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官场预言家 > 官场预言家第34部分阅读

官场预言家第34部分阅读

没有多想,继续兴奋的对陈平报告道:“是呀!一千零二十万,不是人民币,是美元啊!我从昨晚一直盯到现在,看着他一票一票涨上来的,太给力了!”

    陈平伸手拍了拍自己的脸颊,然后长出一口气的问了罗汉一句道:“罗汉,是不是午夜过后,日元汇率的下跌幅度有了减缓的趋势?”

    “当然啊,等到美国那边的交易所闭市以后,由于世界范围内已经没有大型的交易所在交易日元,日元的汇率波动当然就会减缓了,这些小平你不是应该知道才是吗?”罗汉有些奇怪的说。

    “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陈平说,“我所想的是,只怕在今天晚上,西方那些金融巨头们只怕都已经在一个个的收网了,毕竟就我们这种散户一天资产就翻了快十番了,那西方那些金融巨头们呢?他们的肯定赚得会比我们更多。”

    说完,陈平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一天之内,日元已经暴跌了快一百个点了,如果再继续这样狂跌下去,不出一个礼拜,日本经济就要面临崩溃的危险,所以日本政府这个时候肯定是要采取紧急救市的措施了。这个措施我没有办法猜测究竟是什么,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西方那些只是求财的金融大鳄们,他们肯定不会愿意和日本这个国家对着干的,所以他们在吸干了小日本的血肉以后,就一定会开始考虑退路了,而这个退路,就是逐步的退出日元市场。”

    经过陈平的一番说教,罗汉已经从最初的狂喜里回过了神来,尤其是当听到陈平最后的一句话的时候,他立即说道:“那陈平你的意思,是现在的日元汇率实际上只是一个绚烂的泡沫,而真正那些狙击日元的金融大鳄们,已经把资金抽出了日元市场了?”

    “差不多是这个意思,”陈平说。

    得到陈平的肯定,罗汉立即大声叫道:“那我们也得赶快退出来才是,要不然等到日元泡沫爆炸了以后,我们昨天辛苦一天的钱不就全没了吗?”

    “不急,”陈平说,“西方金融大鳄们的资金少说也有几百个亿,不可能是说退出来就能退出来的,毕竟要是造成了市场的恐慌而让泡沫提前爆炸了的话,他们的钱也是要赔进去的,所以他们的这种撤资举动,一定是一个小心翼翼的举动;除此之外这些金融炒家不仅狙击的是日元,他们还狙击了小日本的股市,不是昨天就有新闻说日本光股市,一天就损失了十几万亿吗?要知道,从股市上撤资会比外汇更困难,毕竟日本政府不会允许外国游资这样随意进出本国的,肯定会设下重重关卡,否则秩序就乱套了,因此据我估算,至少在今天上午东京交易所闭市以前,他们的资金都还是跑不干净的。”

    陈平的答案让罗汉松了一口气,罗汉说:“那我就放心了,不过没想到小日本的股市还有那么多钱可以赚,只可惜我们都没有日本股市的账户,要不然十几万亿,我们能分到其中的万分之一就发了啊!”

    “那当然,小日本不管怎么说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嘛!要是连这点钱都没有,那还怎么混啊?不过,”陈平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接着说道,“我们就算是有日本的股市账户也是不能进去的,你看就连西方那些长期横行世界的金融巨头们都要小心翼翼,我们万一被反应过来的日本政府锁在日本了呢?那不就亏大了吗?毕竟我们是去发小日本国难财的,可不是给他们送温暖的。”

    罗汉叹息道:“理是这个理,不过就是看那么多钱白白从眼前溜走,有点可惜呀!”

    陈平说:“兄弟,光是外汇市场上的那些钱我们就一辈子都花不完了,咱们做人不能太贪心了啊!”

    罗汉惊讶道:“小平同志你不是吧?才一千万美元而已,而且里面还有北京那个红二代的一半,你也忒容易满足了一点。”

    陈平有些好笑的反问道:“罗汉,谁告诉你我们仅仅只赚这一千万了?”

