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重新走过的日子 > 重新走过的日子第45部分阅读

重新走过的日子第45部分阅读

    人闹什么别扭了,平白无辜的,自己就那样走了,无论是换了谁,都不会高兴的,也都不会理解的。那样的话,结论也只有一个,那就是,这个人怎么这样,怕是他的心理有什么问题吧?

    这话虽然说得有些不好听,可是,刘成此后也想过,最起码在那一个阶段里,他还真的有一定的心理疾病。可是,谁又能够为他进行疗治呢?此其一。其二,通过那一件事情,刘成也想到,在这个世界之上,家是任何什么东西,都不能取代的。下、电线杆旁,它都会把头探下去,使劲儿用湿润的小鼻子嗅嗅,有时又会瞪起它那乌黑滚圆的眼睛,发一小会儿呆…看着这只惹人喜爱的狗,我的脚步不禁放慢了,嘴角漾起了微笑。

    说时迟,那时快,一辆汽车一下子从一个路口里疾速驶出,飞速开向那只小狗,毫不减速。小狗身子的一侧被车灯照得通明,雪白的毛染成了刺眼的黄|色;另一侧,它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

    它抬起头,侧过脸,那双大眼睛的目光转向即将撞上它的“钢铁怪物”。刘成大喊:“快跑啊!”可是,话音未落,只听“咚”的一声,伴随着一阵微弱的呻吟,小狗被撞倒,汽车前车轮又无情地在它身上碾了过去。刘成脑袋嗡的一下,心一下子提到嗓子眼儿,不敢再去看发生了什么。

    车主也似乎感到撞上了什么东西,摇下车窗,扫了一眼车轮旁的小狗,不屑地说:“啐!死狗!”说完,用力踩下油门,又以同样的速度离开,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时,在远处和朋友聊天的小狗的主人仿佛感到了有些不对劲,就往车驶离的方向看了一眼,先是快走,又变成大步跑了起来。

    京巴狗的主人蹲下身子,抱起腹部已经瘪下的小狗,小心翼翼地呼唤着:“虎儿,虎儿!怎么了这是?虎儿!’’看到小狗腹部还有轻轻的起伏,他双手托起小狗,嘴里不知念叨着什么。小狗像一堆泥,软塌塌的,,腹部没有了起伏,一动不动…

    刘成走开了,心在颤抖,有种说不出的滋味。月亮被漆黑的夜幕遮住了,只露出一点腥红色的影子。路边汽车来来往往,吵闹的喇叭“嘀嘀”地响着。耳畔,传来狗的主人对那冷血车主的咒骂和那只可爱的小京巴的最后一声呻吟……

    “爸,你看那狗多好玩!”

    刘成和爸爸都非常喜欢狗,那可爱的小生灵极通人性,主人走到哪儿,它就跟到哪儿。它会向你撒娇,会用它那双又大又圆的水汪汪的眼睛注视着你,会在你无聊时逗得你哈哈大笑。有人说狗是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在刘成看这话一点都不假。因此,每当有小狗经过刘成的面前,刘成往往会多看上几眼。

    一个月光如水的晚上,写完作业的刘成下楼锻炼。小区中的人不算多,刘成便在平坦宽阔的马路上一圈圈地跑,脑海中不时地浮现出近来开心的事儿,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未消失。

    凡圈下来,大汗淋漓,刘成任凭汗珠滚过刘成的脸颊,掉落在地上绽成水花。此时此刻,不论是身体上还是精神上,都是无法用语言描绘的轻松愉快。

    整理好衣服,刘成踏上回家的路。一只白色的京巴狗不知从哪里蹿了出来,它的毛色就像雪一般白净,在夜晚路灯的照射下非常显眼。它的眼睛又圆又大,像一对小铃铛。小狗走走停停,不时地回头用大眼睛望望某个地方,然后才放心地继续前进。每当走到大树刘成是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的人,那个时期的科技和现在简直无法相比,不要说电脑、电视,就连电灯一开始都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小孩子的玩具也是少得可怜。即使有,他们也买不起。但孩子们并没有因为物质的贫乏而黯淡了自己的童年。相反,贫穷的生活更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想象力:跳方、踢毽、拾子儿、投沙包、扛膀子、藏猫猫等等都是他们常玩的游戏。这些游戏不用花家里一分钱就能玩得如醉如痴,真真人生一大乐事也。

