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汉末乱世 > 第183章 坚守不出轮换抗击

第183章 坚守不出轮换抗击

在关注着北匈奴的这次出兵,大宛国上下的判断和乌孙国的一样,认为张昀早晚会被北匈奴消灭了,大宛国决定把军队撤进各座城市,防止被匈奴人攻占。

    大月氏国在这一带属于强国,他们极想趁北匈奴与张昀双方交战,打得两败俱伤时,出兵夺占疏勒城,从而控制住商道,逼迫大宛国和乌孙国等臣服。

    谁都不会想要谁好,即使连于阗国献象王都想趁火打劫呢!把宝贝千金嫁张昀了又能怎么样?只要有机会,他极想把整个塔里木盆地占为已有!

    疏勒成为了西域各国关注焦点。

    张昀在疏勒城中心定如山,当然清楚周围所有国家都在关注着这场战事的呀!张昀前来的目标虽然是考察远征西方通道,但西域不平定,何谈远征西方?

    要想平定西域,目前匈奴这一关必须过。

    反正近阶段曹操正在与袁绍打战,张昀作为大汉宗室,并不能随意出兵。张昀到这一带来前就有在西域待两年的打算。

    目前取得的成绩,张昀感到非常满意,远超预期。首先平定了关中,控制住了河西走廊,使自己在大汉的西北侧拥有了广阔地盘,实力又获得了极大提升。其次到西域来后,基本控制住了楼兰至疏勒这一线,西域三十六国的一半已经被压制住。

    如此大的成绩放在历史上,绝对无人能与张昀相提并论,足可光耀史册。

    北匈奴举国过来攻打,正合张昀之意。说实在的,匈奴人假如在草原上游荡,张昀还真没有好办法把之消灭了。

    过来的队伍数量毕竟有限,深入草原作战,一不小心就会被匈奴包围。

    现在主力待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疏勒城中,占尽地理优势。

    在疏勒城下,与北匈奴决战,是张昀最最盼望的。

    张昀清楚,一旦打败北匈奴,大宛、乌孙、大月氏等国就会被吓得魂飞魄散,张昀就会处于极其有利地位。

    张昀感觉到疏勒周围有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些眼睛的背后,有着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心思。

    在北匈奴大敌压境之时,张昀除了听斥侯报告情况外,就是指导城中官兵们制作滑雪板,同时安排了牛明部制作箭矢,没有钢铁做箭头,就用骨头和石头做。张昀的想法是钢铁箭头尽量少用,这次和匈奴打仗箭矢消耗肯定会特别巨大,先用粗制箭矢打击匈奴人。

    至于寒冬保暖衣被,把毛皮下发后,就由官兵们自己处理,假如想做成衣服和靴子,自己想办法。

    张昀的过冬衣服由两个婢女和香玉公主制作,她们把毛皮进行精心裁制,决定替张昀做靴子、厚裤子、大袍子和帽子等。

    虽然下过了第一场雪,天气转冷了,但还远没有冷到需要穿毛皮衣服的地步,婢女和香玉公主只管定定心心设计摸索制作方法。

    警卫队主要军官、参谋处全体人员、张弘、徐茂等也住在都尉府。因为张昀带来的人少,只有两个婢女外加香玉公主,不需要多少房间。缴获的原匈奴的财宝由参谋处负责保管。张昀把大厅改造为作战指挥室。中间摆放一长条方桌,周围摆放椅子,桌上铺地图。参谋人员以及将军们前来,就坐桌子旁。

    匈奴大军前来消息传到,张昀立即在作战指挥室召开军事会议。

    张昀要求城内队伍继续制作箭矢等,城外吴忠部先抗击匈奴大军的进攻,张昀强调,不管匈奴进攻有多么猛烈,或者匈奴溃败,吴忠的队伍都不许出击,采取的策略是坚守反击。匈奴人靠近,先用弓箭射,假如攻击队伍人数实在太多,就使用车弩弩炮打击。假如发动进攻的匈奴人数量不多,车弩和弩炮原则上不用。匈奴兵人数众多,箭矢打不退时,才用。

    张昀对吴忠说:“让骑兵当步兵使用,你部官兵肯定不甘心。但不甘心,也得甘心,这是战略需要。箭矢只管发射,我们城里的队伍保障你部箭矢供应,先射新做的质量比较差的箭矢,我们原来的钢铁箭,暂时不用,或者尽量少用。这仗打的时间会很长,你部在城外抗击一段时间后,我会让其他部接替。采用坚守不出轮换抗击战术,把匈奴兵拖垮了。”

    吴忠肃立大声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