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汉末乱世 > 第264章 离间刘关张三兄弟

第264章 离间刘关张三兄弟

家说:“这是蓝鲸,和人一样是吃奶长大的。它们有能力在几千公里范围游动,而且还不迷路。”

    陈琳兴致勃发,诗情泉涌,开始吟诗。

    因为靠海岸线航行,所以海鸟特别多,时常有海鸟来到船上停息。

    张昀发现红铜国主体部分是戈壁沙漠,到处长满仙人掌,与建立营地的海湾环境面貌大相径庭。

    张昀遇到很多独木舟,发现船上的人和中原人相貌有些想像,推测这些人是印弟安人。这些人对大船非常好奇,全都站在独木舟上观看。

    张昀命令战船减速慢行,以防水浪把独木舟掀翻了。

    在现代南美洲的印弟安人已经非常少,主要居民都是葡萄牙西班牙等国后代。张昀到南美来实施封王建国行动,历史肯定会改变,将来这一带的人必然会是大汉后代为主。

    张昀不许刘备屠杀原住民,此举意义深远。封王建国不是杀戮,而是获取资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对这里居民的保护。

    由于大汉本来人口就少,张昀并不想迁徙太多百姓过来。

    最好的办法是用当地人管理当地人,就象对待羌、匈奴、山越等。

    有人可能会好奇刘备手下还应该有赵云和诸葛亮的呀!封王建国时,怎么不见这两人?

    赵云在远征军中担任了中将师长,属于破格提拔。关羽和张飞在刘备手下军衔是上校,官职是都尉。诸葛亮在远征军队伍里,在曹虎师属团中当少校参谋,不带长。诸葛亮还年轻,与刘备的关系还没有建立稳固,张昀对诸葛亮怀有培养之心。

    现代人把诸葛亮当成智慧的化身,其实诸葛亮没有那么神奇,他也是凡人,只是比别人聪明一些。张昀在现代研究汉代科技时,自然会对诸葛亮进行研究的,因为诸葛连弩和木牛流马名扬天下,张昀在研究连弩和木牛流马时,发现诸葛亮在当丞相,采取的政策和所作作为太糟糕,名气与能力极不相符,自然不敢重用。大汉现在有的是人才,张昀奉行唯才是举。

    刘备进入益州前,益州是天府之国,富庶之极,刘备进入后,益州立即被刮地皮,财富都被消耗光,导致民不聊生。诸葛亮行事独断专行,大小事务一把抓,表面上事必躬亲,工作辛苦得不得了,事实上害人匪浅,一是不能容纳异见,二不能任用贤能,三部下得不到培养,积极性得不到发挥。

    赵云不一样,谦逊而低调,关键是还没有野心,被张昀重用理所当然。

    很多人可能会对张昀的作派不以为然,但张昀自有他的识人用人之法。

    张昀穿越过来时间这么长了,积累了丰富的识人用人经验,要想找到他在用人方面的瑕疵还是有难度的。

    来到现代秘鲁附近时,水师们用望远镜观察岸上时,发现有大量石头建筑,赶紧报告吕蒙、凌统和董袭,他们三人仔细观察后,一起到张昀房中向张昀报告情况。

    张昀听后,立即来到甲板上,用望远镜观察。

    张昀的大脑飞速转动,印加文明?不对!该文明一千年后才会兴起。玛雅文明?中心应该在墨西哥一带。

    张昀经过思考后,以为不管是什么文明,创造这些文明的一定是印第安人。

    有成片的沙漠,农田长满作物,从南往北险峻高山连绵不绝。

    张昀皱眉,往东应该是亚马逊河源头,那一带应该是热带雨林。该国地理环境非常独特,靠海是沙漠,中间是山地,内陆应该是雨林地区。

    这种地形决定了,不仅农业发达,而且矿产资源一定极为丰富。

    返回后,一定立即再送一个人过来封王建国,也把该国的矿产开发出来,为大汉所用。刘备等不是干实事的料,万一他们不勘探矿藏,即使勘探了,不好好开挖,岂不会拖延大汉建设进程?因为该国印第安人数量多,有可能会暴发严重冲突,所以必须派得力人员过来,并且要多带军队。

    张昀对大家说:“不要打扰他们,我们继续向北航行,该地是个好地方,我们回大汉后,也要派人过来封王建国。”

    派谁来封王建国呢?这个人必须有能力克制刘备等。张昀看向西方太平洋对岸,重要人物一个个在脑海中浮现。把陈登派过来?让他当大汉南美邦国王。

    张昀首选陈登还有一个考虑,就是陈家在大汉帝国势力太强大,把陈登送到这一带来,就削弱了陈家,对于朝廷权力平衡大有好处。回国后再说,重大人事任用不能让吕蒙等知道。

    张昀观察了一会后,对吕蒙等说:“继续前进!这一带的情况我已心中有数,等下次过来运橡胶时,我会派人过来封王建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