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曌帝双龙传 > 424.?? 兄弟、义士、新业务

424.?? 兄弟、义士、新业务

话音刚落地,王霸就站了起来:“我也去!”

    这下可把裘老黑气坏了,上前一脚把王霸踹到地下:“去你马个币!你特娘的是个什么东西,也跟着装英雄好汉?”

    倪大虎出来打圆场:“大伙暂且稍安勿躁。你们想过没有,咱们这么多人,如果真说过去的话,没可能不被发现。此事还是得从长计议。”

    “从什么长?”易云叫了起来:“现在都快天黑了。一到天黑,曾大娘没有符牌,就得变成行尸走肉!”

    胡翠花和王霸两人也一下在裘老黑面前跪下,胡翠花开口说道:“爷,翠花跟着您十几年,从来您说一,翠花便不会去做二。今天恐怕要忤逆您的意思了,翠花先给您请罪了。”

    王霸也跟着说道:“我王霸一直被人瞧不起,这辈子就被人叫了一次哮天犬,指望着我去救命。就为这个,我一定要去!如果有命回来,自会效仿篾匠他们二人,给您一个交代。”

    易云也对着于奇正单膝跪下:“总都料。易云与那篾匠杀猪佬从未谋面,但其忠义之举,易云深受感动。若是她们母子二人性命未能保全,那二位义士必将含恨九泉。易云此去,无论成败,必将令两位义士知悉,他们不孤单,他们死的值!”

    。。。。。。。。。。。

    程昱刚刚从办公室走出来,就差点和一个人撞个满怀。

    定睛一看,竟然是刚才已经离开了的银羽娜扎。

    程昱不由得诧异地问道:“你干啥?”

    银羽娜扎气喘吁吁地说道:“我刚才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

    程昱更奇怪了:“什么事?”

    银羽娜扎一把拉住他的手:“你跟我来。”

    说完就把程昱拉进了办公室。

    见两人去而复返,采薇和二俅也是完全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了。

    “代总都料、何副总,我刚才想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银羽娜扎说道。

    “不急不急,慢慢说。”采薇站起身,过去给她们泡了一杯茶。

    银羽娜扎缓了一口气,这才缓缓道出她的想法。

    在她们西域,有一种称之为苜蓿的作物,一年四季皆可种植。

    这种植物,是最优良的牧草。不管是马还是羊,吃这个都能长得很肥壮。

    而且不仅仅是可以作为饲料,其嫩叶能做菜不说,还有药用价值。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就是依据品种的不同,能开出紫色、黄色和红色的花。

    如果能将之引进到沙洋堡,那么养殖场就根本不缺饲料了。

    正这么说着的时候,几人发现办公室外有个人在探头探脑。

    “什么人?”二俅扬声喝道。

    来人嘿嘿笑着站到了门口。

    这人大家都认识,最早在曌建人视台做广告的“红脸蜜饯”的老板。

    “有什么事吗?”程昱问道。

    红脸大汉嘿嘿嘿笑了一会,才搓搓手,说明了他的来意。

    在曌建人视台打过广告之后,红脸蜜饯就一下子打开了市场,现在的销量巨大不说,都已经扩展到周边的一些州县了。

    能作为家族代表被派到这边来,红脸大汉自然是家族中的佼佼者。

    这段时间以来,他每天就在思考一件事情: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经过再三反复的思考,最终得出了一条结论:因为无意中抱上了曌建这条大腿。

    作为一个优秀的生意人,红脸大汉不由得就继续思考另一个深层次的问题:为什么曌建集团能够成功?有什么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

    很快,他也找到了答案:有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就是曌建集团有于总都料这样的领导者。

    结果再次认真分析,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于总都料能取得这么大的成功,其根本就是两个字——让利。

    于总都料从一开始,就把几乎所有的利益全部让给员工,所以曌建集团所有人都会玩着命的做事。因为,每个人都是为自己做事,能不拼命吗?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于创新。

    光是在曌建人视台所看到的创新技术和产品,都足以令人叹为观止了。

    第一点并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做到的,而且红脸大汉也有自知之明,自己没有于总都料那种人格魅力。

    于是,红脸大汉就决定先从第二点着手。

    近期,他的所有精力几乎都放在了研发新的产品上面了。

    别说,老天不负苦心人。还真给他研究出一点名堂来了。

    果脯的决定因素之一,就是果子的好坏。

    要将果子的质量,这边还真的很难与他们那边相比。

    红脸大汉想了又想,最后决定将突破口放在本地的特色产品上。

    首先就被他给研发出了冬瓜糖。

    冬瓜这个东西随处可见,哪里都比哪里强不了多少。但是用冬瓜做成果脯,却是前所未有的。

    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被红脸大汉给研发出了甜而不腻,清脆爽口的冬瓜果脯。

    这个果脯一上市,就受到了广泛的喜爱。最重要的是,成本极其低廉。

    这就给了红脸大汉极大的鼓舞。

    紧接下来,他又四处探访本地的各种特色甜食并予以改良。

    结果又被他连续研发或改良出几个重磅产品。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藕粉和葛粉。

    从竟陵到洪湖一带的莲子、莲藕,可谓是天下极品。特别是莲藕,很难运输到其他地方。而本地遇到丰年又不一定消化得完。于是聪明的人们就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莲藕批量上市时,就把莲藕磨成粉晒干。需要食用时,只需要用开水将其调成糊状,即可成为非常甜美的莲藕羹了。

    葛粉也是一样原理。采摘大洪山里的野生葛,将其加工晒干成粉。需要食用时,只需开水调匀,健康又美味。

    通过从老家运蜜饯放空回去的车辆,把这些东西在老家试着销售了一下,得到了广泛的欢迎。

    这就更加坚定了红脸大汉“创新”的决心。而这个时候,由于他在这边生意的蓬勃发展,在家族里已经是说话极具份量的人了,可以调动更多的资源。

    于是就采取大批收购的模式,但很快就遇到了问题。

    虽说这些东西在本地家家户户都会做,但是有的人做的好有的做得差,产量和质量都得不到保证,这就无法满足批量销售的基本需求了。

    这个问题又该怎么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