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妖孽病王娶哑妃 > 【v179】琢磨不透寒王回京

【v179】琢磨不透寒王回京

    自楚宣王世子陌殇起程返回璃城之后,整个星殒城上至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下至走街串巷的平民百姓,无一例外都笼罩在一种暴风雨来临前夕的诡异宁静之中。

    左有相府温丞相称病告假,右有穆国公府穆国公称病告假,连带着穆国公的两位兄弟也没有落下,一时间只道是全都病了,大夫交待要静养,以至于身体虚弱无法上朝,皇上默许了,朝臣也就无人胆敢多言半句是与非。

    两府闭门谢客之后,不管是谁,身份有多尊贵,两府的当家人说不见就是不见,任谁出面都讨不到便宜。

    最最令人唏嘘不已的是,这两府的公子虽说没有一个明面上正式的身份,他们也不用上朝,但他们却是实实在在为皇上办事,每月都领着俸禄的人,如今也都全部沐休在家,对外的说词自然就是自己的父亲病了,他们必须伺候在侧,这乃是孝道。

    丞相乃文官之首,每日里要处理的政务都很多,结果温老爹称病,很多早该处理好的事情,眼下都堆积了下来,以至于是让皇上头疼至极,偏又一时间拿温老爹完全没有办法。

    反正宣帝算是看明白了,他的这个丞相啊,在‘流言’这件事情没有彻底肃清解决之前,他那‘病’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好的。

    你说说一国之丞相这么闹也就罢了,宣帝还能安慰自己说,那是因为他是宓妃的亲爹,哪有亲爹不疼自家闺女,不想替自家闺女出气的,但你说说那穆国公干什么的也撂挑子,还有他那两个亲弟弟,真真就是想要气死他。

    想想也真是来气,他这个皇帝什么时候才能当得不憋屈了?

    谁都敢上来给他脸色瞧,简直气煞他也。

    冷静下来那么一想,宣帝其实也能想得通,老穆国公虽说已逝,可他的夫人穆老夫人还在,不但是这位穆老夫人对宓妃疼爱有加,就连穆国公兄弟三人对宓妃也是异常的疼爱与宝贝,那般真情着实令他动容。

    由此可见,相府与穆国公府虽然两个不同姓氏的府邸,不同的家族,但他们却是一体的,是真真正正的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以前因着温老爹被迫收了两房姨娘,让得他跟温夫人的夫妻关系一再面临破碎的危机,再加上宓妃先是重伤命悬一线,后又因突发高热烧坏嗓子成了口不能言的哑巴,相府与穆国公府的紧密关系迎来了最大的危机,两府关系也因此降至冰点。

    即便这两府还没有反目成仇,不至于相互交恶,却也不会如同以前那样亲密无间,相互信任。

    相府与穆国公府再次亲近起来,不是因为温夫人,而是因为宓妃。

    明面上是宓妃自清心观休养归来,实则是她自药王谷回到相府,那时也正值穆国公一家为老穆国公守孝期满回到星殒城穆国公府述职,宓妃既已重获新生,那么该亲近之人她必是要亲近的。

    穆国公府众人待宓妃一片真诚宠护之心,宓妃待他们自然也付出了自己的真心,如此相府与穆国公府之间才会没了往日的嫌隙,再一次亲密的结合在一起,其关系甚至比以往更为紧密也更为牢固。

    故,‘流言’一事既然事关宓妃,那么这就不单单是相府的事情,也是穆国公府的事情了。

    “皇上,喝杯热茶缓缓神儿,先歇息歇息。”

    “歇什么歇,朕现在脑仁儿疼。”早朝过后,宣帝郁闷的逛了逛御花园,又郁闷的进了御书房。

    他就琢磨着陌殇那混小子,是不是故意在整他来着,不然怎么到现在还没有动手,他是存了心收拾他这个皇帝来的吧?

    那小子,可真是一点儿亏都不愿吃。

    他虽为皇帝,有些人是他暗卫跟了很长一段时间,且将证据都握了大半部分在手里的,却不得不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根本就动不了那些人。这好不容易陌殇要有大动作,他就寻思着借陌殇之手来掩护掩护,哪里知道陌殇嘴上答应得好好的,愣是等在这里摆了他一道。

    “皇上头疼,那奴才赶紧宣孔太医进宫。”

    说着总管太监就捧着拂尘,着急着转身就要朝外跑,宣帝赶紧出声阻止,冷道:“回来,你给朕回来。”

    他是被眼前的局势憋得头疼,又不是真的病了,或是真的头疼,有什么需要宣太医进宫的,没得又再在后宫添上一把火,那样他这日子就过得更有趣儿了。

    “皇上,您真的……”

    “朕没事。”

    “奴才该死。”

    “你有何错?”

    太监总管:“……”

    他能有什么错啊,不都是皇上您给闹的么?

