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重新走过的日子 > 重新走过的日子第6部分阅读

重新走过的日子第6部分阅读

是在逗自己玩呢!便红着脸,继续道:“快给我,快给我!我昨天可是费了半天的劲,这才逮了这么一些鱼的,真的很不容易呢!”

    父亲仍然笑着轻轻地拍了一下刘成的小脑袋,道:“好,好,好,你爹什么说话不算数过啊?刚才我只是在逗你玩罢了!傻小子!”

    说着,父亲便真的从兜里掏出了两元钱,交给了刘成。

    随后,父亲颇为感慨地说道:“嗯,占华还是挺能干的!因为他昨天的逮的那一桶鱼,竟然能够顶得上我卖三天的挂面的!可是,我要告诉你啊,占华!虽然你昨天逮了那么多的鱼,要是论钱的话,确实可以顶得上我卖三天的挂面。可是,我可并不希望,你见天都去逮鱼啊!你知道为什么吗?”父亲的话,似乎有点意味深长的感觉。

    刘成想了半天,却也没有想明白父亲的话是什么意思,因此最后只好诚实地摇了摇头。

    而母亲是最理解父亲的,她见刘成一脸的迷茫,便接过话茬来说道:“唉,你也就不要再逼孩子了,毕竟他也是为咱们这个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占华啊,你爹的意思还还不明白吗?他是说啊,你以后就是逮再多的鱼来,他都不会稀罕的,虽然你昨天所逮的那些鱼,足发顶得上他卖三天的挂面所赚的钱。可是,还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上学念书。你要是念不好书,就是见天逮再多的鱼来,又有什么用处呢?不能为自己挣一个前途,这辈子可就没有出路了!所以,你爹的意思就是,以后要多多念书,要好好学习,不要辜负父母的期望,而不要整天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逮鱼摸虾这样的事情上。老辈子早就传下这样一句话来,你没有听说过吗?逮鱼摸虾,耽误庄稼。说的就是这么个道理啊!”

    听了母亲的这一番话之后,刘成终于算是明白了什么了。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第十二章 初中开学之前2

    刘成家一直做着买卖。

    最早的时的候,是做的卖馒头的买卖。而对于曾经的那一段家里卖馒头的时光,刘成直到现在,都还感觉到记忆犹新。

    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较低,而馒头,已经不是作为一种主食了,而是作为一种副食品。也正是出于这种和想法,刘成的家里才做起了这种卖馒头的营生。每天晚上,父母总会在夜半时分,把馒头给蒸好了,然后才去睡觉。而到了早晨的三、四点钟的时候,两个人便又会早早地起床,把昨天晚上蒸好的馒头放进了一个筐子里,然后点上硫磺,盖上盖子,开始熏。而这一手,也就是为了把馒头熏得更白一些而已。

    而每天晚上,刘成总会在半夜里醒来,当然也是被父母忙碌的声音给惊醒的。而在醒来之后,刘成也总会得到一块刚刚从馒头锅里出锅的馒头,雪白雪白的,带着一种特有的清香味道。然后,刘成这才又慢慢地睡去。而到了早晨的三、四点钟的时候,刘成便又会被那股熟悉的硫磺味道熏醒,那股味道很浓,很重,然而,也可能是条件反射的原因,刘成竟然对于那股味道很感兴趣,觉得很好闻,因此他一闻到了地股味道,便想起了那香喷喷、甜滋滋的美味的馒头来。

    开始的时候,父亲总是背着那个盛放着馒头的筐子去串乡,而至于父亲是怎么吆喝的,刘成却也记不很清楚了,只是记得,记得父亲的那一个背影。去的时候,父亲把一根空口袋搭在了肩上;而当他回来的时候,父亲的肩上却扛着一块麦子,而背上的那个馒头筐子,却不知什么时候起,已经变成了空的了。

