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官场预言家 > 官场预言家第192部分阅读

官场预言家第192部分阅读

觉不妥。

    并且萧淑妃和陈平是不是这样的官员且不说,就算他们是,可直接查他们当地的储粮问题,岂不是明摆着在找茬吗?要不然为什么平时那么久不管粮食的问题,这个时候查起来了?为什么全省那么多地方,就挑路庄查呢?

    省委副书记萧鸿坤和国务院副总理孙成军都不是傻瓜,这样公然挑衅他们,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想到这里,宋朝忠对杜孝廉说:“杜省长,对于储粮仓库的问题,我同样也感到很震惊,但是这里面的情况比较复杂,我建议还是仔细研究研究再做决定的好。”

    杜孝廉当然明白宋朝忠在担心什么,于是他解释说道:“宋省长,其实我并不是建议省委单独成立关于路庄市储粮仓库问题的调查小组,因为我也知道这样的行为太过于明显了,会招来省委萧书记甚至是zhong yāng的不满。”

    “那你打算怎么办?”宋朝忠好奇的问。

    “最近zhong yāng不是正在提倡建立幸福城市吗?而吃就是老百姓最直接,也是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所以我认为省里完全可以搞一次全省储粮大检查嘛!”杜孝廉说。

    虽然杜孝廉的话只说了一半,但是宋朝忠却已经完全明白了他的意思,也明白了他需要自己帮忙的原因。

    首先这种以省委名义搞的检查行动,仅凭杜孝廉这个常务副省长还是太单薄了一点,并且他以前是张锦池的人,很容易会让萧鸿坤怀疑什么,万一要是被萧淑妃和陈平察觉了,那他就不好办了,所以他才会找自己帮忙。只要有自己这个省长的参与,那就不会被怀疑是打击报复,而仅仅只是一次普通的储粮检查行动了。

    只要这次储粮检查行动能开展起来,然后就可以简单的转换成对萧淑妃和陈平的小惩大诫了。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对其他地方的检查走走过场,而专门对路庄市的检查吹毛求疵,再加上杜孝廉手里本来就有路庄储粮仓库里问题的证据,只要杜孝廉再加把劲,就完全可以把这次检查所查处的问题,变成一次大案要案来办。

    这样一来,由于是意外检查出来的东西,就可以摆脱专门找茬的嫌疑,即使是zhong yāng也说不出话来,而在杜孝廉这边,也同样达到了对萧淑妃和陈平进行小惩大诫的目的,可谓是一箭双雕。

    宋朝忠脑袋里想着这些问题,对杜孝廉说:“杜省长你说的这些我都明白,但我有个问题。”

    “宋省长尽管问就是了,我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杜孝廉说。

    “我为什么要帮你?”宋朝忠问。

    面对宋朝忠的这个问题,杜孝廉先是愣了一愣,然后回答宋朝忠道:“宋省长,我知道你有个侄子是搞建筑工程的,还承包了路庄的几个工程,并且还出了点小意外,虽然我知道这都是另有原因的,但是萧淑妃和陈平的态度,却是极为不给宋省长你的面子,这哪里是他们作为县级市官员应有的态度?我看他们的架子比zhong yāng领导都大!”

    “宋省长,我知道你宽宏大量,但宋省长你的容忍却换来他们的趾高气昂,我认为你有必要教训他们一下,让他们能懂事一点。”

    杜孝廉接着说道:“另外一点,宋省长你由于才接任省长不久,所以处处都会被林书记所压制,甚至有时候还会受到萧书记的气。”

    杜孝廉说到这里故意顿了一顿,似乎是留给宋朝忠一点回忆的时间,才继续说道:“而这次的事情,就可以为宋省长你狠狠的打击一下他们的嚣张气焰,也给他们一个教训!”

    宋朝忠听杜孝廉说完,低头沉吟了半晌,最后笑着对他说:“杜省长,我现在算是知道zhong yāng为什么会在张锦池走了以后,主要提拔你了,你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官员。”

    “好,”宋朝忠最后说,“这个事情我可以答应你,帮你一起在省委里提议搞全省储粮仓库大检查的倡议!”

