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新秩序 >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 二

第二十三章 诸侯之定 二

些。

    左右都是炮灰,哪个先上都无所谓,钟韶三言两语便布置完毕,按照李诚中事前“逐一观察战力”的指示,分出左、中、右等各部,然后下令各部大军齐出便算了事。

    一旁的安端全、乞活买和蒲敌臣等契丹虞候都面面相觑,不明白这些以往畏战不前、藏头缩尾的渤海军将怎么忽然变得那么求战心切了?

    安端全问:“这……这还是渤海军将么?似乎以前不是这样子的。”

    乞活买忍不住挠了挠头,道:“别问我,老子以前一出兵,这帮孙子就往后跑,要么就是藏到城墙后面躲着,说死都不敢出来应战。喏,那个叫高明熏的,老子以前找他比打他要难得多,怎么这孙子忽然喜欢打仗了?”

    蒲敌臣也是迭剌部领过兵的长老,他捏着腮下的三根须子,摇头道:“那个乌荥力和咱们迭剌部交过手,败了一次后就不敢跟咱们打了,在草原上躲来躲去的,滑不留手。”

    安端全无语,最后叹了一口气:“世道变了……”

    是役,勤王军以杨玄恩五千千牛卫为左军、李元广五千金吾卫为右军、乌荥力一万监门卫为中军,三军尽出,猛攻敌军大阵。在高明熏的极力求战之下,钟韶不得已,给他安排了个“战场游弋”的活计,没想到这厮还真是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当两军纠缠混战于当面之时,高明熏游弋在战场一侧,敏锐的发现了敌军侧翼不稳的情况,当即率三千领军卫插了进去,一番拼杀之后,敌阵迅速崩溃。

    敌军残部败入上厩中,还有半数没来得及逃回去,上厩门就紧急关闭了,于是数万败军跪在城下投降,放眼望去,密密麻麻全是人头。李诚中看得一阵眼馋——这地方,人可真多啊

    别说李诚中眼馋,钟韶以下,王义簿、焦成桥、孟徐兴、韩延徽、章顺乾、赵让、崔和等人无不眼中冒着金星、嘴里咽着口水。其中尤以崔和为甚,他在营州军中担任的就是后勤职务,成天里为人丁、民夫等诸事犯愁,此刻见数万青壮聚集到一起,早就有了冲过去狠狠咬上一口的想法。

    崔和忍不住撺掇韩延徽:“韩虞候,这次降俘可真多啊…”

    韩延徽兀自望着满地的渤海降俘没有回过神来:“嗯,啊,嗯,多,是啊…”

    崔和提醒道:“这可都是青壮啊。”

    韩延徽愣道:“啊,对,青壮啊,啧啧……渤海人丁可真多……”

    崔和干脆挑明道:“韩虞候,如果咱们将这些战俘抢回去……”

    韩延徽恍然,随即斥道:“咱们是大唐上邦,什么抢不抢的?咱们能做那种事么?咱们是王师,嗯?对吧?都督奉天子之诏,节制关外诸军事,对吧?如今王师东定藩国内乱,自然要报阙长安宫门,向天子献俘的……”说着,他上前一步,向钟韶道:“钟都虞,上京大捷,依礼当献俘,某意赶时不如凑巧,干脆就在城下举办献俘之仪罢,也好震慑城内敌军。”

    钟韶立时点头,道:“传诸将前来议事嗯,某先去禀报都督。”

    李诚中听了钟韶的建议,心中虽然千百个情愿,万般的首肯,却还是沉吟着矫情了一句:“这么着急?会不会吃相太难看了?”

    ……

    上厩下的献俘仪式足足耗费一个多时辰,营州军才将两万七千余降俘尽数接受,然后李诚中一声令下,勤王军将上京团团围住。

    正要下令攻打,城门却再次开启,原来是渤海国太常卿崔人秀求见李诚中,商议投降诸事。

    大相朱承明的投降条件比照高氏,他自知不可能免死,所以要求李诚中答应,只诛自己等“首恶”,免除朱氏、金氏及崔氏等罪囚之家族性命。为此,朱承明保证渤海郡王大玮瑎、王弟大封裔及高氏、李氏、乌氏、杨氏等族在上京为官的族人安全,并保证上厩完好无缺的交到唐军和勤王军手中。

    李诚中思考了片刻,便答允了朱承明的条件,但提出要将三氏财货抄没,族人及家仆以“罪民”之身全体迁往营州。崔人秀大喜,他也担心自己等人身死之后,族人会加倍受到欺凌,若是去了营州,不管是否受苦,至少性命能够保全。当下,崔人秀向李诚中跪伏,拜行春秋大礼,感谢李诚中的“宽仁厚德”。

    至下午申时,上厩门终于向李诚中缓缓打开,以勤王军为先导,数万大军簇拥着李诚中进入了这座两百年不曾陷落过的“关外长安”。请搜索,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