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大科学家 > 二四一、身向榆关那畔行(上)

二四一、身向榆关那畔行(上)

德、交付印刷厂外,身上还有好几本。

    赵景行敬了个军礼,退出县

    接下来的日子里,孙元起忙得焦头烂额。作为此次防疫活动的最高指挥官,面对几乎一片空白的防疫体系,有太多的问题需要他去解决:时刻关注东北疫情发展,在没有亲临的情况下遥控各地官员组织抗灾,指导永平府建立简单的传染病医院,和朝廷讨价还价,查验各种物资准备情况,考察志愿者培训学习情况······

    五天之后,山海关火车站人山人海,但气氛却一片肃穆。就在此刻,第一批防疫救灾人员将由此乘车,前往本次灾情最重的滨江厅。

    这批人员中,主要是以伍连德为首的二十多名医生、看护,由赵景惠领头的十多名研究人员,以及六十名护卫。他们的使命是深入疫情重灾区建立一所较为完善的传染病医院,并研究此次鼠疫病毒的种类、传染途径、发病症状乃至治疗方法。

    此次任务虽说不是九死一生,但危险性确实非常高。据滨江厅报告,现在该处每天病死者都在20人以上。在这种情况下还主动请缨前往,如何不令人敬重?

    在场的官员里无疑数孙元起品职最高,他不说话,别人都不敢吭声。直到把所有人都准备登车,孙元起还在和章士钊商谈物资筹备情况。副都统儒林终于忍不住了,低声说道:“孙大人,各位就要上车了,您是不是吩咐几句?”

    孙元起立马醒悟过来:“哦,是该嘱咐几句。儒都统,这些天有劳将军了。不过未来十几天里,还会有近两千人陆续到达此处,食宿等问题还望将军妥善解决!马知县,虽然临榆防疫已经初见成效,但不能有丝毫疏忽,必须持之以恒,希望你能善始善终。并请你转告管知府,以后永平府疫情报告请递送到滨江厅。”说着,孙元起冲在场众人拱了拱手:“阻止疫情南下的重任,就有赖诸位大人了!”

    儒林、马庆麟等人面面相觑:之前可没听说钦差大人要去滨江厅!

    在他们想来,钦差大臣应该一直坐镇山海关,居中协调指挥,从容调度各种人员物资救灾,阻止疫情南下。如此一来,既可以避免自己置身险境,又可以趁机捞些油水。

    儒林急忙劝谏道:“孙大人,您作为此次防疫的钦差大臣,应该坐镇后方,怎么能自蹈险地?俗话说:‘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何况您还身负皇命呢?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马庆麟也劝道:“孙大人,虽然东北广袤千里,但如今电报发达,每日疫情都能及时传来,何必亲身前往?而且防疫救灾千头万绪,问题层出不穷,都需要您决断。

    您更应该运筹帷幄,以决胜千里。”

    孙元起摆出一脸刚毅的表情,肃声说道:“诸位大人好意,孙某心领了。只是东北形势复杂,疫情又重,孙某肩负消除疫情的重任,不敢玩忽,理应亲临防疫救灾。还望孙某去后,诸位大人一如既往,尽忠国事!”

    清末闯关东的汉子,都不是吃斋念佛的主儿;至于俄国老毛子、日本小鬼子,更不是良善之辈;而官场上那些老油条,对不入流的伍连德等人估计也是爱理不理。估计只有钦差大臣出来,才能勉强镇得住场子。

    孙元起要走,儒林、马庆麟等人确实拦不住,而且他们心底里也未必想挽留:谁的屁股干净啊?万一有不开眼的在钦差大人面前把自己捅出来,岂不是倒霉!

    滨江厅就是现在哈尔滨附近的区域。但在19世纪末,那里还是零零散散的几个村庄、屯子,并没有大型城镇。随着1896年至1903年间中东铁路的开工建设,大批关内劳工涌入此地,在哈尔滨北部的傅家甸形成了一个大聚集区,人口在2万人以上。之后才逐渐形成哈尔滨这个国际性商埠,所以当地流传着“先有傅家甸,后有哈尔滨”的谚语。

    由于在傅家甸居住的主要是各种劳工,所以鼠疫也出现在了这里。此处人口密集,卫生条件差,于是很快变成了疫情的重灾区。

    孙元起一行的火车刚进入吉林省境内,驻滨江厅最高官员——西北路兵备道于驷兴便带着大小官员拦住了火车,神情极为紧张。见礼过后,于驷兴便急忙说道:“孙大人,如今滨江厅疫情严重,还望大人移驾阿勒楚喀(即阿城)。阿勒楚喀距离滨江不远,而且疫情较轻,可以就近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