    得到了宋朝忠的答案,杜孝廉也露出了笑容,他说:“谢谢宋省长,我就知道宋省长你一定是通情达理,是个非常有正义感的官员。”

    杜孝廉嘴上这么说着,但他的心里却在狞笑:萧淑妃和陈平你们给我等着吧,居然敢搬出zhong yāng领导来给我难堪,我就要让你们知道什么叫做县官不如现管,我就要让你们知道在这个江南省,究竟谁才是你们的领导!

    官场预言家 正文 第四百三十一章 让人头疼的储粮检查

    “什么?省里正在召开粮食工作会议,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搞一次储粮工作大检查?”

    在路庄市委书记的办公室里,陈平有些惊讶的问萧淑妃道,萧淑妃面对陈平的惊讶则是肯定的点了点头。事实上这个消息也是萧淑妃刚接了自己那位当省委副书记父亲的电话以后才知道了,而她一得到了这个消息,就立即把陈平叫到办公室来告诉了他。

    “陈平,我爸和我说这次工作会议的召开是新上任的常务副省长杜孝廉和省长宋朝忠共同提请的,说是为了响应zhong yāng在三农工作上的新政策。”

    萧淑妃的这句话让陈平微微皱了皱眉:“杜孝廉?又是他?”

    “是的陈平,”萧淑妃说,“这个杜孝廉在原来当临江市委书记的时候就和原省长张锦池走的很近,经常帮助张锦池针对我们,现在张锦池被搬倒了,他没办法找zhong yāng和其他省官员的麻烦,就只能来找我们的麻烦了,在上个星期省里的视频电话会议上,他公开支持了胡纪远领导融资平台的决定,就是力证!所以我觉得这次的粮食工作会议肯定又有什么y谋。”

    陈平听完萧淑妃的话以后想了想,然后对萧淑妃说道:“淑妃姐,你的意思是说杜孝廉这次明着是搞全省的储粮工作大检查,但实际上却是会紧盯着我们路庄不放,吹毛求疵的挑毛病,然后借此来整治我们吗?”

    “对,陈平你说的没错,一定是这样的!”萧淑妃说。

    “杜孝廉要针对我们可以理解,可是宋朝忠为什么也要插一脚进来?他作为堂堂省长,总不至于要去配合一个副省长来一起对付我们吧?就算这个副省长是省委排名第五的常务副省长也还是不科学的。”陈平疑惑道。

    “这个事情是这样的,”萧淑妃说,“我爸告诉我说在这次的粮食工作会议召开以前,杜孝廉曾经和宋朝忠有过私底下的接触,而且在以前的重工项目上,我们也曾和宋朝忠那个搞建筑工程的侄子有过不太好的接触,所以我猜想他们应该是达成了什么协议的。”

    萧淑妃最后说:“而且陈平你不是也说过,那些有想法的省官员在被孙总理的视频电话会议打了脸以后,肯定会想办法找回脸面的吗?”

    陈平对此点了点头,因为宋朝忠作为新省长,肯定要做点事情让自己在省委里有很大存在感的,而现在配合杜孝廉一起整路庄,就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陈平想到这里不禁有些头痛的说:“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有点麻烦啦!”

    萧淑妃当然明白陈平所说的麻烦是指的什么,首先是在现在什么都是用经济来说话的年代,路庄又作为全国经济最强县市,再加上之前和前路庄市长,以及和省里的各种交锋,都是围绕着各种经济指标进行的,甚至就在前不久的视频电话会议上,融资平台还是交锋的中心,正是因为如此,粮食工作在路庄这里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除此之外,萧淑妃作为市委书记,也并不是完全对粮食工作一无所知。

    粮食作为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因此在全国各地都有储粮仓库,这些储粮仓库都归储粮公司管辖,负责进行粮食的收购储藏和出售等工作。

    原本国家设立储粮公司,以及在各地建造储粮仓库,都是为了稳定粮食市场,确保各地粮食有效并可持续供应,致力于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发挥流通对生产的促进作用,促进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满足各地的粮食需求。

