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大忽悠帝 > 第721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第721章 大风起兮云飞扬

  这个……真不够!

    也许现实很重要,吃饱穿暖很重要,但是人们不能只满足于眼前的苟且,还要有诗和远方,以及更加高尚的情操、情怀、情结、情爱……哎呀,反正就是很有情了啦!

    既然是要讲感情,讲凝聚力……从前刘汉少不管走到哪儿,都喜欢喊“兄弟和女兄弟们”,这就是一种增进感情的方式。可惜这个办法并不高级,刘汉少就是一天到晚不停地喊,也不可能让大汉所有的兄弟都听到。

    那又该怎么办?

    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凝聚是一种力量,精神也是一种力量,如何让国家获得凝聚的力量,而让国人获得精神的力量?

    也许一面简洁却又含义深刻的旗帜,就是最好的表达。

    于是,刘汉少决定为大汉设计一面“汉旗”,但是这个设计并不“新颖”,就是将汉正军的军旗,取消了下边的部队编码,保留红色的旗面以及中间的金色徽章。饱满的麦穗围绕着“标识体”的那个“汉”字,下边交叠着一对出鞘的军刀。

    把荀彧再找过来,刘汉少忽悠式地向他讲解了这面“汉旗”对于咱们大汉的重大意义,并且要求各个州郡,各地官府必须悬挂“汉旗”,甚至还把立法司的陈群等人找来,要为“汉旗”专门设立一部。即便大汉普通的百姓人家,也可以悬挂“汉旗”,同时,任何人都有责任、有义务保护“汉旗”,肆意践踏、损毁,属于犯罪行为,可视情节轻重而裁量定刑。

    对于旗帜的重要性,荀彧、陈群等人自然是有深刻认识的,但是之前有皇帝的旗子,军队的旗子,官吏的旗子,至于说这面“汉旗”嘛……好像这种概念还挺模糊的,难道皇帝的龙旗还比不上吗?

    刘汉少很肯定地说:“比不上!”

    咱们大汉,应该是属于所有国人的大汉,是咱们每一位大汉国人共同的家,“汉旗”既代表的是咱们的大汉,更是咱们每一位大汉国人的旗帜!哥虽然是咱们大汉的皇帝,是咱们大汉的代言人,但是站在“汉旗”面前,也与咱们千万国人一样,仅仅是大汉普通的一员。

    所以,兄弟们是不是都能够理解了?

    以后在咱们大汉,“汉旗”就是最大的那一面旗帜,即便是哥的龙旗与汉正军的军旗,在“汉旗”面前,也要侧立左右,以为守护。而咱们大汉国人,无论身在何处,只要看到了“汉旗”,就等于是看到了亲人!

    荀彧等人,万分震动,因为大汉竟然有了比皇帝龙旗更大的旗帜!

    陛下乃是天下之主,但是在“汉旗”面前,却又说自己只是大汉普通一员,这份胸怀之宽广,似乎又足以容纳天下。然而连陛下也需要守护的“汉旗”,却又是允许普通百姓在家中悬挂的,这份至上的荣耀,陛下真正做到了与万民共享!

    荀彧不敢“规劝”,因为当刘汉少谈论到“汉旗”之时,他感受到了这位“皇帝哥”身上少有的庄重,同时也感受到了“汉旗”的神圣庄严。所以在荀彧的带领下,爱爱卿卿们一致赞同,认定了大汉这一面“汉旗”,同时也顺利通过了大汉的。

    然而有旗无歌,显得比较单调,知不道的还以为咱没“艺术细菌”呢,所以刘汉少同时还“创作”了一首大汉之歌。

    提起这件事,刘汉少的脑海里立刻想起了那段熟悉的,低沉雄浑,铿锵坚毅的旋律,甚至有些不能自制地想要立刻起立、肃穆,行注目礼!

    然而后来刘汉少又想了想,这个从黄河岸边走出来的民族啊,希望能够少一些苦难,再少一些苦难吧。所以,属于他的歌声,是不是也可以更加激昂高亢,神采飞扬?

    又于是,刘汉少当着杨修、荀彧他们的面儿,唱出了另一段旋律。

    我们大汉,山是高昂的头!

    我们大汉,河像热血流……

    我们大汉,树都根连根……

    我们大汉,云也手握手!

    莽原缠玉带,田野织彩绸,

    大汉风乍起,大汉雄风震天吼!

    但是吧,在唱的时候,刘汉少为了保持自己的庄重,同时也需要想一想词儿,所以就唱的比较缓慢,然后这首歌愣是没飞起来,还是低沉之中带着雄浑,像荒野上的风,船工的号子,像战场上的怒吼,亦或是虎啸龙吟!

    然而就是这么一首,其实已经被刘汉少不知道把调唱跑到哪里去的,再一次深深震撼到了杨修、荀彧等人,因为他们不仅从歌声里感受到了大汉的辽阔与广博,感受到了作为大汉国人应有的高昂与热烈,甚至还乘着歌声做了一次如梦如幻般的旅行,好像自己一下子飞回了几百年之前。

    那个时候,也有一位大汉皇帝在唱歌:大风起兮……云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