    跳方、踢毽、拾子儿和投沙包一般是女孩子玩的游戏。“跳方”中的“方”就是方格。他们先用小石子儿在地上画好大大的方格,然后用手心手背的方法将人员分为两组,下面就开始跳了。先由一个小组派出一名队员跳方。跳方者先将沙包(没有沙包也可用小石子儿代替)丢在第一个方格里,然后一条腿向后抬起,用另一腿将沙包踢到另一格内,踢完六格后,最终要将其踢入紧连着第六格的半圆内,这时跳方者要在原姿势的基础上弯下腰将半圆内的沙包捡起,再跳出方外才算结束“跳一”的程序。跳方者在整个过程中若没有将沙包踢到线上,脚没踩到线上,且另一只抬起的腿没落地,就会接着“跳二”。“跳二”就是直接将沙包投在第二格,然后再跳,依次类推。若在跳的过程中出现上面所说的任何一项失误就算完了,接下来就会轮到另一组队员上场。一组队员跳的时候,另一组队员的眼睛都会瞪得大大的,沙包踢到哪里队员们的目光就会跟到哪里,每个人都盼望着对方能出现失误,好让自己有上场表现的机会。有时他们会为压线还是没压线而争得面红耳赤,但争归争,它却丝毫不会影响他们的兴致。

    踢毽子是现在孩子们偶尔玩的游戏,但他们那时踢的毽子却和现在买的漂亮的羽毛毽子不能相提并论。他们用的是自己做的。从母亲的针线笸箩里找几块花布,将其撕成小布条,用细线十字花形的把布条系起,再找几枚生锈的老钱(外圆内方的古钱币)牢牢地系在布条交接处,一个毽子就算做好了。单脚踢、双脚轮踢、脚尖踢、脚后跟跳踢等,花样繁多。技艺熟练的女孩子,那毽子就像粘在她的脚上一样,任凭怎么踢就是掉不下来,简直称得上是得心应手,随心所欲。而女孩子凑在一起比的不光是踢毽儿的技艺,还有毽子的做工。谁的花布漂亮了,谁的老钱光滑了,都会赢得大家赞赏的目光。而毽子的主人也会因此而洋洋自得,不知不觉中抬高了自己在小伙伴中的地位,就连说话的语调也似乎比平时高了半调。现在想来似乎有些可笑,但那时的他们却是十分的认真。

    拾子儿(刘成不知道是否是这几个字,反正那时他们是这个叫法)是一项以锻炼手指为主的活动。先来说说“子儿”。“子儿”实际上就是一些小碎石块。那时的农村是很少见到石头的,他们用的材料多是扔在道上的破碎的瓷碗底儿或瓷盆沿儿。找到材料后,他们会根据自己的要求或敲或打,将其打制成大小适中的“子儿”。刚刚制成的“子儿”因为有棱角还不能投入使用,它还要经过另一道工序,“磨”。走在农村的小路上,你经常会看到一个女孩子埋头在地上磨“子儿”的情形,那种认真劲儿就像现在的孩子上网玩游戏一样专注。两种材料中以瓷盆沿儿为佳,因为这种材料比较圆滑,且粗细适中,略一打磨便可成为一颗好“子儿”。五颗“子儿”为一副,以同种材料制成的为佳。有时找到的材料有限,不能组成一副,只好东拼西凑,这样的一副“子儿”一般要遭到同伴的嘲笑的。说完了做“子儿”,下面刘成就要说怎么拾了。这种游戏可以一人玩,也可以多人玩。拾子儿者先将五颗子儿握在手中,然后将一颗子儿向空中抛出,在这颗子儿落回手中的时间内,要将剩下的四颗子儿迅速设计成游戏要求的组合:或一、三,或二、四,或自由散落,然后再将其逐一拾起,拾的过程不能碰到别的子儿,否则就算失败。做这种游戏要边拾边念口诀,刘成记得开头的几句是:“一去去大把抓,二来呀抓个仨,三来呀抓个对儿……”口中所念与手中所拾相统一的。五颗小小的碎瓦砾就这样在他们的手中玩得花样百出,出神入化。