    然而,在如今的大环境下,几乎所有人当官都是为了发家致富,那么这些储粮公司的官员们自然也不可能例外。

    在萧淑妃的印象里,储粮官员在收购粮食的时候以次充好,贪污其中的差额都算是很有良心的做法了,毕竟他们多少都还是为国家和人民储存

    了一些粮食的。而像其他的一些官员,他们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都会偷偷把仓库里储存的粮食私自卖掉,或者干脆在收购的时候报空账,总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把国家收购的粮食变成自己的财产。

    既然这已经成为了全国储粮官员们的通行做法,那么路庄自然也没有道理例外。

    其实萧淑妃和陈平也不是没想过要着手进行整治,毕竟民以食为天嘛,粮食工作也是地方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之所以到最后都没实行,一来他们到路庄的时间还很短,储粮的贪污早就已经形成一个利益集团了,处理起来本身就非常棘手,再加上省里和当地的一些官员又总是在不断的找他们的麻烦,让他们疲于应付,因此这个事情就这样耽搁了下来,却没想到现在居然被杜孝廉拿出来说事了。

    如果这次储粮工作大检查要真是一视同仁那都算了,可偏偏他们会带着有sè眼镜做事,就等着借机找路庄的麻烦,这才让人头疼。

    当然,萧淑妃和陈平也可以选择去曝光其他地方的储粮问题,让事情没办法查下去,可在官场里这种自己倒霉却拖一群人下水的做法,从来都是最让人痛恨的事情,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没人会愿意这么做的。

    想到这里,萧淑妃不由咬牙切齿的说道:“这些人怎么做正事不行,可搞这些政治上的卑鄙手段倒是得心应手。”

    “对了,”说话间萧淑妃突然想起了什么,她又对陈平说道,“陈平要不我们先紧急把储粮仓库给整治一番,该抓的抓该判刑的判刑,这样处理干净了,他们总该没话说了吧?”

    “这是个办法,不过可惜的是我们恐怕没有那么多时间。”陈平说。

    的确,既然杜孝廉敢公开联合省长宋朝忠一起提议召开粮食工作会议,并在全省范围内搞一次储粮工作大检查,就说明他肯定是有恃无恐,不怕路庄这边得到消息的。

    毕竟附着在粮食上的利益集团早已和zhèng fu牵扯在了一起,要处理起来阻力很大,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结束的事情,而这次储粮工作大检查却已经迫在眉睫,要是这边的调查工作才刚刚开始,省里的巡视组就下来了,那才叫腹背受敌,说不准还就是杜孝廉等着看到的情况。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我们该怎么办?”萧淑妃着急的问陈平道。

    “只能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一步看一步了,”陈平说,“淑妃姐,我觉得调查储粮仓库内幕的工作还是应该尽快展开,毕竟不管有没有杜孝廉的这件事,我都不允许有人把全路庄人民的粮食当成自己享受的荣华富贵,这样的蛀虫是一定要处理掉的!”

    萧淑妃点了点头说:“我知道了,这件事我会召开临时市委会议提出来的。”

    陈平恩了一声说:“我也会私底下找一些官员了解一下储粮仓库的问题,看看能不能找出最快的解决办法。”

    “陈平我们这样双管齐下一定没有问题的!”萧淑妃说,“而且有我爸在省里的关系,更有前不久孙总理视频电话会议的威慑,杜孝廉他肯定会有所顾忌,不敢太明目张胆的,只要我们处理得当,就不会让他有一丝机会可趁。”

    “那当然,从张锦池到现在,我们那么多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甚至就连zhong yāng在京津市委书记刘国栋的变故上我都能插了一脚进去,难不成还会怕他一个小小的储粮工作大检查吗?”陈平说。

    不过陈平嘴上虽然是这么说的,但实际上在他的心里,却还是有一种很不好的预感,似乎这次看起来并不重要的储粮工作检查,到最后会演变成很大很让人头疼的事情。

    陈平并不会把这个担忧说出来,因为他不想让萧淑妃也跟着担心,同时陈平也不知道,最后的现实竟然会比他预感的还要糟。

    官场预言家 正文 第四百三十二章 不详的好消息

    当这边萧淑妃和陈平得知省里正在召开粮食工作会议,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搞一次储粮工作大检查,并且为这个事情正在讨论的时候,同样在路庄市zhèng fu大楼的市长办公室内,新市长胡纪远也同样通过自己的方式得到了这个消息。

