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妖孽病王娶哑妃 > 【V189】护短温相憋屈国公2

【V189】护短温相憋屈国公2

    痛痛快快扁了郑天佑郑天娇兄妹一顿,让他们兄妹当众把面子里子掉了个干净,连带着郑国公府的声望再受一次创,宓妃那是什么气儿都撒了顺了,舒爽的心情那叫一个阳光加明媚。[]

    撇开原身跟郑国公府之间的种种牵扯不谈,就宓妃本人而言,她对姓郑那家人就是各种的看不上眼,打心眼里就喜欢不起来,这大概就是天生的不对盘,生来就犯冲吧!

    虽然以宓妃的性子,她是没兴趣跟郑国公府的人计较什么的,只要姓郑的不主动招惹到她,那么她就可以忽略他的存在,眼里完全看不到他们。可偏偏谁让她现在占着人温家姑娘的身子,有些不对付是上天早就注定好的,有些责任也是推脱不掉的,故,相府跟郑国公府永远没有握手言和的一天,而宓妃跟郑天佑也不可能有成为朋友的那一天。

    既然他们彼此不能做朋友,那么他们就只能是对手,是敌人。

    对于不是朋友的人,是对手是敌人的人,宓妃从来就不是心慈手软之辈,杀伐果决,冷酷无情,手段毒辣,斩草除根,永绝后患才是她的风格。

    她会这样对待郑国公府,自然也就不惧郑国公府这样待她,阴谋也好,阳谋也罢,谁的手段更高明一点,那么谁就是胜利者。

    所谓成者王,败者寇,过程如何不重要,关键是谁能笑到最后。

    以如今的局势来看,宓妃瞧得清楚又分明,宣帝对势大外戚的容忍力已经快到极限,快则一两年,慢则年,他就会有大动作,丝毫都不会手软,更不可能讲半点的情面。

    温老爹是纯臣,他只忠于当今圣上,纵然圣上偏心看重于寒王,心中最佳的太子人选是寒王,甚至就连先皇临驾崩前也属意,如若寒王身中的剧毒可解,那寒王便是当众无愧的储君。

    即便圣意如此明了,温老爹也极是看好寒王,但不管是他也好,整个相府也罢,都没有牵涉进皇子间的夺位党争之中。

    故,宣帝对他非常的信任,对他办的事,做的差,甚至是他推荐的人,几乎都没有任何的疑心。

    然,相较于温老爹的忠君不被任何皇子拉拢而言,郑国公所效忠的到底是不是宣帝还很是有些不好说,他不但涉及了皇子间的党争,而且他还是归属太子一党的,与庞太师间的往来也过于密切,因此宣帝对郑国公是极其的不信任,恨不得早日削了郑国公的爵,让郑氏一族彻底消失在他的眼前。

    不但如此,宣帝对郑国公近几年的行事之风亦是极其的不满,若非担心动他这个人,有可能会影响到他对整个局的布控,宣帝又岂会还任由他在自己的眼前蹦跶。

    正因为宣帝对郑国公的芥蒂早就深埋于心,他这个皇帝原本就不待见郑国公,往日里他虽是什么都没有表现出来,但他那个心里指不定怎么盼着郑国公府众人的日子不好过呢?

    这次郑国公的嫡子嫡女被宓妃揍了,而且还揍得那么严重,别说私下里宣帝更看重相府,偏宠宓妃,就算他不偏这个心,单从如今的朝局上来看,郑国公都是他要打压的对象。

    如此一来,甭管这次宓妃动手打了郑国公的嫡子嫡女占理没占理,反正宣帝是不可能重罚宓妃的,顶多也就端个皇帝的架子,假意的训斥宓妃几句做做面子给郑国公看罢了。

    宓妃将这一点看得很透彻,也是将皇上的心思揣摩到了,甚至是吃定了皇上不敢拿她怎么样,遂,不管她有没有部署那么多,当众狠揍了郑国公的嫡子跟嫡女,她都可以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的。