    “不是你说日元的暴跌泡沫要炸了吗?”罗汉很不理解的说,“我明白现在虽然日元跌得很厉害,但日本的经济实力摆在那里,等到西方的资金撤走以后,日元不是会又有一轮强势的回升呢?如果那时我们仍然没有离开日元市场,岂不是白忙活一场了吗?”

    “那至少在今天上午东京交易所闭市之前不是还没炸吗?我们还可以最后抄底一下,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啊!而且,”陈平接着说道,“我等的就是日元回升,好再赚一笔。”

    听到陈平这话,罗汉似乎有些明白了,他说:“陈平你的意思是我们做多?”

    陈平肯定的回答道:“是的,在金融市场里有人赚钱就有人亏钱,这是万古不变的道理,我相信现在和我们一样在日元市场里赚钱的人并不在少数,人的是无穷尽的,这些人既然赚了这么多的钱,肯定不会愿意就此罢休,那么当泡沫爆炸以后,日元持续回升,这些人的钱就全还给了日本政府,而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再来做多的话,就可以从小日本手里把这些钱再抢一部分回来。”

    “对呀!哈哈,还是你小子反应快!”罗汉大笑道,“我怎么就一下子没有想起不管日元的汇率是涨还是跌,我们都可以赚钱的呢?”

    “这不奇怪,你只是走进了一个思维的死胡同罢了,以前一直是做空赚钱,现在突然一下子听到做空不行了,很自然的想到要撤退罢了。”

    陈平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接着说道:“不过做多就不要像做空一样全部砸钱进去了,我们就两百万美元两百万美元的走,毕竟可能还有某些金融投机机构没有撤走,就等着这个最后的机会再用对冲的方式捞一把的,我们只是赚钱来的,没必要陪这些疯子玩命。这样一点一点的投入,能跟着大势赚钱自然好,就算碰上了这些对冲基金,我们也不至于亏得太厉害,反正罗汉你也恶补过相关知识,到时候你就自己看着办好了。”

    “陈平你说的倒是轻松,”罗汉说,“两百万美元两百万美元的投入,我估计全国除了中投那些拿国家钱不心疼的家伙,其他人都是做梦都不敢想的。”

    陈平说:“那不就是给你一个以后当中国第一基金投资顾问的机会嘛!”

    “算了,我可不想拿我这些血汗钱冒险,还是跟着小平同志你走比较有希望。”罗汉说。

    “罗汉同志,你思想觉悟还是挺高嘛!反正你自己操作,留个限度,保证我们的收益,不至于亏完就行,”陈平笑道,“好了好了,不和你多说了,大清早的就被你吵醒,我还得再睡个回笼觉!”

    说完陈平也不理会罗汉那边还有什么话要说,就直接挂断了电话。

    ,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三章 事情,结束,开始?

    “陈平,你老大真是神人啊!短短三天就赚了一个多亿,多少人奋斗一辈子估计都赚不到这个数,我想就是财神爷在这里,顶天也就是这个成绩了,陈平,为了你这个足以载入史册的记录,我敬你一杯!”

    李居朋如是亢奋的说着,然后冲着陈平举起了酒杯,仰头一饮而尽,陈平也端起了酒杯,喝了一杯。[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这是在日本特大地震发生以后的第七天,在张家港国贸酒店的包厢里,就在前天,当陈平让罗汉把资金完全撤出了日元市场以后,折算了一下成绩,发现就在这三天当中,他们的资金就暴涨了将近十番,从不到七万美元一下子飞跃到了两千万美元,折合人民币一亿两千万。

    李居朋在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欣喜若狂,毕竟他虽然是红三代,但是由于家里管的严,他平时能到手的钱实际上并不多,这次一下子赚了这么钱,不能让他不亢奋。除此之外,不仅是钱的问题,李居朋和其他出身红色大院的大多数子弟一样,有些茫然,没有什么确定的目标,长期被人说成是靠着父辈余荫混吃等死的纨绔子弟,这一次突然取得了这么辉煌的成绩,足以让他在家族乃至整个京津圈子里声名大噪了。

    所以,李居朋立即从北京飞奔到了张家港,找到了陈平,当然,这倒不是李居朋不相信,实在是这个事实太过于震撼了,就算是这位红色大少,也需要亲眼证明一下罢了。

    陈平放下酒杯,指着旁边的罗汉对李居朋说道:“李少爷,你可不能厚此薄彼呀,我只是在第一天预测到了日元汇率的下跌,只赚到了第一天一千万美元,至于到了第二天以后的第二个一千万美元,可都是这家伙在实施操作的。”

    听到陈平的话,李居朋急忙又转向罗汉那边,敬酒道:“罗汉兄弟,实在想不到兄弟还有这么厉害的操盘技术,能在小日本手里再抢一千万美元回来,为了这第二个一千万美元,我也敬你一杯!”

