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抗战之临时工 > 第二百九十七章 忘年之交

第二百九十七章 忘年之交

连抽了好几口三炮台,又喝了一大口西湖龙井茶,急急忙忙的去隔壁拜见蒋公。

    看到冯全进来,蒋公也摘下了耳机,笑呵呵的说道:“呵呵呵,子公,刚才你表现不错,那个神马斎藤弥平太被你派人给送走了?”

    “校长过奖了,子公对自己的水平心中很有数,肯定不能外交部的那些专业人才相提并论,事情办得不是很好,还请校长原谅。诺,这是关东军司令武藤信义托这个小鬼子给送来的2500万美元的现金支票,还请校长收下。”

    “这,酱紫不太好吧!”

    冯全二话不说,就把一张2000万美元的支票和一张500万美元的支票利利索索的交给蒋公,看着近在咫尺的2500万美元巨款,蒋公有点百感交集。

    “校长,学生恳请你能收下,在学生心中,我和绝大多数华夏人一样,都认为只有校长一人才能领导华夏走向繁荣富强,只有校长才能让华夏重新屹立于世界之巅。校长,收下吧,别推辞了,好咩?”

    喜大普奔有木有?激动莫名有木有?

    “好!好!好!你是我的好学生,既然你这个学生一而再再而三的让我收下,我也就不好推辞了。酱紫好了,这张2000万美元的我就拿着,这张500万美元的你自己留着花吧,你娶了这么多房姨太太,以后肯定会有一大堆孩子,都需要花钱呐!”

    卧槽!养老婆孩子该花多少钱呐?难道我会告诉你,俺手里头还有很多亿咩?

    “校长的金口玉言一出,学生定当附耳恭听,既然校长都酱紫说了,就按照校长的意思来吧。”

    “呵呵,这还差不多。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子公在战场上挥挥洒洒,又所谓千金易得,知己难求,咱们两个人又很投缘,很对脾气。要是子公再大上一二十岁,或者我中正小个一二十岁,咱们两个人完全可以古代齐人管仲和鲍叔牙或者刘关张来个义结金兰啥的,那样就好咧!”

    “校长言重了,子公自有自知之明,我做的一些小事和校长一统华夏相比,根本不值一提,不提也罢。我不喜欢混迹官场,这几次为党国捐款,也是希望校长能物尽其用罢了。”

    大人物肯定有着比一般人更重的面子,有些事情旁敲侧击的提提就足够了,官场上的哪一个人不是人精中的人精?有时候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他们对于别人的言论啥的,无不是深思熟虑,斟酌再斟酌。

    冯全完全相信蒋公能从自己的话里面听出点什么,果不其然,在华夏政界军界纵横捭阖,几上几下,经过好几次下野再上台的蒋公确实明白了冯全话里面的意思。

    也是,自从民国17年,这个冯全横空出世并浮出水面以来,手里没钱心里很发慌的蒋公从他那里遇到了很多次的惊喜。

    不过,蒋公作为人中之龙,慧眼如炬的他不仅对天朝上上下下、各行各业的人都表示能洞若观火,对于自己身边的人和事更是了解的一清二楚。

    前期接连不断的惊喜和震惊过后,蒋公清楚的发现冯全给他捐款的频率已经有了逐渐变慢的节奏,为神马酱紫?还不是都因为自己的连襟孔祥熙。

    庸之!我草***!!

    再没有遇到冯全以前,老子确实对你很依赖,很依赖你能从江浙巨富还有英美等西方国家给老子划拉一点钱啥的。但你他妈的吃相也太难看了一点吧?

    这些以我的名义弄来的钱,绝大部分都被你收入囊中,就从你手指头缝里给老子的钱漏下一点点,你好意思咩?

    你他妈的年轻时候的那份爱国热忱去哪儿了?也不想想是谁把你从一个山西生意人提拔进官场,要不是老子,你能在华夏政坛上平步青云?

    难道你不知道心不狠手不辣的人不能呆在九五之尊的宝座上咩?你不是号称祖籍山东曲阜,还是神马孔子的第七十五代裔孙咩?难道你没听说过大义灭亲这个成语?

    蓦然间,蒋公发现自己有点着相了,连忙回过神来,急忙掩饰自己的想法,看着冯全,慢条斯理的国语当中还是夹带着很多宁波奉化的方言。

    “《世说新语.贤媛》上面有句话,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易.系辞上》也说过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对于你我表示相见恨晚,咱们认识已有5年之久,你我二人也算患难之交了,希望咱们还能患难与共,腹心相照。确实,咱们之间年龄差距有点大,金兰之交不大合适,忘年之交中正觉得倒是很恰如其分。

    可惜的是我想在军政部或者是行政院里面给你安排个职位啥的你老是拒绝。酱紫好咧,现在这里除了我的侍卫长王世和以外,再没旁人,你对党国有神马要求,大胆提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