    一,她虽不在乎名声,却也不会平白无故的背上坏名声;二,她自当不会让她的父母替她收拾烂摊子;三,她也聪明的不会让宣帝太过为难,纵然宣帝想摘除掉郑国公是真,可这也得看时机是否成熟,朝堂风云瞬息变幻,一步踏错不知要多走多少步才能挽回当下败局,她不能拖那个后腿,不然头疼的可不单单只有宣帝,还有她的父兄;至于四,千万别说她是毫无理由,蛮不讲理的出手伤人,她可是完全占着理的,她要郑国公府哑巴吃黄莲,有苦说不出,不但讨不回所谓的公道,还要打断骨头混着血把所有的‘委屈’都往自己的肚子里咽。

    “沧海,等咱们预订好的那几条大船送来,记得要第一时间通知我过来看看,不要忘了。”

    “这句话小姐都说三遍了,属下不会忘的。”沧海看着幻海边上,迎风而立挺直背脊站在巨大礁石上眺望着茫茫海际线的宓妃,一时之间心里憋得有几分难受。

    宓妃跟楚宣王世子之间的感情,虽说不是轰轰烈烈,却也是细水长流,温情脉脉的,他们都看得分明,也明白没有人能够取代他们在彼此心目中的地位。

    可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就免不了对宓妃多了几分心疼与怜惜。

    别人或许不清楚楚宣王世子此番离去代表着什么,但他们这些个近身随侍宓妃左右的人却是心知肚明。

    如果陌殇能回来,那自是最好。

    但如果陌殇回不来,那……

    “呵呵,我竟这般啰嗦了?”宓妃迎着海风没有回头,看着眼前幽蓝起伏的海水她就会不由自主的想,此时此刻她的陌殇在做什么,是不是也跟她一样在深深的思念着他。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以前宓妃读到这句话,心里没什么感觉,倒是觉得矫情,现在她却是体会到个中滋味了。

    “小姐瞧着这外城,可还有哪里不妥的?”

    自打宓妃有意完全接手外城,除了实地勘察和最初的规划是宓妃亲力亲为自己做的之外,后面的事情就全部交给了沧海,自己反倒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

    不过沧海也没有让宓妃失望,如今的外城与数月之前的外城,早已是一个天一个地,除了那抬眼便能看到的幻海轮廓没有丝毫的变化之外,其他的地方早已看不到一丝一毫过去的模样。

    按照宓妃的规划,世世代代生活在幻海边上以打渔为生的渔民,欢欢喜喜的住进了统一修建好,格局新奇不说又非常漂亮的居民楼,据说渔民们在居民楼里适应得很好,自搬进新居就没有人闹过事,说过不满。

    从居民楼修建在高处,往下延伸宓妃细致的规划了很多条街道,一方面是方便住在这里或是来到这里的人出行;另一方面则是方便往来的车辆通行,完全杜绝了可能出现的拥挤情况。

    宓妃向宣帝要下外城的管理权,唯一看中的就是这里的海域正好是处在幻海的一个相对平静且相对安全的海湾里,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即便就是发生大型海啸风暴,等刮到这片海湾里的时候,各个方面的破坏力也都会随之减缓至少一半,无疑选择在这里修建一个大型的海港,绝对百利而无一害。

    至于其他的那些规划,不过就是顺手为之了。

    饶是很多年后,就连宓妃自己都没有想到,就是她的这么一个顺手为之,为她以及整个金凤国创造了多少的财富,又令多少人眼馋着握在她手里的外城管理大权。

    四国之中,每个国家都有专门的船运,往来于自己的国家内部,经由水路押送一些货物,赚取钱财。

    只是独独在海运方面,除了梦箩国以外,其余三大国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任何的建树,就算有那么几支敢于跑海运的船队,数量也极其的有限,并且还是最近两三年才发展起来的。

    这也是当初外城混乱成那般模样,可在外城经营商铺的商家,哪怕一个月就开那么几天铺子,也比在内城开一个同样的铺子,天天宾客临门赚得多。

    暂且不说别的,单就是经由海运弄回来的那些个物件儿,哪怕价钱高出东西本身三四倍,也是非常抢手的。

    你若舍不得银子,不乐意买,那不还有别人愿意掏银子买么?

