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虞书 > 第四十一章文英殿上三杰聚

第四十一章文英殿上三杰聚

补充了一下如何修德,首先一念起了,必定要仔细思索,这个事对于天下是否有害,一令要出,也要思索,这法令对万民是否有益。这要有益而无害,才能从之。

    至于勤,便是鸡鸣而起,就要思索我今天什么事用什么人,过了几天就要在想:“这件事是否已经成功了,我用的那个人是否是真的有才。”这样查核,足以救弊。

    楚继善写完,检查了一番,就写上了那句话。

    关于叶时熙的文章就有一点难了,圣人询问,自古那些贤君帝王,所学为何,有什么功劳。自古以来,当人君者必当以功德治天下,但是这功德两个谁在前面。

    叶时熙见了这题,谈了一些故事,然后论证了功德,最后谈了几点。他认为如今圣人想要升平,必须要有五件大事。

    第一就是保业,第二惜时,三远谋,四谨敬,五务实。

    除此之外就是要除六弊,一是好胜人,二是耻闻过,三是骋辩给,四是眩聪明,五是厉威严,六是恣刚愎,

    若是圣人能守五规,导除六弊,那么就可以成为万世明君。

    当天中午,卷子就写完了,等卷子收下之后,大家退到待朝阁之中,开始议论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是考文采,没有想到竟然是策论,有些说面色不太好看,这些人主要是以写诗词为主,策论非是他们所长,这些番只怕会连累举荐人了。

    他们等着,而圣人也亲自查看了这些人试卷,他看完一篇,就递给文妃,文妃看了之后,也没有说话。

    圣人看到陈士弘那张卷子的时候,不由一喜,对着文妃说:“这陈士弘是谁。”

    “乃是清远侯的曾孙。”

    “他倒是有一些本事,朕总算找到了一个有用之才了。”

    接下来,圣人看了楚继善的卷子,询问楚继善的来历,文妃回到说:“他乃是楚提督的孙子。”

    “这小子倒是滑头,朕有心问他,他全用这些虚的来对,不过以他份来说,这倒也没有什么,这文章写得花团锦簇,倒是可以称得上一个才子。”

    圣人最后看到了叶时熙的卷子,看完之后,神有些不悦地说:“这人太狂傲,如此规劝朕,若是一个小心眼的皇帝,只怕他人头难保了。”

    “这是林绍闻举荐来的,这文章谈的倒是正论,这一题,圣人既然是想要问功德,他自然是按照功德答。”

    圣人将卷子选了出来,对着文妃说:“可惜这文无第一,弘文这个丫头,也只能嫁给一个才子,如今这三人,难分轩轾,只怕有些难了。”

    “不如在论一番如何?”

    圣人点点头,不过他没有立即召见,晚上在鹿鸣设宴,赐了这些人同进士出,赏了翰林院编修的职位。

    众人自然大喜,谢过圣人。

    圣人也看了三人,这三人容貌皆是上佳,若是真的要分的话,还是楚继善更胜一筹。

    圣人对楚继善的世也很满意,陈家已经失去爵位,叶时熙这谱牒上是民籍,自然不被圣人所看重。

    心中有了取舍,圣人让人这三人的文章送到履冰宫,让弘文县主过目。

    因为弘文县主到了,建文公主也不去皇庄了,就呆在履冰宫之中,和弘文县主谈诗论画,好不闹。

    弘文县主看了之后,递给建文公主,内臣对着弘文县主说:“这三位学士,那都是如同画中走出来的一样,好生俊俏,文章又好,县主,你真是好福气。”

    建文公主看着文章,不由落下了眼泪,内臣见到这个况,不知道自己说错了什么话,但还是打耳光,开口说:“小的该死,小的该死。”

    建文公主挥挥手,对着内臣说“这不关你的事,你先下去吧。”

    内臣如释重负,连忙告退,回到天河斋禀告之后,圣人听了,不由一愣,不知道自己这个宝贝女儿哭什么。

    “圣人,她还不是为那件事而伤心。”

    文妃知道自己的女儿心事,感叹说:“这天下才子那么多,偏偏那林绍闻不是,她怎么能不伤心。”

    “有空你劝说一下他就是了,这林绍闻虽然不是才子,但比起那些纨绔膏粱来说,却好上几分,嫁给林绍闻,也不算委屈她了。”圣人心中对于建文公主也有一些愧疚,不过自己许诺在前,君无戏言,这只能委屈建文公主了。文妃点点头,说自己会多多劝的。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