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武侠修真 > 猪光宝气 > 第两百九十一节 小麦丰收

第两百九十一节 小麦丰收

  特别不利于张越未来对公羊学派的渗透和影响。

    “可万一若是……”张越托着腮帮子想道:“我也不能束手就擒,得拿出大杀器来作为底蕴,当做依凭!”

    那什么样的大杀器,才能在关键时刻一锤定音,扭转局势呢?

    张越沉下心神,在无数的信息和无数的文章之中检索。

    终于,一篇文章浮现出来。

    细细阅读,张越脸上的神色越的镇定起来。

    “有此文在手,今后无论是谁,企图用什么灾厄说来与我为敌,都是死路一条!”张越读着这些文字,心中终于有了底气。

    哪怕夏侯始昌真要来为难他,张越也不怕了!

    心里有了底气,张越做起事来,也就有了自信。

    闭上眼睛,进入空间。

    经过这半个月的培育,空间的作物,现在已经是焕然一新。

    特别是麦田所在的区域,一片翠翠葱葱。

    空三代的麦苗已经进入抽穗期了。

    通过在它们的父系身上观察、实验和实践的结果,张越知道,在抽穗期用玉果,最经济、效果最好。

    所以,最近几日他一直在密切关注着这些麦子的长势。

    他在麦田之中来回巡视,最终确认了几乎所有麦子都已经抽穗。

    于是,他就走到自己存放玉果的地方,将堆放在一个小木框里的玉果们提起来,然后放在膝盖上数了数。

    总数大约是一百三十来枚。

    这是他最近将从太学敲来的简牍、张安世留下的那批文书,甚至打着‘检查学业’的名义,从录取的士子手里搞来的数百卷书籍,统统喂给瑾瑜木后剩下来的成果(因为要催熟瑾瑜木,所以消耗了至少相当于此数量的玉果)。

    这些玉果都是品相和个头较大的,拿在手里,温润圆滑,好似珍宝。

    “应该差不多够了……”张越在心里想着,于是就提着这一筐玉果,走到麦田之中,然后在中间挖了个小土坑,只留下大约五颗作为火种,余下的全部倒进去,盖上土坑。

    奇迹出现了!

    可能是因为张越一次埋入如此之多的玉果的缘故,也可能是空间的某种隐藏设置被况下生长了起来。

    而在张越根本没有注意的地方,在那七株瑾瑜木之前,原本空无一物,一片混沌和虚无的地方,一小块土地渐渐在虚空之中成型。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这一小片土地的扩张度非常快。

    几乎只是数秒之中,它就扩张了足足一百多步,成为一块十来亩的土地。

    而且,这一小片土地,似乎与空间原先的土地还不同。

    仔细看就能现,它的土质是由砂砾构成的,似乎是从某片荒漠之中漂移而来。

    而对这一切,张越一无所知。

    此刻,他正震惊于空间的变化,有些忐忑。

    好在,这种异变很快就结束了,总共也就持续了大约十余秒,一切就都平复了下来。

    接着熟悉的三维图像,出现在了张越眼帘之前。

    几乎没有思索,张越直接选择了继续强化麦子的根须能力和产量。

    选择刚刚结束,须臾之间,整片麦田就猛然间仿佛进入了一个时光加器。

    它们迅的生长,抽穗、灌浆。

    茎秆不断长高,然后叶片开始变粗,最终从青色变成金黄色。

    而麦穗则沉甸甸的垂下来。

    每一穗都无比饱满,比张越在后世看到的那些高产麦子的麦穗还要大、还要沉,以至于压得麦秆都有些弯曲。

    张越伸手在摘下一株麦穗,这一穗差不多有四五十粒饱满的麦子,在手里掂量了一下,张越感觉这一穗几乎有二三十克的样子!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不可思议的奇迹!

    哪怕是后世的高产麦种,恐怕也未必能有这样的产量!

    如此说来,这种空三代麦子在空间的亩产,已经可以接近后世的麦种产量了!

    那可是动辄数百公斤每亩的产量啊!

    移栽到外界后,即使打一个对折,哪怕只能保留三成的产量。

    只要能稳定如此,大汉帝国的粮食产量就要起飞了!

    因为,这意味着,在西元前的汉室,小麦产量要过晚清时代!

    张越兴奋的不能自已,几乎就要手舞足蹈的跳了起来。

    ,换了一般人,哪怕只是走走形式和程序也可能需要一个多月才能搞定。

    但奈何张越开挂了,在空间的固化功能的强化下,这十几日的军训接触和了解下来,他脑中对每一个公考招募士子的性格、特点和能力,都有概念和认知。

    有了这样的认知,所谓知人善用、因人而异,就变成了可能。

    所以,早在昨天他回来后,他就已经制定好了分配计划。

    精准的为每一个士子量身定制了一个合适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