    “明个儿开始就把设在海湾外的警戒撤了吧,咱们的海港码头既然已经建成,也是时候让那些往来于幻海的海商进来歇歇脚了。”宓妃微微眯起双眼扫过那成片的码头,嘴角的笑意是怎么都收不住。

    “属下每日守在这里,终于是等到这一日了。”

    “不知沧海有没有觉得,咱们这片海港的出口远远望去就形如一把带着齿的锋利弯刀?”

    “听小姐这么一说,属下站在此地远眺过去,那地方还真就如同悬挂着一把弯刀似的。”

    “呵呵,那咱们建起来的这片海港,往后就叫它弯刀港吧!”

    沧海眸色闪了闪,沉声道:“小姐取的名字甚好。”

    弯刀港,面朝幻海那一面,宓妃精细的划分出足够容纳大大小小百艘大船的停泊港,上货与卸货的码头是分开建的,这样不但节省时间,而且还能减去不必要的冲突,提高上下货的效率。

    不但如此,宓妃还专门在码头上划分出一大片闲置的甲板,用宓妃的话来说,这地方是她要设置自由交易场用的。

    只因尚未投入实际的运用,故,沧海不是很懂,反正一切按照宓妃给的图纸修建,总归是错不了的。

    至于弯刀港朝内的一面,宓妃划了一块地方用来修建造船厂,一块地方用来建造仓库,分别用来堆放造船厂需要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还有就是封存已经造好的船只。

    宓妃对造船厂非常的看重,沧海也就抓得紧,前几日就已经完工,只等从各地招集而来的船工到齐,便能投入使用,争取早日造一艘自己的船出来。

    紧挨着造船厂的地方,宓妃还划分出了一个大型的货仓,用于堆放各种各样的货物。

    一来,海运这条路宓妃是肯定要走的,毕竟为了走通这条路,她做的准备已经足够了,就等她踏步出去。一旦她的海商之路第一步成功了,那么以后她就会运回来各种各样舶来品,如此这些货仓就有了大用途。

    二来,幻海不是宓妃家的,跑海运的不单只有她这一家,可这弯刀港却是独属于宓妃的,他们想来这里停船,想来这里倒卖他们往来各地交换或是购买来的东西,那就必须要给宓妃一部分的银两,暂且可以叫做税银。而他们既然选择停船靠港,那么船里的货物就不会一直放在船上,这个时候他们就会需要租赁货仓用于存放货物。

    是以,这货仓只要修在这里,宓妃是一点儿都不愁赚不回最初投资的那一点银钱。

    “之前跟咱们签过约的那些商家,可有安排了们到商业街看过了。”

    “属下统一派给了他们消息,也领着他们一起看过了。”

    “哦,那他们可有觉得当初那铺子签亏了?”

    “小姐真爱说笑。”想到那些商家看过焕然一新的外城,走过那华丽蜕变后的商业街,一个个兴奋得双眼都要冒绿光了,哪里会有人觉得亏,都觉得自己当初主意正呢,“对于当初咱们谈定的条件,那些商家没有任何的异议,只是不停的追问咱们什么时候他们可以选定自己的铺子,什么时候解开对外城的封锁,让外城恢复往日的生机。”

    “你是怎么回的?”

