪政编查馆总务处帮总办汪诒书、云南按察使汤寿潜、四川提学使赵启霖等人,这些都可以成为张元济上进的助力。wwhtskhtskhtsk最最关键的是,在分管京师大学堂的学部里,左侍郎孙元起、右侍郎宝熙都是张元济的熟人!

    孙元起趁热打铁:“希望您在执掌大权之后,能洗刷旧习一整乾坤,使得京师大学堂成为能和经世大学媲美的京城第一高校!”

    张元济莞尔一笑,径直去了。至于之后究竟如何打算,就只有他自己才能知道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度久去不归,再也没人给孙元起分析朝中风云变幻。孙元起只得自力更生,在批改作业、撰写论文之余,抱着邸钞、报纸暗自琢磨。这一乱看,倒让他发现了某些清末不为人知的细节。

    在历史书上,总会描述清末zhèngfu有多么颟顸无能、官员又是多么昏庸。孙元起却在新闻中看到一个举步维艰的zhèngfu为了国家机器正常运转所做出的各种努力:颁布法律,兴办学校,抗洪救灾,修筑铁路,禁种罂粟……其中最让孙元起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清zhèngfu对于事务的处理。

    无论怎么说,在清朝以前,中原对的关系除了和亲就是羁縻,谈不上什么有效而直接的管理。只有到了清朝,中央zhèngfu才开始涉足的权力分配,并且越来越重视。到了晚清,原有的藩属都丢弃干净,对的控制却更上层楼。

    孙元起所能找到最早的邸钞是光绪三十三年(1907)的,就在该年正月,驻藏帮办大臣张荫棠提出十九项改革措施,在推行新政。随后,驻藏大臣联豫在开办藏文中文传习所,还有白话报馆、施医馆、商品陈列所等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

    到了1908年春天,朝廷已经注意到上层僧侣中存在明显分离主义的倾向,更是加强对的经营。一方面任命川滇边务大臣赵尔丰为驻藏大臣,准备入藏;一方面要求时任四川总督的赵尔巽与赵尔丰密切配合,所需各种费用由四川随时接济。清廷罕见地采用兄弟搭班的方法,避免出现互相扯皮推诿、倾轧构陷等状况,让人、财、物各种接济均能落到实处。

    上层僧侣自然不可能坐视朝廷排兵布将而无动于衷,马上对赵尔丰进藏提出异议,并设法阻止。朝廷为了避免矛盾节重演了一遍。要不怎么叫转世灵童呢?套路一模一样!

    在土登嘉措叛逃之后,清zhèngfu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曾派人请他回国。土登嘉措还盼着英国干爹帮他“光复”河山呢,怎么可能接受清zhèngfu伸过来的橄榄枝?朝廷也够硬气,马上下诏:

    “著即革去喇嘛名号,以示惩处。嗣后无论逃往何处、及是否回藏,均视与齐民无异。并著驻藏大臣迅即访寻灵异幼子数人,缮写名签,照案入于金瓶,掣定作为前代喇嘛之真正呼毕勒罕,奏请施恩。俾克传经延世,以重教务。”

    朝廷的意思很明白:不信没了张屠夫,就要吃连毛猪。既然朝廷能立喇嘛,也能废除!既然你逃了,那就别回来了,我们再选一个人就是,反正那么大、人那么多。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还不好找么?朝廷说到做到,虽然之后没有另外选定继承人,但直到清末,都没有恢复名号。现在的名号,还是民国元年土登嘉措回国后,民国zhèngfu予以恢复的。

    土登嘉措在印度苦等了几个月,得到英国zhèngfu的答复是:英国不能干预中国有关的内政。——果然不愧转世灵童,不仅套路一模一样,连结局也一模一样!

    wwhtskhtskht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