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武侠修真 > 剑颂 >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万物皆备于我矣

第三百三十三章 万物皆备于我矣

道在哪里,真君说在蚂蚁洞里。东郭先生再请问,真君说在稗草、砖瓦碎石之中。东郭先生第三问,真君说道在粪坑,东郭先生最后疑问,真君踢了一脚尘土,说,道在卑贱的地方。”

    酆业的眼睛逐渐瞪起,随后长叹了一声。

    程知远:“君子是护佑道的人,但他自己是尊奉于道的轨迹的,所以道乱了,君子也就乱了,但天下无处没有道,君子所见到的,所尊奉的道,又是哪里的道呢?”

    “就像是煮布,天下是个染坊,国家是个缸,缸里面是什么颜色,布匹在下去之前是可以看到的,里面的温度,是可以察觉的,于是就可以选择去还是不去。”

    “但组成那些颜色的成分,这却是君子不能知道的,或许是普通的红花,或许是可怕的腐蚀毒药,这就是国之里相,是人心,是**,是贪婪,是正直,是蠢笨”

    “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万物皆可为我所用,但都非我所有。”

    酆业听到这里,闭上眼睛,自叹弗如。

    “果真可为师矣,太学主,未曾参与治国之道,如何知晓这么些道理?”

    程知远道:“以史为鉴,可以正人,有些事情,看多了,便不会做,也能通晓一二,不过是借事喻事,以小见大,观尘知天罢了。”

    他又对嬴异人道:“秦国之路并没有错,但我并不认为,商君是君子,因为他是要借秦王实现自己的抱负,从开始时便不是为天下计,秦王为国计,列国卑秦不与会盟!只有诚恳的选拔贤能,才能让秦国强大起来!”

    “事后的事情事后说,秦猜忌商君,商君视秦为己物,故已经违反了君子性非异也中的‘万物皆为我所用,但非我所有’,身死之厄,便从此间出,万物不备,难假于物!不死何从!”

    “他已不在道上,布匹已烂!”

    程知远道:“不过这也是我一家之言,你是秦人,商君秦公,他们到底在你心中是什么样子的,我说了不算。”

    他指着太史简,又指酆业:“他们说了也不算,你说了才算。”

    “染布,一千口缸就有一千种布,没有两个是相同的。”

    酆业听到这里,觉得已经可以了,不必再听,后续的事情已经和这个题目的答案与解问没有关系,程者,物之准也,所说之道理倒是也无愧于这个程字。

    “万物皆备于我矣。”(《孟子尽心上》)

    准确把握布匹煮炼的时间温度,正确的添加染料颜色,出来的就是好布。

    反过来,万物皆不备,出来的就是烂布。

    这就是程知远的答案,事实上,正是出自孟轲的道理!

    “我不如此子多矣,称一声太学主,着实无错也。”

    酆业心中定量,同时更有欣喜。

    荀氏之儒有一天纵人物入,必可光耀门楣也。

    看来是自己肤浅,还是老师懂得观人,是自己先入为主,觉得太学不可能出现什么人才,这才陷入了一个误区。

    千砂砾海,亦有一金。

    但用孟子的道理来解答荀子的道

    便是此时在讲学馆外面的荀况本人也不免莞尔。

    孟轲可是他的死对头,但此时看来,又有一个道理。

    万道都是共通的,总有一条交错线。

    纵然他依旧在学说上不会对孟轲退让半步。

    嬴异人诚心拜谢,而太史简也终于回过神来,他也一连欣喜与崇拜,但是程知远一转头,盯了他一秒,太史简顿时如一盆冷水从头浇落。

    “对了,他撞了人。”

    程知远一秒就从学问人变成了街头小哥:“师兄你可要秉公处理,太史氏在街道上骑马撞人,还把这个小子撞的不轻。”

    酆业看了太史简一眼,后者吓得半死,连忙过来拜见道:“是我的错,不敢让馆主为难,我当自去领罚。”

    酆业点了点头,但似乎又想起了什么,便道:“倒也不能让你自己去领,太史氏一身清誉,不可有浊泥,你去了旁人不敢下手惩戒。”

    齐法家虽然宽于教,但该有的法度不少,比起秦晋的严苛刑法来说更加人性化一些。

    “便让你明日于学宫前,带嬴异人前去,当面行大礼道歉,随后驮他百步,至学宫门外。”

    太史简听了,面色苍白,但还是低头称是,不敢有违,他深吸口气,拜礼之后,便在一旁束手不动了。

    驮百步,也就是背着嬴异人在学宫门口走一百步,这种法看起来是闹着玩一样,但是事实上击打的不是**,而是精神。

    束缚精神比起束缚**来说,更为让人羞惭,日后甚至能起到正其身的作用。

    秦晋之法让人惧,但亦有大正,而齐法相比秦晋宽善,不过也有弊端,那就是少正。

    大正者,举国之正(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秦孝公的哥哥公子虔就是因为犯法被挖了鼻子)。

    少正者,上下不一(士族的惩戒与庶人不同,宽善只是相对的,庶人不犯法就可以饱食少智,也就是管仲所说的愚民政策)。

    但是对于太史简来说,丢面子依旧是大惩戒了,不过丢的是他的名,树的是太史氏的誉。

    程知远此时反应过来了,颇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太史简,却没有去看酆业,只是说了一句“风未起也,草已先倾”。

    而酆业却也明白了程知远的意思。

    他不免苦笑一声,什么也不说。

    “风未起也,草已先倾”,其意是“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辞好比草,风吹在草上,草顺着一定的方向去倒。

    但齐国无风,草已先倒。

    什么意思便不言而喻了。

    程知远拜退,而嬴异人此时居然跟了出去,至于太史简待他们二人离去后方才敢拜退。

    酆业看着有些空荡的屋子,对程知远的背影说了一句:

    “写答案的人叫李斯,我觉得他比较重利,不太像是君子,师弟,不日后,我会告诉他,让他前去拜见你。”

    程知远转头,思考了一下,摇了摇头。

    酆业便施了一礼。

    “那便等开讲之后,再让他去拜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