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武侠修真 > 猪光宝气 > 第七百一十节 郡兵(2)

第七百一十节 郡兵(2)

伐无道,从来久矣。

    故而,统治阶级和统治集团,再怎么不堪,表面上也要维系仁义的面具。

    微微想了想,张越就对刘进深深一拜,道:“臣闻之:古圣人有义兵而无偃兵!兵之所自来者上矣,与始有民俱。凡兵也者,威也;威也者,力也。民之有威力,性也。性者,所受于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

    这就是给军队定性了。

    刘进听着,更是眼前一亮。

    过去,他身边的士大夫和亲戚们,总是对他大谈特谈偃兵、弭兵的重要性。

    将春秋时期,弭兵之会,天下安康的事情,都吹上了天。

    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有战争,那么一切都会变好。

    如今,听着张越的话,两相对比,就显得很有意思了。

    “卿的意思是兵戈之事,将永永无休?”刘进轻声问道。

    “然!”张越毫不犹豫的拜道:“炎、黄之时,二圣以水火为兵,及至三代,汤伐桀、武王伐商,皆以兵兴而救天下,此谓之义兵也,王者之师也!故王师者,箪食壶浆!”

    “故自古圣王皆兴义军以伐无道,拯万民,救天下,拨乱反正!”

    “是故荀子曰:仁者爱人,爱人故恶人之害也;义者循理,循理故恶人之乱也!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非为争夺也!”

    张越说着,就面朝长安方向拜道:“所以天子闻匈奴稽粥氏率兽食人,于是兴义兵,王师,逐之于塞北,幕南万族,皆感恩戴德,叩谢恩……”

    张越的话,刘进自然听得明白。

    微微临襟正坐,刘进郑重的再拜,问道:“那卿以为,如何练就义兵呢?”

    张越顿道:“殿下,臣闻:圣人制五兵,所为禁暴诛邪而已!”

    “义兵,自当也秉持此志!”

    “申以军纪,明以法度,使士子教之以仁义,宣之以忠孝,何愁其不为义军?”

    张越很清楚,一支没有底线,不知畏惧的军队,战斗力越强,危害越大。

    张越可不希望,自己亲手打造的军队,最后把枪口调转过来,将刺刀砍到自己的同胞身上。

    更紧要的是他的志向,是星辰大海。

    所以,一支残暴冷血的兽军,根本不可能支撑他完成这个理想。

    不要小看仁义道德。

    那和空谈仁义道德一样,是极端危险的事情。

    举个栗子,后世的西方,白左们的政治正确恶心吧?

    但……

    年轻之时,谁没有上过他们的当?

    自由民猪,忽悠了多少人,为之癫狂痴迷,然后自己动手,将国家砸了个稀巴烂?

    大汉帝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帝国。

    至少也是一个统治东亚的庞大帝国。

    就离不开仁义道德,离不开将自己的三观,灌输给其他民族/王国的基础。

    不然,光是无穷无尽的叛乱,就足以让人头疼无比,肝胆俱裂了。

    而军队,就是宣传机器,就是播种机。

    虽然不能强求,每一个人都做到。

    但至少在表面上,要维系形象,要塑造王者之师的风范。

    刘进听着,却是上面,谷梁的结论,比公羊学派和左传学派的结论,更符合张越的心意。

    就宋襄公那种空谈仁义的渣渣,祸国殃民,根本不配为君!

    只是可惜啊,当代的谷梁学者,没有几个是真的把屁股坐到人民那边的。

    为了争取大宗族豪强的支持,他们鼓吹亲亲相隐和大宗族社会模式。

    又因为公羊学派已经主战了,为了突出自己,就主战弭兵。

    只能说,nozuonodie。

    刘进听到这里,却是高兴了起来。

    毕竟,他骨子里还是一个文青,文青这种生物,说的好听点是天真,说的难听点是幼稚,总是爱幻想。

    虽然最近半年,他成熟了许多。

    但总归,不可能一下子就转变过来。

    甚至,其实他并未改变,只是想法和视野变了而已。

    就像一个人,在校园的时候,总会将世界想的简单,但步入社会,接触到现实后,就成熟了起来。

    但再怎么成熟,有些东西已经是难以改变了。

    就像刘进,虽然已经接触到了公羊、法家、黄老甚至是杂交的理念。

    但谷梁思想教育在他身上留下的印记,却依然存在。

    只是将过去的那些空想的东西丢掉了而已。

    但本质上,刘进还是相信仁义道德,信奉仁政和善政,可以改变世界的。

    “卿之言,孤甚以为是……”刘进对张越长身而拜:“孤拜托爱卿,尽力将那仁义之师,王者之师,具象于世,以救西域万国,拯匈奴百姓于水火之中!”

    “臣岂敢懈怠?”张越连忙拜道:“必定夙兴夜寐,以奉殿下之教!”

    于是,张越便将自己计划的新丰郡兵的制度建设、组织结构和建设思路,对刘进阐述了一遍,听得刘进点头不已,大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