    说完,李居朋就率先干下一杯,而罗汉也喝了一杯,才对李居朋说道:“居朋兄弟,你也别听他瞎胡说,我能再赚一千万,还都是陈平这小子的主意。”

    听到罗汉这话,李居朋有些惊讶的看了罗汉一眼,罗汉说:“别这么看我,是真的,当初陈平和我说小日本政府开始反击了,西方金融巨头们也都要撤出了日元市场了,日元汇率随时会反弹,我打着也是撤退的意思,还是陈平提醒我可以用做多的办法再从小日本手里抢钱,我才会再进去的。后来日元汇率的波动虽然欺负不断,但总的来说还是在回升的,所以我赚多赔少,就又抢了一千万回来。”

    “这个我信,”李居朋说,“陈平这个家伙简直就不是人类,日本和西方那些他见都没有见过的人,他都能把他们的想法计算的这么准确,太变态了!”

    陈平讪讪的摸了摸鼻子道:“有你们这么夸人的吗?好歹我也是帮你赚了千万美元的功臣,就不能说点好话吗?”

    “不能!”罗汉和李居朋异口同声的说,“因为你是牲口!”

    “娘的,交友不慎啊!”陈平如是感慨着,然后想了想,才对罗汉和李居朋说道,“对了,我得从里面先拿一百万出来,把我过去请客吃饭还有给领导送礼的帐给平了,你们呢?你们接下来拿这个钱准备做什么?总不是要坐吃山空吧?”

    面对陈平的这个问题,罗汉和李居朋一下子愣住了,这几天他们虽然一直陷在狂赚了一亿人民币的喜悦当中,但也仅限于此罢了,要说他们未来怎么用这一个亿的起始资金再去滚钱,他们也还是从没有想过的。其实这也正常,毕竟这个钱就和中彩票突然掉下来的巨款一样,没有几个会对这笔从天而降的巨款有什么像样的规划的,即使是他们提前猜到了这个结果也是一样。

    所以,罗汉和李居朋他们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最后才不约而同的摇了摇头,然后李居朋突然想起了什么,便立即凑到了陈平的面前,讨好的说道:“陈平,你老大既然这么说了,就肯定是已经有了好项目了吧?”

    听到李居朋这么一说,罗汉顿时也想起来,对陈平说道:“小平,你说咱们都认识这么多年了,你还这么藏着掖着,是不是不把我当兄弟了?”

    陈平看着眼前的俩人,故意拿着架子反问道:“你们不说我牲口吗?难不成你们想和牲口一起做项目。”

    “哪能呢!”李居朋叫嚷道,“陈平你老大就是我们的财神啊!”

    罗汉也说:“是啊是啊,小平你就是引领我们发家致富的领路人啊,怎么会是牲口呢?”

    “我靠!先前是牲口,现在就成财神和领路人了,这才几分钟你俩就变阵营了?这思想品德也忒不过硬,人也太猥琐了吧?”陈平非常鄙视的说。

    对此,罗汉和李居朋则是异口同声的说道:“历史一直在教育着我们,要猥琐才能发展,发展才是王道!”