    投沙包是一个三人以上的游戏。沙包一般也是他们自己做的。年龄较小不会做针线的就会央求自己的母亲做一个,而那时的母亲们整日忙得团团转,哪有闲功夫做这种对她们来说毫无意义的小玩意儿,因此好多孩子的沙包都是多次央求的结果。她们懂得沙包的来之不易,于是便格外珍惜。沙包是由六块正方形的布缝制而成,里面装的内容多种多样:沙子、玉米、高梁、豆子、麦子等都可以作为填充物,但装得多少却是很讲究的:装得太多会很沉,打在身上也很疼,而装得太少扔出去又会没力度,同样多的沙子和同样多的高梁重量又是不一样的,因此要根据不同的填充物来确定放多少。投沙包也是将队员分为两组,投的一方要准,而被投的一方要灵活,一旦被投中就要罚下场。如果沙包被接住就能让被罚下的队员起死回生,如果能连续接住好几个就会获得好几次重生的机会,正如他们现在在网上玩的游戏。为了能将对方尽快投下场,投包者往往要采取一定的战略战术,她们或声东击西,或瞄准一个展开猛烈攻击,让其在短时间内体力衰竭,从而各个击破。场地不大,但他们连跑带跳,玩的不亦乐乎。

    扛膀子、藏猫猫是男孩女孩都可以玩的游戏。寒冬腊月的天,人们的家中却是生不起火炉的,家里和外面几乎一样冷,可孩子们却自有他们的乐趣。十几或二十几个孩子靠墙一站便开始了自己的取暖方式:扛膀子。可以是几个人同心协力共肩膀扛一个人,也可以是分为两队互相扛。一边扛还一边高声喊着:“扛,扛,扛膀子,你娘该俺二斤穰子(棉花轧成的皮棉),也不称,也不还,你娘该俺二斤盐……”谁先将对方扛倒,谁就是胜利者。身上的寒冷也就在这热热闹闹的一顿扛中被赶得无影无踪。

    藏猫猫也叫捉迷藏。那时的他们常常在晚饭过后玩这种游戏。想参加这项活动的孩子先聚到一面墙前,选出一位蒙上眼睛准备捉人,而其他的孩子则迅速寻找藏身的位置。有的藏到树后,有的藏到柴草垛中,还有的藏到猪圈里。当蒙上眼睛的孩子大喊着“藏好了么”而听不到回音时,就开始寻找了。他一边寻找还一边说“快出来吧,刘成看到你了”,其实他根本就没什么发现。而有的孩子却偏偏上他的当,以为自己真被发现了,于是就快速的向出发时的那面墙跑去,负责捉人的孩子便赶紧追。若躲藏的孩子奔跑速度够快,能在被捉前跑到出发地,并双手触墙,说一声“落”,捉人的孩子就只好改捉他人了。有时玩的孩子太多,一时间往回跑的人就像云集的蜻蜓一样打头碰脸,让人应接不暇。而捉人者偶尔也会趁此乱劲碰巧捉到一个,于是被捉到的孩子只好不太情愿的蒙上自己的眼睛准备捉人。有时个别孩子藏得过于隐蔽,一直没有人来惊动他们,时间久了,困意袭来,他们就会不知不觉地睡着,直到孩子们散去很长时间才会被他们的父母在草垛或猪圈中找回去。

    以上介绍的是大多数孩子都能玩的游戏,但有一种游戏却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玩,它只属于他们十几个女孩,那就是:唱戏。

    刘成觉得他在这里所说的戏,既无剧本又无服装,完全是他们一帮喜欢戏剧的女孩子们自编自演的即兴之作。双臂上搭一条长围巾算作水袖,腰中围一条柳树枝就是玉带了。剧情的发展和结局完全取决于表演的人,有时刚开演不久便山穷水尽再也无法将剧情进行到底,有时则演一个晚上还不能结束剧情,只好下晚再续。而他们的唱腔既不属京剧,也不属吕剧,也许用“南腔北调大杂烩”来形容更确切些,表演者却是全身心的投入。那时的刘成由于从不大就受到爱唱革命样板戏的母亲的熏陶,所以唱戏时的主角基本由刘成来担任,刘成说什么她们就听什么。有一次一个饰演小兵的孩子领会错了刘成这大将的意思,刘成毫不犹豫的跳上将军台—一个小土堆,厉声喝道:“大胆毛贼,竟敢不听本帅号令,来呀!给我拖出去重打四十军棍!”其他的孩子则一拥而上,立马将其拖到一边执行军法。而刘成在土堆上那个乐呀,简直用语言无法表达。

    现在如今,刘成一旦想起了这些游戏来,心里便有一种再去玩一玩的冲动。是啊,那些童年的游戏,那些只有在童年的时候,才会有的游戏,才会有的快乐,才会有的天真和无邪,却是一去不复返了。

    坐在了书桌前面,想着那些曾经的往事,刘成不由微笑起来了。顿时,刚才还有些浑浑噩噩的脑子,居然一时间清醒了不少。嘿,敢情这回忆往事,还具有清醒大脑的功效呢!

