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 第七百五十五章 绝望

第七百五十五章 绝望

的,这种装甲技术跟1930年代以后的英、美、德装甲相比自然逊色一筹;根据战后的测试结果,美国人认为岛国的vhface-harden装甲板强度比美国战舰用于关键部位的class-a装甲板低10%。此外,大和级的装甲设计过度强调装甲厚度,却没有考虑如何吸收命中弹带来的震波,导致被击中后主装甲带可能没有受到太大损伤,但其他结构承受不了应力而率先破损进水。

    而在鱼雷防御方面,战列舰通常无法做到与水面以上装甲的水准,这是因为当时战斗舰主要都是依据作为防护设计依据,将有限的装甲重量集中在水线以上的防护;至于水下的防御,则靠着吸震结构或水密隔舱来控制、降低损害,或者以抽水泵浦来调整舰内进水以消弭倾斜,如此即便能控制灾情,大量的进水也是免不了的;虽然有些战斗舰的主装甲带会延伸至水线以下几层甲板,但主要也是防备在水线附近或以下命中的敌方大口径炮弹,而不是鱼雷。

    例如,大和级的主装甲带没有保护到水线以下,虽然为了防止岛国海军最担心的水下弹道炮弹攻击,而把sts装甲延伸至舰底,但这层装甲却是在隔舱内部,无法阻挡鱼雷攻破外层隔舱,结果就是中雷后照样大量进水。加上大和级的隔舱设计过于简单,吸震能力不良,面对鱼雷爆震威力时可说雪上加霜。

    雅尼克自然不会好心到帮苏联人改进这些缺陷,而是全部保留了下来;加上苏联人的工艺问题,苏联级战列舰的装甲强度甚至大不如大和。

    此刻遭遇德军鱼雷的攻击,爆炸能量瞬间撕开了外层装甲,其中一枚击中了左舷后部的副舵舵机室附近,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破口,成吨成吨的海水疯狂的涌入。

    另一枚鱼雷击中了左舷前部的储藏室附近,同样造成了大量的海水涌入很快就淹没了舰艏处的柴油发电机,造成电力系统故障,几台抽水泵因此停止运转,涌入的海水多达数千吨,而且无法排出。

    战舰内,损管队员们正拼命的抢救自己的战舰。

    苏联海军并不是孬种,甚至在陆地上海军的战斗力并不比陆军差,反而要超出很多。

    在原时空的苏德陆地战场上如果说哪支部队令德军感到畏惧,那就非苏联海军莫属了,不是海军陆战队,而是正经的海军水手,这也是二战的一桩奇事。

    在苏德战争中,由于战争初期损失了大量老兵,新兵纪律性战斗力较差,战事空前的紧张,再加上苏联海军在战争初期就损失了大量舰艇,只能完成一些护航任务,尤其是太平洋舰队,基本无战事,就把海军独立成军,上岸作战,仅太平洋舰队就有近15万人上岸作战,编成海军步兵旅,参加了莫斯科会战,斯大林格勒战役,高加索会战,塞瓦斯托波尔防御,列宁格勒防御和北极区防御。获得了无数的奖牌勋章。战争期间总计有30万海军上岸作战。

    当德军第一次看到穿着海魂衫的苏联海军喊着乌拉冲锋时,完全是懵了,都在想这是什么阴谋吧,海军这么不值钱了吗?而且战斗力比陆军还要高,还要顽强。

    苏联海军上岸作战也完全当的起骁勇善战这四个字,被德军称为“黑魔鬼”。

    此刻损管队员们前仆后继的舍命去堵缺口;可惜,他们的英勇抵不过大自然的恐怖力量,涌入的海水越来越多,巨大的舰体已经开始缓缓倾斜。

    “!!”

    看着两艘“苏联级”战列舰缓缓倾斜,戴维斯司令觉得浑身冰凉,仿佛突然坠落于冰窟窿之中,全身上下都在不停的冒着寒气。

    “难道附近还有德国人的潜艇?!”难不成他们落入了德国人的圈套?!

    他立刻下达舰队做机动规避的命令。

    随后他就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扰中,继续前进跟德国舰队死磕?还是在远距离炮击对方?可在这种距离上炮击一天都不一定能命中。

    就在他犹豫不决之时,德国人的鱼雷帮他“解决”了困扰。在这些声导鱼雷面前,什么规避机动都是徒劳,除非你的航速远超过鱼雷速度,不然根本就摆脱不了这些死神的追逐。

    伴随着接二连三的爆炸声,一艘艘战舰被鱼雷击中,有些倒霉的战舰更是一口气中了十来颗鱼雷,被炸成了几段,沉入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