    “属下只说时候到了,自会通知他们准备的。”

    “昨个儿我就收到新的消息,三天过后,会有四艘从梦箩国方向过来的海船,还有几艘从北河驶进幻海,不想绕道去丰台岛的,这些人的船上定是少不了好东西,外城也是时候超越往日的热闹与喧嚣了。”

    沧海是个一点就透的,立马就明白了宓妃的意思,点头沉声道:“小姐放心,属下一定会安排妥当的。”

    “我相信你。”

    在商业街建成之后,宓妃又新划分出来一条民生街,用于各种海鲜食材的交易。

    放眼四大国,金凤国,琉璃国与北狼国,因为他们的疆域虽说有些地方与大海接壤,但却不像梦箩国那样,很多相对大的繁华的城镇都与海相接,遂,梦箩国的人对海里的各种食物非常喜欢,同时他们也极其擅长烹饪各种各样的海鲜。

    海鲜这类食物,因其腥味极重,有的人是完全受不了那股味道,是以从来都不吃,有的人则是想吃,却又惧于海鲜的腥气,故而退避三舍,敬而远之。金凤国,琉璃国与北狼国因地理原因,渔民毕竟是少数存在,他们靠海吃海,世代以打渔为生,绝大部分的吃食都是来自海里,谁也没有想过拿海鱼之类的去卖,在渔民们的认知里,就算他们拿去卖,也是没有人买的。

    内城里的那些人家,谁也不会买海鱼来吃,除非是那些个家境非常清贫,平日里吃不起肉,只能偶尔买条便宜海鱼回去解解馋的人家才会买。

    初闻宓妃有这个想法的时候,沧海丝毫没有客气的就泼了宓妃冷水,有意劝宓妃别瞎折腾。

    想当然的,宓妃压根没有在意他泼的冷水,只说让他看着,以后她的这条民生街,一定不会比商业街差多少。

    要说宓妃是怎么把主意打到海鲜上的,这其实就是个意外,那还是她到膳楼去巡查,偶然间听到两个客人的谈话后猛然想到的。

    她的膳楼卖的药膳,放眼四大国,只她一家。

    海鲜这种东西,那要放在前世,可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吃食了,偏生放在这落后的古代,因为各种调味料的不足,导致这种好东西到哪儿都被嫌弃,她可不就得想个办法让世人注意到它的存在么。

    眼下膳楼已经步入正轨,宓妃倒是不介意再捣鼓一家专门烹饪海鲜的酒楼出来,届时,撇开梦箩国不谈,她的海鲜酒楼又是三大国独一份儿。

    想法宓妃有了,具体怎么ca作,宓妃却是要好好的谋划谋划,毕竟梦箩国也算是食用各种海鲜极多的国家,但没有意外的,他们国家的人到三大国开海鲜酒楼,最后都以惨败收场。

    宓妃既想将民生街贩卖各种食材的市场发展起来,又想自己开一家风味独特的海鲜酒楼,说起来易做起来难,不过她倒是胸中有丘壑,该怎么ca作主意那是正正的。

    只要她的海鲜酒楼打响了名声,那么她的生鲜市场也就有了着落,不愁没有发展前景。

    “当初我划分在外城那些风景怡人,地势奇特地方的别院建得如何了?”商业街的两头两尾,分别专门建了六家酒楼,吃饭与住宿的问题就解决了,至于街上那些商户,在每一个铺面的后面都配有一个小院子,就是主家外带伙计都住得下,单就是这一点那些当初把铺子卖给宓妃的商户就非常的满意。

    因有酒楼之故,宓妃就没有想过再修旅馆什么的,而是就着地势的不同,画了二三十来座风格各异,造型不一,占地面积却相差不多的别院出来。这些别院的造型与这个时代的建筑大有不同,无一例外都是仿照现代别墅的造型来制图修建的。

    其中包括独立式的别院,联排式的别院,双拼式的别院以及叠加式的别院,最高的建有三层,虽然造型不同,但却贵在新颖独特,让人一眼瞧见这个房子就觉得喜欢。

    宓妃毕竟不是专门学设计出身,为了画出这些房子的造型图来,她可谓是绞尽脑汁,把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