    再后来,刘成的家里便由卖馒头,而改为了换豆腐——用黄豆来换,当然了,也可以用钱来买。而在刘成的记忆里,这换豆腐的营生,却是他们家干得最为悠久的了。开始的时候,这加工豆腐的活儿,完全是由人工来完成了。一盘石磨,一个人推。而在此之前,先要把一些黄豆泡好,然后放进了磨眼里,随着不断地推动石磨,那些被泡好了的黄豆,便被磨成了白色的生豆浆,都泛着白色的泡沫,沿着那盘石磨的壁,流到了下面的一口大锅里。而做一个豆腐,所用的黄豆数量是一定的。于是,那像一头一样推磨的活儿,便也成为了刘成记忆深处的一个永远不可磨灭的片断。而在推完了磨之后,便是煞油的程序了。这是一道技术活,也是看上去非常壮观的一道工序。先把食用油在明火上烧着了,然后再把那些着了的食用油一下子泼酒到了锅内的那些已经被磨成了生豆浆的水面之上,这个时候,只见一片火的海洋在锅面上燃烧,看上去简直就是一座火焰山啊!

    “忽~~~”一声过后,那片本来是雪白的锅内,便一下子成了一片火的海洋,看上去,显得十分地壮观啊!煞过火之后,再一道工序,便是把那些刚刚煞过火的生豆浆放到大锅里烧开,然后再盛到了一个大大的沙缸里面,而这个时候的豆浆,还不是纯正的熟豆浆,因为此时的豆浆中,还含有着一些豆腐渣在里面呢!直到再一道工序——过罗之后,这才把那些豆腐渣滓跟纯正的豆浆分离开来了。而被分离开来的豆浆,又被盛进了沙缸里面,然后再点上卤水,而这卤水的作用,也就是能够把豆浆凝固成豆腐脑。而那些凝固成功的豆腐脑,放入到了一个长方形的模子中,然后把里面的水分挤压出来,再得到的,便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豆腐了。而做豆腐的整个过度,也就是这个样子而已。

    只是,这个过程看起来十分简单,而真正是一步一步地做起来的时候,却又并不是那么地容易的。举一个最为简单的例子来说吧。如果,你在点卤水的时候,点的卤水过多的话,那么,这豆腐就会老了;而如果点得卤水太少的话,那么,那些被盛在沙缸里的豆腐脑则不成豆腐。其实也就是一个火候问题,而这一个火候问题,却也正是最要紧的问题所在了。

    终于,在经过了十几天的等待之后,刘成终于盼来了他的初中生活的开始。其实来到了那所位于距离他们的村子只有四里多路的学校里一看,也就是教室比着他们村里的小学要多一些,老师也多一些,再就是学生也多一些而已。而至于别的,刘成倒也没有看出比着自己村的小学有什么太大的区别来。

    尽管刘成进入到了新的学校里开始学习了,可是,他对于自己原来村里的学校的感情,却是一点也没有变。不像有的学生,比如那个叫云中的学生,就曾经当着很多同学的面,对于自己的曾经的小学校大谈其不是,“那是一个什么啊,简直不是好东西”等等之类的话。后来,刘成还为了这件事情,跟几个不错的同学一起,找到了云中谈了大半天,直到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止。

    是啊,人不能忘本,这应该是一个人立身处事的最为基地的原则问题。没有了这个根本,无论这个人以后会取得多么魇成就,那其实也是不足以言说的。

    而第一节数学课,刘成的表现却现出了问题。教数学的那位老师叫守得老师。由于三哥曾经也在他的手下做过学生,而刘成的长相又跟三哥的长相十分地类似,因此,这位守得老师便对刘成格外地情有独钟,只是因为当初三哥跟着他上学的时候,学习成绩那是格外地好,因此,这位守得老师这里便也有点爱屋及乌的味道了。

    其实那节课上,刘成听得不是十分地仔细的,而且还认真地做了笔记。而说起认真来,刘成可以说是十个学生之中,都很难挑出那么一个来呢!当年在上小学的时候,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刘成都是从来都没有迟到,哪怕是一次。而他的这种对于学习的态度,也是老师们所经常夸奖的。无论是什么事情——当然了,也有那么几回,一回是自己的爷爷死了,作为亲孙子,他自然是要请假在家里哭爷爷的;再一回,便是感冒发烧,实在是去不了学校了,这才让三哥给学校的老师请了一个假……