    “误交损友啊!”陈平无奈的感慨了一声,然后接着说道,“好吧,其实我在之前确实一直在规划着一个项目,想的就是等这次发了小日本的国难财以后就可以实施了,是关于土地买卖的。”

    说完,陈平把目光转向了李居朋:“你是红色后代,内蒙、新疆和青海,你家里在那个地方的势力比较大?就是说话能管事的,虽然你家里在部队里有很厚的背景,但我们只是赚钱的,强龙去压地头蛇的事情还是不要去做。”

    “青海吧,”李居朋说,“我有一个叔叔在那边已经好几年了,不敢说有多厚的关系网,但至少保证我们的生意不被人抢还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陈平点头说:“那就是青海了,具体的事情等我完全确定下来了再和你说,这件事大概也就这一两个月就要开始实施的,过了时间,抢生意的人就要多了。”

    “好哦!又要开始赚钱啦!哈哈!”李居朋高呼道。

    陈平看着李居朋诧异道:“有必要兴奋成这样吗?”

    李居朋不尴不尬的笑笑,然后回答陈平道:“呵呵!失礼失礼,只是陈平老大你是不知道我原来在北京过是什么样的日子呀!虽然我爷爷和老爹在部队里的地位高,但因为我长这么大也没做过几件光宗耀祖的事情,整天就是打架惹事,然后让家里想办法摆平,总的来说在京津圈子里的那些纨绔们他们怕归怕,但我明白,他们还是打心底里瞧不起我的。不过这次我告诉他们我利用小日本地震赚了一个亿,他们全都傻了。”

    “哈哈!”李居朋高兴的说,“因为开始我给他们透露消息的时候,他们根本没人听我的,都听那些狗屁专家的,结果一个个赔得连裤裆都没了,只有我还有那些和我死铁的兄弟们赚了一个盆满钵溢,把那些倒霉孩子羡慕得要死,哈哈!现在他们都每天屁颠屁颠的找我请教方法,就连我爷爷和我老爹知道我赚了小日本这么多钱,也对我多了好多笑脸,原来他们基本都把我当仇人的。”

    陈平有些好笑的说:“有必要把自己说得那么凄惨,和杨白劳一样吗?”

    “那倒没有,不过也差不多了。”李居朋说。

    陈平摇摇头说:“你们的事情是结束了,可以潇洒一阵子了,但我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呢!”

    ,

    正文 第一百五十四章 成绩最好张家港

    中国和日本是近邻,所以发生在日本的地震和核电站事故,也不可避免的影响到了中国,当日本核电站事故发生的一个礼拜以后,在中国沿海各地一些有关于核辐射的负面消息不胫而走。虽然,各地的版本不同,但大体意思都还是一样的,都是在说日本泄露的核物质已经污染到了中国沿海,近期出产的海盐都不可避免的含有大量对身体有害的核物质;除此之外,空气中可能也有核物质的弥漫,要想保证身体健康,就必须尽可能的补充碘,因为碘可以有效的溶解核辐射。

    不管这些谣言听起来多么的荒谬,由于人们天生对核物质这种未知物质的恐惧,再加上一些不法j商的组织带头,顿时引发了一场场抢盐风潮。[搜索最新更新尽在]

    开始的时候,大多数人都只是将信将疑,政府也没有太过在意,但是当各大超市和零售商店纷纷打出了盐已售完的告示牌时,大家才恍然的反应过来,于是也加入了这支抢盐大军当中。

    在宁波市中心的几家大型的超市内,数百市民拥挤在调味品的货架前,苦苦等待着,在他们面前,赫然是一个食用盐缺货的告示牌。而当超市的工作人员才用推车把新到的食用盐给运来时,立即遭到了等在这里的市民的哄抢,所有都像是发了疯一般,拼命的把盐往自己的推车里装着,大多数人都只是抢到了寥寥几包,只有少数几个厉害的角色,才拿到了十几甚至是几十包盐。

    在江苏无锡的郊区,一家小卖部门口排起了长长的队伍,小卖部的老板站在门口大声嚷嚷着:“小日本的核污染已经到了咱们这里,为了防辐射,这附近超市的碘盐早就被抢光了,只有我这里还有存货,因为我这也是托关系搞来的盐,所以一包盐二十块钱,请大家都有心里准备!”

    虽然老板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异口同声的发出厌恶的叹息,但是却依然没有一个人离开队伍,甚至终于排队到了自己的人,还欣喜的拿出几张百元大钞,高高兴兴的买着平时只需要十块钱就可以买到的盐。

    这样的场景在东部的沿海地区随处可见?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