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 第六百九十八章 德苏战争(42)

第六百九十八章 德苏战争(42)

急速升温。虽然“铁拳”挽救不了德军败亡的必然命运,但却为后来的火箭筒开辟了道路,成为步兵武器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看到幻灯机投在墙壁上显示的美军新型火箭筒草图,台下的人群有些义愤填膺。“这些无耻的美国佬剽窃了我们的‘坦克杀手’!”

    听闻雅尼克差点笑出声来。在原时空目睹了巴祖卡的战场表现,善于学习的德国人便开始仿制工作,他们利用在北非战场缴获的样品制造出了德国版的巴祖卡火箭筒,名为“坦克杀手”。崇尚大威力的德军将火箭筒的口径改为88毫米。

    不过这种“坦克杀手”的实用性不佳,来自德军一线部队的声音认为他们还需要一种更加简单有效的,单兵可以使用的一次性反坦克武器,在军方的迫切要求下,军工部门加紧研制,终于在1943年3月生产出一款名为“铁拳”的反坦克武器装备部队。而战后苏联人在德国铁拳基础上,制作rpg火箭筒。

    “大家不用太过担心,你们也看到美国人的反坦克火箭筒需要靠近一百米之内才行(而且其穿深撑死了也就100毫米),说明这玩意儿的准头并不高。”

    伦德施泰特不免有些担忧道。“殿下,如果苏联人将这些武器用于巷战的话……”

    巷战的交战距离可以短到十几米甚至几米,一发火箭弹就能击毁己方一辆坦克,那真是亏大了。可如果装甲部队不进入市区,光是步兵打巷战的话那损失会更大。

    “放心吧,元帅阁下。”雅尼克无比轻松道。“早在我们装备‘铁拳’,‘反坦克杀手’的时候我就料到哪天我们的敌人也会装备同类型的武器,所以早就想好了对策。而且非常简单,只要给我们的坦克套上格栅就行。”

    后世的坦克有多种装甲,什么陶瓷装甲、复合装甲、反应装甲,甚至是坦克主动防御系统这种高科技先进装备,多数人都会忽略一种既简单、又便宜的平民式坦克装甲——“格栅装甲”。

    说的好听点是装甲,不过是一堆铁栅栏而已,没有任何技术含量,就是由一条条铁棍或钢条焊制而成的网格状栅栏,然后把它们固定在坦克或装甲车的外围,一般距离车体几厘米到几十厘米不等。

    这玩意还是二战时期的苏联人想出来的,因为苏德战争中德军的“铁拳”对苏军坦克的威胁日益严重,苏军有天突发奇想,把“钢丝床”焊接在坦克的周围,发现用它来抵御“铁拳”的效果相当不错。

    据说就在1945年攻克柏林的战斗中,有一辆外挂“钢丝床”的t-34坦克突然遭到了德军8枚“铁拳”反坦克火箭弹的疯狂攻击。然而,其中竟有5枚被“钢丝床”提前引爆,剩下的3枚居然都挂在上面成了哑弹,而这辆t-34就像没事人一样,还在继续战斗。

    就这样,这款平民装甲后来就被很多国家学习采用(美国在越战中大量采用),最后就演变称了格栅装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