    而在那节课上,虽然刘成听课听得十分认真,可是,由于理解力不到,因此,最终还是出现了问题。那位守得老师在讲完了之后,便习惯性地向大家提了几个问题,而由于从小学里就已经养成了一个好举手回答问题的好习惯,因此,当刘成毫不犹豫地举起了自己的手之后,那位守得老师便首先叫起了他来回答这个问题。刚才说过了,之所以守得老师对于他刘成如此“器重”,看来跟三哥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可是,本来觉得心里十分清楚的刘成,就在自己站起身来,想把自己的想法一一回答出来的时候,却意外地,忽然卡了壳,结巴了半天,也没有说出一个所以然来。而且刘成也知道,他的这种“结巴”,从本质上说,并不同于刚刚上小学一年级时的那次因为结巴的原因,而导致了被老师撤掉班长职务的事情。那回是真正的结巴,而这一回,却是因为没有考虑清楚,那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样去回答,因此,原因还是不一样的。不过,不管怎么,这次的回答,以失败而告终了。而当那位守成老师叹了一口气之后,终于让刘成坐下之后,刘成的心里简直就不是个滋味,那感觉,就像是碰倒了五味瓶似的,五味俱有啊!

    放学之后,刘成心情十分郁闷。由于那时是暑假刚刚开学不久,天气还是热得很,于是大家便一路疯跑着,说是跑起来会有些风,人也会觉得凉快一些。而刘成却没有跑动,因为他的心里很不痛快,因此便只是一个人,默默地走地后面,背着那个深青色的大书包。连举,作为他的一个好朋友,不停地问他究竟是为什么,他也不作声,只是说“没什么”,便应该接着走自己的路。而一想起这位好友——练举,刘成的思绪便又回到了曾经在小学时的那一幕幕情景来——

    那还是上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本来的时候,刘成跟那位叫荣华的家伙同同桌,而且又彼此觉得很能说得上话来,因此两个人的关系便一天好过一天,很自然的,两个人终于确立了“好朋友关系”。可是,正当刘成沉浸一友谊的欢乐中的时候,一件令让记忆一生的事情还是发生了。

    那天,刘成刚刚吃过了早饭,正背起自己的书包准备去上学。刚刚走出他们家所在的那条胡同口的时候,却见荣华跟练举两个人,正勾肩搭背地,从东边,沿着那条东西走向的北道,正向着他的这个方向走了过来。一见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刘成便像是初恋的情人那样,非常热情地喊了荣华一声。可是,那家伙这回竟然没有作声,更没有答应什么。刘森一见,这情况似乎有些奇怪,便又一次高声地叫了荣华一声。而这一回,荣华似乎听到了,却只是冲着刘成摆了摆手,然后,刘成又看到了荣华跟那个练举耳语了一阵之后,便飞快地朝着自己的方面跑了过来。

    “喂,我说荣华,你到底是怎么回事啊?我叫了你那么好几声,你怎么不答应啊?有什么事情吗?”刘成十分天真地问道。

    “啊啊啊,刘成,真的很对不起啊,我,我,我从昨天的时候就想对你说了,也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我不想跟你做朋友了,因为咱们的路不一样。今天当着你的面,你正式向你表示:我们的好朋友关系从此结束,而从今天开始,我跟练举的好朋友关系又确定起来了!今天也正好遇见你了,因此便随便地告诉了你一声。”荣华跑过来之后,非常自然地说道。

    “啊!!!怎么会是这样啊?”刘成听了荣华的话之后,不由的一下子便怔在了那里。好在,刘成对于这种友谊的事情,认识还是很到位的。这并不像是感情(爱情),直到后来的某一天,刘成在上了师范之后学习心理学才知道,这爱情只能是专一的,是封闭的,而友情与之相比而言,却是多元化的,是开放的。而从这一点来说,当时刘成的认识还是很超前的,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一种超前的认识,也才使得他可以免受太大的伤害。自然,这种情况出现了,想要跟平常一样那是不可能的。看着他们两个勾肩搭背,说说笑笑而去的身影,刘成心里觉得很不是个滋味。而自己也为刚才自己能够以一种宽松大度的心态来看待这件事情,而感到自豪。

