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少年之烽火岁月 > 第767章 艰难的后勤保障

第767章 艰难的后勤保障



    在当地政府官员的努力下为部队找了一部分房屋,可是这些房屋只是杯水车薪,来到日喀则的部队还是太大了,当地空闲下来的房屋有限,部队不可能一下子全部驻进去,而寒冷的夜晚对战士们的身体是一个极大的威胁。

    没有就自己建设,九旅和老二纵队的传统让战士们马上投入到了盖房子的热潮中,不盖也不行,夜晚帐篷里实在是难以入睡。

    想建设营房就得有材料,而材料从哪里来?经过一番勘察之后,李勇对当地的植物资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张劲松的侦察营四下活动,终于带回来了第一手资料,日喀则地区有大量的喜马拉雅冷杉木,喜马拉雅云杉木,还有大量的西藏落叶松,高山松等珍惜品种,这些树木都是建设营房的绝话的时候习惯上喊张劲松为营长,不过,这俩小子对张劲松什么时候都不忘了拍一下旅长马屁是很不感冒的。

    说实话,李勇对当地的植物资源也是一塌糊涂,他只认识简单的桦树和落叶松等普通品种,珍惜物种也是满眼的一抹黑,但这些都不能影响李大旅长做决定,张劲松的侦察营发现的树木里一定有珍惜品种,也是后世国家的保护对象,但现在可谈不上什么保护,先把住房问题解决掉才是最为关键的大事情。

    用石头和砖瓦盖房子已然来不及了,李勇命令部队,全部使用木料,用多少砍伐多少,既然发现了林木就马上动手,军令如山,独立旅强大的机械化程度又一次为部队提高了效率,拉运木材的车辆排成了长龙。

    夜晚的气温早就降到了零度以下,高原上的冻土挖掘起来很费劲,或者说根本就挖不动,这些都给部队的营房建设带来了很大麻烦,好在侦察营找到了林木资源,就直接用木料来砌墙和房顶,这样进度就能加快不少。

    在部队开展建设的同时,独立旅还派出了大量的工作队,向日喀则周边的老百姓讲述解放军的民族宗教政策,用真实的行动来打消群众的顾虑。

    农奴体制下的藏区百姓生活的很艰难,他们在与大自然做斗争的同时还要忍受奴隶主的盘剥,境况凄惨,而独立旅的到来就好比是给当地百姓带来了一股清新的风,是藏区百姓从未见到过的春风。

    解放军规定,百姓的宗教信仰自由,但奴隶体制必须废除,谁敢于欺压百姓解放军绝对不会客气。

    战士们大道理懂的不太多,但他们大都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对受苦受难的藏区群众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看不得老百姓被人欺压,每一个下派的工作队,每一个战士都成了群众的主心骨。

    就好比被乌云遮盖了天空突然放晴了一样,藏区的老百姓突然觉得天变了,往日凶神一样的头人和他们的卫兵们再也看不见了踪影,有许多人都看见过,以前耀武扬威的老爷们在见到解放军后都是点头哈腰,一脸的媚笑,而这些板着面孔的解放军战士和他们这些身份低下的奴隶说话的时候却是一脸的微笑。

    独立旅战士们所做的每一点努力凝聚在一起化做了一场春雨,浇灌在奴隶和娃子们干渴的心田,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时间一长,有许多的干部战士都和当地百姓成了夏保(朋友),而群众们都亲切的称呼解放军的战士为金珠吗米菩萨兵。

    房顶是木头的,墙壁也是木头的,为了防寒,战士们还特意在墙壁的外面钉了一层厚厚的横板,都是刚刚破开的那种,远远的看过去白花花的一片。

    旅长李勇这些天的心思只放在两件事情上,一是粮食二是房子,以至于准老婆胡小莲都没有时间去看了,忙的不亦乐乎。

    走进战士们刚盖好的房子里,李勇觉得有一种进了战壕的味道,用原木垒起来的墙壁厚重敦实,鼻子里闻到的是木材散发出的一股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