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赤阳墨帜玄武歌 > 第八十一章 朝那反秦

第八十一章 朝那反秦

占清阳之初赵之海便将原本守备在朝那的五千大军中的三千人派去了清阳前线帮助守城。

    恰恰就在朝那守备兵力空虚之际,发生了朝那叛乱之事,而且叛乱百姓占据县城后,又火速献城给了戎人。所以可以肯定,这定是戎人的暗中策划已久的计谋。

    赵之海一方面命令距离朝那最近的清阳守军中的樗里骅、马元率领本部六千兵马南下平乱,同时也对大原、泾阳等地发出戒严训令。

    因为他猜测,朝那的叛乱只是戎人计划中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余各县也很有可能会发生同样的事情。

    接到上将军军令后,樗里骅与马元火速点兵,经过一番准备后,便于得令后的第三日一早全军出发,杀向朝那县城。

    在去往朝那的路上,樗里骅与马元以及此时均已因功升任五百主的魏元琦、梁青书、柳、李季、唐元、安默然等人商议此次出兵朝那的用兵方略。

    而唯独少了的高云策则是被樗里骅在两日前安排了他事先期去了朝那县。

    不同于马元及众人对此次收复朝那信心颇大的样子,樗里骅却认为,虽然朝那守军多是毫无作战经验的百姓,所以对于这些人其实并不难以对付,但真正会给木獬、玉霄军带来威胁的,是隐藏在这些百姓身后的戎军以及他们的指挥者。

    能让戎人单独派出来指挥大局的人绝非易于之辈,为此樗里骅也告诫众人绝不可轻敌,一切当以稳妥为要,待摸清楚朝那虚实后,再一举克之。

    两日后,樗里骅六千大军兵抵朝那城外,

    在大军匆忙搭营时,先前被樗里骅派去打探朝那兵力部署和城外动静的斥候们也纷纷回来向樗里骅汇报,说是城外并未发现有敌军的埋伏。

    斥候们的汇报让马元对樗里骅的谨慎有些不以为然,他觉得据先前探报称朝那兵力虽然在万人左右,但大部分都是以前从未打过仗的百姓,目下只需军士们攻城即可,犯不着如此的小心谨慎。

    对樗里骅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后,樗里骅也是有些犹豫,等这些城中百姓们出城阵战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而且朝那粮草物资充盈,围城不攻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有什么成效,但攀墙攻城显然也并不是什么好的办法,再三思考过后,樗里骅便请马元先带本部人马尝试着攻城,试探一下朝那的防御。

    但他也对马元嘱咐,如果遇到城中叛军激烈的抵抗,则万不可急于求成,平白损耗将士性命。

    一日的砍伐木材,建造云梯的筹备过后,第二日一早,马元便兴冲冲的领着本部三千兵马在樗里骅的注视下杀向朝那县北城门处。

    在秦军战鼓声中,三千兵马如同潮水般涌向城门。

    在冲向城门过程中,秦军发现城头叛军虽然人数颇多,但持弓射箭者却寥寥无几,根本就无法压制住准备攀墙攻城的秦军攻势。

    兵士们看此情景,不由得士气大振。

    在马元的指挥下,全军一鼓作气杀到朝那北城门下,数十座云梯搭在了墙上,在弓箭手向城头不住射箭压制下,墙下的秦军便纷纷攀着云梯向城头爬去。

    马元见此情况,不由得内心欢喜,他转头看了看后方不远处压阵的樗里骅,便亲自拿起鼓槌击起鼓来。

    但在此时,樗里骅和马元突然发现城头处杀声顿时大了起来。而原本攻城颇为顺利的秦军攻势却明显的一缓,众人定睛看去,原来是城头叛军滚木石齐下,砸死砸折数架云梯上的兵士和他们脚下的云梯。

    因为叛军中可以持箭射击者寥寥无几,所以他们只能等到秦军攀城时才会给与秦军杀伤,所以樗里骅明白,这场攻城战直到此时才算是正式开始。

    擂鼓的马元见手下兵士开始有了死伤,便有些内心着急,他连忙命令弓箭手集中在每架云梯下,不理其他地方的叛军,只是向云梯上方的叛军进行集中压制。

    不得不说,跟着樗里骅打了三个月的仗,让原本虽然胆怯但颇为聪明的马元也有了一丝领兵之将的气度,至少在樗里骅看来,马元的训令还是很及时也很正确的。

    在马元下达命令后,各处云梯上的叛军立刻被弓箭压得抬不起头来,往往叛军刚刚举起石,便会被城下数名弓箭手发出的箭矢贯体而亡。

    在这种情况下,樗里骅便看见已经有兵士登上了城头,与叛军在城头展开了肉搏。

    樗里骅一时大喜过望,没有想到短短不到一个时辰,攀城兵士便能登上城头,他立刻下令派安默然、李季、唐元、柳颌四人各领本部兵士加入攻城的队伍。同时下令,务必要于今日将朝那一举拿下。

    得令后,那四人齐声应“喏”,便转身离开。

    (厚着脸皮求收藏、求点击,o(n_n)o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