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 第九十八章 德国坦克

第九十八章 德国坦克

炮?!

    不过他们也不傻,知道让坦克掉头往回跑会浪费掉宝贵的时间,所以在第一时间内选择了挂倒挡。

    看着自己的士兵撒丫子地向后跑,意大利警军官的嘴角控制不住的抽搐起来。

    就在他犹豫着要不要让督战队开火时德国远征军军官终于不耐烦了,直接以半命令的口吻让他们停止了这场闹剧。被手下士兵的糟糕表现弄的焦头烂额的意大利军官早已没了脾气,只能让意大利军上边呆着去。

    一接到命令,后方的空军基地顿时忙碌起来。一架架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加油、挂弹,准备起飞。它们的机腹上挂载sc250250kg航弹1枚,机翼下挂载sc5050kg航弹计4枚。

    这里一共有32架斯图卡,虽然政府军方面已经没有了像样的空中力量,可为了保险起见还是起飞了6架bf109护航。

    当这批俯冲轰炸机编队升空的时候,伴着轰隆隆的发动机轰鸣声,一辆接一辆的坦克高昂着修长的炮管雄赳赳的驶出掩体。

    看着这些比起意大利的豆丁坦克,显得异常威武雄壮的“大”坦克,西班牙军官差点连口水都流了出来。

    这才叫坦克啊!

    原时空的德国坦克设计师们有着难以理喻的偏执:美苏的坦克设计是从下到上,先底盘发动机然后是炮塔火炮。所以苏系很多坦克炮都是其他火炮改过来的。而德国设计则刚好相反,他们先选一门优秀的火炮,改成合格的坦克炮后再为这门炮设计坦克车体,再按照火炮的性能一路发展底盘和炮塔。

    其结果就是德国坦克以火力更猛、装甲更厚、作战能力更强等优点被人津津乐道的同时也因吨位过大、可靠性低被人黑的体无完肤。反观苏联坦克,从t-34开始则逐渐走上了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其二战末的经典之作t-44,t-54和is3及其后续一系列型号更是几乎完美的将坦克的三要素惊人的发挥到了极致。

    而德国这种自上而下的德式发展模式下初始火炮比较小的话后面改进的余地就不大,注定是死路一条。后期的四号坦克装上75l/48已经是极限了,四号歼击车为了装上75l/70,甚至不得不把前面两个负重轮改为纯钢结构来增强悬挂的承载力,却依旧治标不治本。所以四号底盘在不大改的情况下,无炮塔也仅仅只能装上75l/70。

    雅尼克当然不能容忍这种事,对四号进行了一番魔改。

    倾斜装甲、传动后置、中置炮塔、扭杆悬挂、引擎横置、ssg77变速器,结果改完之后他发现这货已经跟四号坦克搭不上边了,倒更像是苏联的t-44坦克。当然这“像”只是结构和外形而已,被雅尼克命名为“豺狼”的这款坦克只有21吨,在火力防护机动方面是远远比不了t-44坦克的。

    至于发动机,采用的依旧是汽油发动机。虽然很多人以其省油,可靠还有不易燃烧的特点认为柴油机是作为坦克发动机的最佳动力选择,可即使是以现在的德国科技依旧造不出完美的柴油发动机。现在同马力的柴油机体积是汽油机的18倍,布局较困难,总马力偏小,光是攻克柴油发动机的小型化也得需要不少时间。

    而且使用汽油发动机的德军坦克在长距离行军过程中,乘员不容易疲惫,不像他们的使用柴油机的苏联同行那样,长距离行军后四肢都快震得散架了,还能保持多少战斗力呢。有人甚至说毛子的坦克人在里面2小时就受不了,德国坦克里跑一天都没问题。

    更何况德军使用的是如今世界上体积最小,最省油,功率最大,产量最大的320匹马力的迈巴赫12汽缸hl120trm发动机。它的燃油经济型极佳,耗油量只有同类英美发动机的2/3。加上它的生产能力极为可观(一条生产线25分钟下线一台发动机),种种原因让雅尼克没有急着装备柴油发动机。

    至于坦克炮,雅尼克没有选用原时空四号坦克所使用的75毫米kwk/37炮或是75毫米kwk/40炮,而是选用了三号坦克j型所用的kwk39型60倍口径50毫米坦克炮。

    要知道攻打法国时还有大量的2号坦克充当主力呢,短时间内这种50毫米口径的坦克炮绰绰有余,而且他也担心万一直接上了75毫米坦克炮,会大大的刺激其他国家,导致他们拼命发展坦克,还是低调一点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