    而不久之后,班里所进行的一次小测试,刘成的成绩却很平常。这也让本来对于自己的未来踌躇满志的刘成来说,又是一个不小的打击。一直以来,他都认为自己十分地优秀,十分地出色,并非他们一些凡人所能比拟。可是,在严肃的现实面前,刘成却感到了极大的压力。当然了,和他同村的那些在小学时成绩还要好的学生们,现在也都跟他一样,“泯然众人”矣,也没有了曾经在小学时的那种耀眼的光芒。比如当年的练举,占峰,还有那个转学而来的女生春美,他们的成绩在当时的整个学区里,也都是数得着的,一直以来,都是老师的骄傲,都是学生们的羡慕。每次公社举行的竞赛,他们都会成为其中的必然人选,那种受到老师宠溺的得意,那种凌驾于所有同学之上的骄傲与自大,简直在当时是占尽了风光,出尽了风头。

    当然,到了最后考初中的时候(当时的教育还并非现在的这种九年一贯,小学毕业之后,是要通过考试,才决定是否获取了上初中的资格的),人家那三位天之娇子,仍然以优异的成绩,以那种一般同学所不可超越的成绩,以在全班之内名列第一、第二和第三的成绩,如愿以偿地上了初中。可是,到了这个时候,那位春美同学便又转回了自己的老家去了,而占峰和练举的初中的表现,却也是让人不由大跌眼镜,非常地不如人意,那种在上小学时的光彩完全尽失,真的就跟一般的同学,没有什么两样了。

    而刘成自己呢?一想起自己在小学时的学习状况,刘成便感到十分地懊恼。虽然在上小学的时候,自己还算是一个好学生,可是比着人家那“三杰”,却是相差极大的。应该说,在上小学时的刘成,还是很爱学习的。而这一点,应该说,跟三哥对于他的影响还是分不开的。三哥的爱学习,那可是十分出名的。三哥少年大志,他早就意识到,要想在自己的这种贫困之极的家庭之中脱颖而出,除了靠自己,别的是没有一点儿的出路的。而如何来靠自己?说到底,说到家,还是只有两个字:学习。通过学习,通过考学,为自己谋得一个好的前程,这几乎也是所有的农村孩子们普遍的一种进取的途径。

    而就是这种进取的途径,也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可的,因此在当时的那种社会现实之下,不要说一个村子里能够出现一个大学生,就是中专生,那也都是凤毛麟角,稀罕得很的,甚至就连一些大村子,多年都出不了一个啊!

    不过,尽管如此,村子里的人们,还是把这一条路,作为让孩子们脱离黄土地的唯一一条路来对待。上学?上学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以后能够有一个好的出身。而至于他们到最后能不能真的有出息,那就看他们自己的造化了。

    三哥尽管早有大志,也非常努力,可是,毕竟自己的家庭在穷了,穷到了不管是哪一个孩子,只要他具备了劳动的能力,就抓住他不放,无论什么情况之下,只要家里活忙,便不会放过孩子。即使不那么忙,也要让孩子干点这,干点那的,仿佛如果不这样的话,他们的这个孩子便不能养活似的。客观的说,刘成的父母,特别是刘成的父亲,对于让孩子读书识字考取前程这件事情上,无论是认识,还是实际的做法,都可是可圈可点的,都很不错的。只是,无穷怎样,再怎么样,农民毕竟是农民,他们再怎么眼光长远,也难以摆脱他们的阶级的特点,难以摆脱那种天性。所以,一方面,父亲对于让孩子们都去读书,都去考取功名十分认可,甚至达到了十分推崇的地步;可是另一方面,那种农民的本性,又使得他觉得这样做又心里不十分甘心,觉得有些不值,觉得心里不够踏实。所以,这才会出现了,为什么三哥经常有放学之后,不愿意到家里去,而只是在半路上,坐在他们村子,跟另外的一个村子——颜家村之间的那座沟通他们村外的那条徒骇河的大堰之上,在那里埋头苦读的原因。而三哥的那一种做法,虽然有些极端,可是,却早就被传成了佳话。而后来,父亲也时常用三哥的这种做法来激励刘成,希望刘成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