    但他可没有那个胆说皇上的不是,其实作为宣帝的贴身太监,王初德心如明镜,只要‘流言’一事平复下来,温相大人和穆国公他们‘病’一好,明个儿就来上朝,那么皇上的头也不会疼了。

    只是楚宣王世子已经离开,虽然临行前,世子爷说了‘流言’之事会由他的人全权处理,皇上不用出手,只需要关键时刻下道旨意即可,但事发已经好几天都不见楚宣王府有所行动,皇上不恼才怪。

    然,楚宣王世子行事素来不按牌理出牌,任谁也摸不透他的心思,唯今之计也只能静观其变,就是耐不住性子也得耐住,不然要是一个不小心坏了世子爷的大计,只怕后果不是谁都担得起的。

    许是皇上也了解其中的厉害关系,这才顶着朝臣给的压力,默许了温相和穆国公称病告假的行为。

    至于那些朝中大臣,虽说他们所属的党派不同,却也明白什么人动得,什么人动不得,如果‘流言’事件两个主角中的其中一个不是楚宣王世子,而只有安平和乐郡主宓妃一个,只怕御史弹劾温相大人的折子已经不止一个两个了。

    正因为‘流言’事件中牵扯到了楚宣王世子,哪怕在传出流言的时候,楚宣王世子已经离开星殒城,但此事毕竟事关陌殇,他是否要有所动作,谁也拿捏不准,也就只能避其锋芒了。

    其实以宓妃的行事之风,朝臣其实也是顾忌的,生怕在不知道的时候就触及了宓妃这个女煞星,给自己惹来不必要的麻烦,这才没有在朝堂之上闹出什么是非来。

    最为重要的一点,无非也是因为宓妃是女儿身,哪怕是皇上亲封的正一品四字封号,享有金册金印掌管一方封地,身份比之嫡亲公主都不逊色的郡主,任凭皇上对她有再多的宠爱,再多的重用,但就因她是女儿身,所以就注定宓妃的手伸不到朝堂之上去。

    故此,就有那么一些人觉得,楚宣王世子他们动不了,可安平和乐郡主他们却是动得的。

    身份尊贵无双又如何,不过一个女子而已,动了便动了,只要事后尾巴藏得妥当,谁敢动他们。

    或许他们的想法是对的,事实也理应如此,可他们却没有预料到,凡事没有十全十美,万分如意的,有时候意外就是来得恰到好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他虽是个无根的男人,也不懂什么情啊爱的,不过打小就长在宫中的他,眼力劲儿还是有的,就凭楚宣王世子提到安平和乐郡主时,不同以往的那份真实的温柔,他便是知道,楚宣王世子对安平和乐郡主是动了真情的,世子爷是爱惨了郡主啊!

    既是如此,这次针对郡主的流言,怕是不能善了了。

    “小德子,你说陌殇那小子到底在等什么?”

    总管太监王初德嘴角一抽,长了些许皱纹的脸皮抖了抖,他都一把年纪了,也不比皇上小多少,还叫他小德子,这样真的好吗?

    “回皇上的话,世子爷的心思,奴才可琢磨不透。”这宫里宫外,能当得起王初德一声‘世子爷’的世子,除了陌殇还真没有第二个。

    即便是在尊称太子殿下的时候,倒也不见王大总管有几分真心,几分实意。

    “罢了罢了,朕且再耐着性子多等几天,总归他的人是一定会行动的,不然就算朕不跳脚,温相那只老狐狸和穆国公那个老家伙也是坐不住的。”

    “皇上圣明。”

    宣帝拿起一份奏折在御案上拍了拍,没好气的道:“朕连自己的臣子都管束不好,圣明,圣明个屁。”

    “请皇上注意自己的言行。”堂堂的一国之君,怎么能说粗话呢?

    “……”

    “皇上说了那么多的话,肯定口渴了,来喝杯茶水润润嗓子。”

    接过茶杯,闻了闻茶香,宣帝饮了两口,道:“郑国公府有什么新动作没有?”

    “回皇上的话,没有。”

    “那郑天佑不是一直都在追查流言的来处么,可有让他发现什么新的线索?”

    人生如棋,一步错,步步错。

    郑国公走错一步,连带着就要将他唯一的嫡子逼入绝境之地,且还是无路可退。

    假如郑国公从未算计过郑天佑的婚事,不曾常在郑天佑的耳边提及退婚之事,那么时至今日很多事情都不会发生。

    郑国公府不会陷入两难之地,且有相府为着宓妃谋划,或多或少都会相助郑国公府,那么郑国公府至少两代以内可保荣华。但郑国公对温相积怨已久,心中早有不满,为了利益他可以让郑天佑娶宓妃为妻,可当有更好的结亲对象摆在他面前的时候,宓妃就被他果断的放弃了。

    如此一来,郑天佑的人生轨迹就已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这一生只怕都不会太平了。

    如若宓妃还是以前的宓妃,如若宓妃还是哑女,或许郑国公就是为自己的儿子铺了一条好路,但意外就意外在宓妃的身上,自退婚事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