    上午十点,胡纪远按照自己往常的习惯拨通了常务副省长杜孝廉的电话,电话被接通以后,他语气非常恭敬的说:“杜省长您好,我是胡纪远,很抱歉打扰到您了,我之所以这么冒昧的打电话来是想向您汇报一下路庄市的情况。”

    不过杜孝廉并没有等胡纪远开始汇报就打断他道:“你的汇报肯定又是一切如常对吧?”

    官场里的人都有一手厚脸皮的绝活,胡纪远自然也不例外,虽然被杜孝廉直接的戳穿了,但他却仍然语气如常的说:“是的杜省长,因为有杜省长您的威慑,萧淑妃和陈平哪里敢有其他什么动作呢?那岂不是自找麻烦吗?”

    这显然是在拍马屁,不过杜孝廉却很受用,他很满足的恩了一声说,然后问胡纪远道:“怎么样?在路庄还习惯吗?”

    面对杜孝廉,胡纪远当然知道该怎么回答,他叹了口气说:“杜省长您就别提了,我作为一个市长,居然还要摆酒席去向一个副市长赔礼道歉,这叫什么事嘛!也幸好这个事情没有在市zhèng fu里传播开来,要不然我这个市长在路庄算是彻底没有威信了。”

    杜孝廉呵呵一笑说:“这没办法,谁让你在此之前不好好了解一下那萧淑妃和陈平的背景关系呢?所以吃亏也是正常的,这叫吃一堑长一智。”

    杜孝廉说到这里话锋一转,接着说道:“不过你今天这个电话算是打对了,因为我正好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今天省里召开了关于粮食工作的会议,我和宋省长一起提议准备在全省范围内搞一次储粮工作大检查,而据我所知路庄的储粮仓库是存在一定问题的,那么只要胡市长你能配合省里的巡视组,一起揭露这些问题,不就可以借机整治萧淑妃和陈平了吗?胡市长你觉得这是一个好消息吗?”

    听完这个消息,胡纪远心里很想骂娘,因为这个粮食工作会议总不可能是今天才想起来的事情吧?可他之前几乎是天天要给杜孝廉打电话,并在电话里像个孙子一样给他汇报工作的,可是他居然连这个消息都直到今天才告诉自己。

    并且听杜孝廉所说的,省里已经召开了会议,那么就说明萧淑妃和陈平肯定已经知道了,自己居然还是在他们后面知道这个消息的,这算怎么回事?

    只怕如果里面用不到自己的话,他现在都还未必会告诉自己,这样的做法,岂不是根本没拿自己当自己人看待吗?

    但这些想法胡纪远也只能是在心里想一想的,他嘴上还是很高兴的说道:“这真是太好了,当然是一个好消息了,像萧淑妃和陈平这样的权力官员,就是应该对他们进行小惩大诫的,并且储粮仓库的问题也是压在路庄头上的一个顽疾,省里要进行检查处理,我当然是举双手赞成的。”

    胡纪远说到这里又有些迟疑的说:“只是我有一点担心。”

    “你有什么可担心的?”杜孝廉问。

    “杜省长是这样的,要是一旦省里的巡视组查出了什么问题,那我作为市长,岂不是也要负一定的领导责任吗?”胡纪远说。

    “胡市长如果我是你,我就一定不会有这样的担心,”杜孝廉说,“你也不想想,你到路庄才多长时间,怎么可能会要为这样积年的事情负什么领导责任呢?再说我不是让你配合省里的巡视组对储粮仓库的问题进行检查的吗?你作为举报人,就更不应该负什么责任了,你明白吗?”

    胡纪远这才恍然大悟道:“谢谢杜省长,听你这么一说我脑袋就一下子清晰了很多。”

    胡纪远嘴上虽然是这么说的,但他的心里却仍然没底,毕竟这种储粮仓库上的事情,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