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皇储 > 第八百零七章 德苏战争(99)

第八百零七章 德苏战争(99)

有把握。

    不过500米这个距离也比原时空的二战狙击手们强多了,因为二战时期的大部分狙击手基本不会去射击200米以外的目标。(像西蒙海耶这种使用老式步枪,连瞄准镜都不带却能在700米外狙杀敌人的神人除外)

    而限制这个射程的最主要因素便是当时的瞄准镜。

    二战时期,即使是光学水平最好的德国,瞄准镜性能也是相当有限。只能装备35-4倍的低倍率、小视场瞄准镜。

    35-4倍的倍率决定了二战时期的瞄准镜只具备对较近距离目标的观察能力。具备观察经验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个倍率下400米外的人已经很小了,躯干的宽度就和肉眼看40公分外的一根04毫米粗的铅笔芯差不多。在倍数确定以后,物镜等镜片的直径则决定了视野的旷阔与否。但在有限的材料和工艺水平下,要使大尺寸镜片能够耐受枪械冲击而不破裂,需要在成本和产能负担上付出高昂的代价,这使当时的瞄准镜物镜尺寸和视场都远不能与现代产品相比。在100米处,45度的视场只有786米,6度的视场只有105米。低倍率与小视场相结合,就决定了这些早期的瞄准镜既看不清远处的细节,在近处又看的不够广。

    而且这种瞄准镜镜片上也没有精确刻度,射手只能通过类似三角形原理,利用参照物相对于分划的大小,进行比例计算。只是在实战中这种计算不仅难以得到准确的结果,要找到合适的参照物也并不容易。

    基于当时瞄准镜在观察、测距、瞄准性能上的限制,决定了二战时期的狙击手,绝大多数情况下只会射击那些凭借直观视觉经验,在不假思索的条件下即可完成测距、弹道修正,并且能够容忍较大程度失误的距离以内的目标。这就限定了他们的最大攻击范围在绝大多数时刻仅仅是略大于步枪的直射距离,和普通士兵并无不同。

    佛雷德却不以为然的挥挥手。“没有100%把握,30%的把握总有吧?那你们三个同时射击的话命中的概率岂不是有90%?别管了,你们只管开枪,就算打不中也不怪你们。机枪手准备,等他们一开火,立刻进行扫射。”

    看连长都这么说了,三个狙击手也只能架起枪进行瞄准、测距、测风速;那帐篷旁边挂着一面红旗正在随风飘扬,倒是间接的为他们提供了风速。

    “连长,准备好了。”

    “听我口令,三,二,一!”佛雷德的话音一落,三个狙击手同时扣动扳机,三声枪响几乎同时的迸发了出来。

    通过望远镜紧盯着那个师长的佛雷德看到对方的胸口突然暴起一团血雾,整个人往后倒去,忍不住大呼一声。“漂亮!打中了!”枪声已经暴露了他们,也就不差他这几嗓子了。

    随后,三挺mg3机枪喷吐出火舌,撕布般的声音响个不停,密集的子弹扫向远处的临时指挥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