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574章 李佳的建议

第574章 李佳的建议

众,只有把群众发动起来,建立起乡村的各级组织,让广大的老百姓认同解放军,真心实意的向着解放军,这才叫达到目的,否则就跟前国民党的军队没什么区别了。

    但这时候又有一个问题出现了,要想做地方工作,要想发动群众,有一个最基本的条件,做工作的同志必须通晓当地的语言,然后才能和当地百姓交流,这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问题一下子就把旅的人给难住了。

    在以前的老解放区,这根本就不是问题,是人都会说话,会说话就能做工作,可是新疆就不同,整个旅一万几千人也没几个会说地方话的战士,部队在临出发前确实是恶补了几天,但也仅仅是恶补而已,离流利的掌握还差的远。

    怎么办?战士们听当地老百姓说话如同天书一般,连个简单句子都不懂,何况做思想工作,语言关一定要过,否则上级交给的任务根本就无法完成。

    这天晚上,李勇和王成德,以及全旅营以上的干部又一次集中在一起,讨论的问题就是怎么过语言关,或者叫怎么样才能用最快的速度学会新疆地方话。

    会场的气氛到是热火朝天,李江国和张劲松等一干老战士在一起胡乱议论着,可是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也没见有人拿出一个什么象样的办法来。

    既然想学地方上的语言和风俗,就得先找老师,可这老师上哪里去找就很成问题了,要想找懂当地语言和风俗的最好找本地人,可本地的少数民族群众对旅还不是很了解,据战士们反应,有好多当地的老百姓根本就不和战士们说话,还有些一搭话就跑,想找本地人当老师太难了。

    政委王成德总结道:“大家不要有急噪情绪,老百姓见着战士们就跑说明人家还不了解咱解放军,所以上级才让我们来做工作,如果都象老解放区那样的军民关系还要我们来干什么?不要着急,等以后工作展开了,慢慢就会好起来的。”

    话是不错,大家也都很认同王成德的观点,但现实问题还是解决不了,就在大家一筹莫展的时候,因为兼职通讯排长而列席会议的警卫连长李佳提出了一个建议,平时基本不发言的李佳用不太自信的口吻说道:“旅长,我们是不是找那个列斯肯司令员想点办法,他们可都是当地人。”

    一句话提醒梦中人,李勇一拍大腿,对呀,谁说咱们在新疆没有熟人,怎么把他们给忘了,让新疆民族军出几个老师应该没问题吧。

    新疆民族军的总兵力超过了一万五千人,这些战士大部分都是新疆当地的少数民族,找他们当老师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说办就办,李勇带着几个人当天去找了列斯肯司令员,请民族军出一些干部战士到旅来当老师,列斯肯司令员在表示大力支持的同时还赞同说这个办法好,不但能让内地来的战士们了解新疆的风土人情还能加强两军的沟通,是个很好的办法。

    就在第二天中午的时候,五十几个通晓两种以上语言的民族军战士被派到了旅,李勇和王成德欣喜若狂,这下可是解决大问题了,这些少数民族战士不但能当老师,还能给部队当翻译和向导,他们的到来就如同雪中送炭。

    旅的十个营每营分了五个,李勇告诉每位营长和教导员,这些来旅的少数民族战士都是民族军精心挑选过来的,不但战斗素质好,政治觉悟也非常高,要尽量发挥他们的作用,要当宝贝看待,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部队马上就要下到新疆各个地区开展地方工作,这些战士会有大用处。

    随后的日子里,旅掀起了一股学习的热潮,战士们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还了解了当地大量的风土人情和民族习惯,可以说,正是因为这几十个少数民族战士的到来,让旅少走了很多弯路,为此,旅长李勇没少在公开场合表扬过警卫连长李佳,说她出的主意非常好。

    有了好的老师,有了高昂的学习热情,战士们对当地语言掌握的很快,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也和战士们一样,抓紧时间学习,旅旅部也留下了几位少数民族战士,其中一个战士叫马合木提,是民族军的一个排长,也是一个有名的战斗英雄,马合木提的汉语说的非常流利,是旅长李勇和政委王成德等人的老师。

    老巴给朋友们拜年了,蛇年吉祥,更新慢,很不好意思。(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