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网游动漫 > 极品点子王 > 第三百零一章 又遭枪击

第三百零一章 又遭枪击

    在华京大学里,赵海依旧维持着原有的生活习惯和节奏。早晨五点起床,洗刷如厕后,下楼到赛西湖岸边,打梅花螳螂拳,围绕赛西湖慢跑。

    上午七点,和赵向前、孙小胖一起,吃张康打回来的早饭。八点,去教室上课。十一点半,同室四哥们加上王玉珍,去食堂一起吃午饭。

    下午两点,上课。四点,下午课结束,回宿舍,给赵河和文雅写信,筛选前世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初的一些小说,准备星期六下午举行讲座时给夏荷文学社的同学“供货”。

    晚饭后,仍然是和王玉珍坐在赛西湖边的石凳子上,看月亮,数星星,欣赏湖里朦胧的荷花。夜色浓了,便搂抱在一起,卿卿我我,快乐并痛苦地继续初哥的岁月。

    和之前相比,唯一的变化是,每天中午一个半小时的午睡时间取消了。

    华国各地编辑的约稿信越来越多,对于那些三番五次、坚持不懈的约稿编辑,赵海不忍心连续拒绝,便只好抄袭些前世的小说给他们。

    于是,在编辑的追索下,这段时间里,赵海在全国各级报纸和文学刊物上,发表了近百个中短篇小说。他的伤痕文学鼻祖的地位,已经无人能够撼动了。

    同时,作为华京大学人所共知的小说教父,赵海以身作则,勤奋创作,也给夏荷文学社的成员们树立起了好榜样,极大地激励起他们的写作热情。

    张康、于宁、赵向前三人,继在《黄土文学》上高调发表了作品后,也开始不断地在全国各级报刊上发表小说和诗歌散文等作品了。

    由于得益夏荷文学社的名头。夏荷文学社的十几个写作功底比较厚实、又肯努力的骨干,在赵海的指点并提供素材的情况下,也陆续发表了小说处女作。

    赵海个人的丰硕创作成果和张康、于宁、赵向前等人的佳作迭出,使得夏荷文学社,受到了华国文学界的瞩目。获得了华国第一文学社团的美誉。

    现在,每天里,赵海除去收到大量的读者来信外,还会收到几张校园邮电局的稿费领取单。

    吕丽在赵海动身来华京前缝在他短裤上的那五百元钱,非但没有因为每天中午和晚上负责买五个人的饭而减少,相反。倒越来越多了!

    而收进马岩的那两千元钱,干脆被赵海当成了王玉珍专用基金。今天给王玉珍买一件衣服,明天给她买两瓶化妆品,后天再给她买点放在宿舍里和同学一起吃的零嘴

    这期间,赵向前多次提出。要再去华京国际饭店搓一顿,而孙小胖也大力支持赵向前的提议,因此,赵海还带着大家,叫上于宁和梁小燕,去吃了几次大餐。

    当然了,赵海没给赵向前机会去点尼曼罗酒和那些昂贵的花样菜,他说既然他做东。那就必须由他来点酒点菜。因此,七、八个人的大餐,一次拿出一笔稿费。就足够了。

    赵海的做派,让赵向前直抱怨他白白让华京国际饭店得了近四百九十万元的大便宜。

    现在的赵向前,今非昔比,他不但敢抱怨赵海,而且,偶尔也敢学着赵海对待他的腔调。骂赵海几句呢。两人的关系,也因此越加铁了起来。

    赵向前背后告诉赵海。因为他现在和赵海称兄道弟、变成了铁哥们,华清园里那十几个小弟。把吕丕奇当了老大,与他分道扬镳了。

    不过,赵向前说他并不后悔。失去了十几个纨绔小弟,却获得了朦胧诗派祖师爷的称号,得到了无数美少女的追随和拥戴,他为此干感到心满意足。

    在这段时间里,赵向前凭着每天记录赵海有意无意说出的那些名言佳句,然后写成诗,在大大小小的报刊上发表,很快就开创出了朦胧诗一派,一时间,跟风模仿者众。

    赵向前的两首短诗在《黄土文学》第十期发表后,“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的诗句,迅速在全国传播开了,成为了大家口口相传的名句。

    无数中老年人回想起十八年浩劫中的前事,放眼百废待兴、气象万千的今朝,再品味这句诗,无不心领神会,感叹,一个十四岁的孩子,思想怎么就这样深邃呢?

    《致橡树》和《远和近》这两首爱情诗,更是给赵向前引来了无数女性读者的崇拜。他每天收到的求爱信,几乎可以和赵海媲美了。

    赵海在华京大学的日子,就是这样,过得的确充实而快乐。但他没有想到,一个针对他的阴谋,却在他志得意满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