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当兴 > 第一百一十六章 益州李恢

第一百一十六章 益州李恢

这嘴可能已经找人开了光……

    相比越嶲郡离着蜀郡有段距离,犍为郡是真真正正紧邻着蜀郡而立,而且又是常年在刘循的治理下,军政民生发展都算不错。

    在成都求援的时候,便飞快征集起万余军士,准备开拔支援前线。

    不过相较于越嶲征发的两万余军卒,犍为郡的万余人确实是少了一些,但也别忘了之前刘循可是带走了一批犍为郡属军,这次能有万余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在要求更多那就是要倾郡府青状而出了……

    本来援军征发集结一切都比较顺利,犍为又没有什么蛮夷叛乱之类的,还算安定,自然不会像越嶲那般在这方面出现问题。

    可纰漏总归还是有的,毕竟世间没有真正完美的事情,有人精心钻研,就一定能够找出瑕疵来……

    刘循不在犍为郡,此郡便少了领头人物,甚至于带队往成都支援去的也不过是一小小军司马,往上再找也找不出什么高级将官来了。

    毕竟当初刘循率兵到雒城时,目的可是要挡住气势如虹的荆州军,自然不可能有所留待,能带走的全都一股脑打包捎上了,犍为郡是差一点就让他给搬空……

    这也导致现在犍为郡各县各司其职,征发起来的援军也只能暂由军司马统率,等到了成都另行交接之事。

    然而这样正好为有心人创造了一个可以利用的机会,一个能将犍为郡援兵调往别处的机会……

    益州郡俞元县人李恢,本是郡中督邮职位,但却因为姑父违纪犯法免去官职而被牵连。

    后来还是益州郡太守董和看在李恢姑父家族的面子上,这才没有直接将李恢的政治生涯一棒子打死。

    毕竟姑父犯事,李恢属于被连带追责,本身就跟他没有一点关系,免去责罚也不算什么……

    后来,李恢在任上表现不错,被太守董和觉得是个可以担当大任的人才,故而直接推荐去州府成都,交到主公刘璋手下任职,说不定将来也能出任一郡太守两千石俸禄呢。

    然而等李恢到了成都,却发现自己这种小角色根本站不住脚,得刘璋授官之后也是毫无发展前途可言,因为上面有两大派系把持着,想要晋升,则必须诚心投靠一方。

    哪怕李恢本身就是益州本地人,却也一样要在政治斗争面前选择一方站队,这就是官场上的规则……

    可这种畸形的规则根本无利于益州的发展,李恢就算迫于无奈选择了一方,这心里也是不痛快。

    一面对主公刘璋无所作为而感到愤慨,一面对于益州内部斗争不断而感到失望。

    原本他以为自己这一生可能就这样在无限的派系斗争当中渡过了,却没想到益州突然变了天……

    从刘备入川到发难,不过一年多一些的时间,却能势如破竹迅速掌控广汉巴郡两地,这等魄力手腕,又岂是刘璋这等庸主能做到的。

    正因此,李恢觉得刘备是要比刘璋强出百倍,也是比刘璋更为适合统率益州的人,那他就要为益州,为自己出一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