    第八十六章 第二次县预选3

    天气已经是越来越热了。刘成也时常汗流浃背有趴在那一张书桌上,仍然忘我地用着功。时间,现在对于他来说,已经不能再用什么“紧张”和“宝贵”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了。时间对于现在的刘成来说,几乎就是一种没有什么印象与观念的东西。可能,刘成现在就处在这种忘我的境界之中?

    一年四季中,刘成最喜欢冬季。

    生活在北方一个最大的大好处是室内可以自由取暖。在县城或者大城市,可以享受集中供热,任外面寒风刺骨,室内可以春光无限。居住在北方乡村的人,因为还没有能够实现集体供暖,都是要自己生火取暖。每每到了冬季,你会看到在任何一家的屋内,一只铸铁小火炉,稳稳地立在墙壁一侧,炉子烧得满膛红红的。火炉大多时候也闲不着,上面通常是坐着一壶水,或者炖着一锅汤的,炉子的防尘箱里煨着一只烤红薯,烟囱上系根铁丝,上面搭着毛巾或是一副棉手套——家常的温暖,简单的乐趣,真是别有情趣。

    喜欢冬天,特别是冬天的娴静。一年四季,冬天是农村最娴静的季节。地里的早已没有了农活,屋顶上晒干的玉米也颗粒归仓,地里的棉花柴玉米秸也码好在场院里,一垛一垛的,看着就叫人感到温暖。路上再也听不到秋收时节喧嚣的机动车马达声,此起彼伏的喊叫声和牲口无休止的吼叫声。整个季节仿佛一下子从喧闹中沉静下来,静得仿佛让人感到一下子无法承受。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煌煌地照耀着大地,炫目的有些不真实。寒风阵阵吹拂,此时的人们是不用担心外面温度的高低,因为屋里的火炉烘烤得满屋空气温暖如春。顺手提起壶早已烧好的热水,沏上一杯热茶,看着杯子里的热气袅袅升腾氤氲,最后消失在阳光的灿烂里,于是满屋子就都是茶的香气了。

    喜欢冬季,更喜欢冬季的美食。大街上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很多在别的季节见不到的鱼儿,竟一下子展现在你的眼前,叫你连惊喜的时间都来不及有。什么鳞刀鱼啦,什么黄花鱼啦,什么青鱼鲅鱼啦,什么鲳鱼啦,等等等等,种类多得数不过来。各色挑选一二,洗净煎炸,趁着油热,吃在嘴里,酥酥的,香香的,那滋味,那感觉好爽——真解馋,这就是冬季的滋味。还有冬季的粥,冬季的饭。粥里放上些白豆爬豆黄豆,熬出来那叫黏糊,一撮一个窝,吃在嘴里黏糊糊面豆豆。不管是大米还是小米,淘净后放在火炉上煨,熬出来的饭米才烂汁才稠,味道才香才好喝,因此才有营养。所以往往是一个冬天过去,长时间不曾谋面的人一见面大都会说“呦,长胖了嗨。”

    在冬季,人们还会用熬长夜睡懒觉的方式来享受冬季带给他们的美好。尽管北方寒冷的冬季一张嘴就是一团白色的哈气,一抬眼就是远方萧索的树枝,骑车行走在上班的路上总是冻得手疼脚疼,不过刘成知道,只要自己从内心喜欢冬季,喜欢冬季的富有,喜欢冬季的纯洁,那点冷其实算不了什么。

    怎么样,看了以上的介绍,你觉得刘成的童年够丰富多彩吧?可你知道吗,他们那时并不是整日有时间玩这些游戏的,那都是忙里偷闲得来的功夫。那时的刘成们可不像现在的孩子这么悠闲,他们的年龄虽小,可人小有人小的用处:春天剜猪菜,夏日割牛草,秋天扫落叶,冬日拾树枝,平时还要帮妈妈烧火、洗碗、带孩子,只有晚饭后的时间是自由的。一吃过晚饭,孩子们便你叫刘成刘成喊你的成群结对到街道上尽情玩耍。有晚饭吃得晚些的孩子一听到朋友的叫声便着急地扔下碗筷要走,此时做母亲的一般是不会同意的。他们只好耐着性子将饭吃完,可心里那个急就不用说了。好不容易等到母亲点头了,就在你拔腿往外奔的时候,父母的一句“带上弟弟或妹妹一块玩”会立马使你腾飞的心落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