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恐怖灵异 > 终极罪恶 > 第175章 2.23重案结束

第175章 2.23重案结束

眼之后,就撇过头去,不在看黎念之。

    黎念之看到刘元香这么做,她最后一点希望也被破灭了,她环顾四周,看着旁听席上,那些记者举着相机对着她的脸进行拍摄的时候,当她看到那些曾经自己熟悉或者不熟悉的人,看向她那种愤怒的眼神的时候,当她看到法庭给自己安排的辩护律师放弃辩护的时候,她彻底的绝望了,最后,黎念之什么都没有再说,只是看着众人笑了笑,笑容十分苦涩,苦涩当中还有一丝嘲讽的意味,不知道她嘲讽的是她自己,还是在场的其它人,没有人知道这些,包括后来去监狱看她的许琅,也不知道黎念之在当时那种情况下,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盛才哲在得知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的时候,他先是对着法官深鞠了一躬,连声说了几个谢谢,然后对着被害人家属刘元香鞠了三躬,说着对不起,然后他看着坐在旁听席上,泪眼婆娑的父母,他第一次痛哭出声。

    223黎成华的案子到这里也就结束了,案子虽然结束了,杀害黎成华的凶手也受到了法律的严惩,可是,在场的所有人都高兴不起来,其中就包括死者的家属刘元香。

    刘元香在和黎成华结婚以后,她一直都为黎成华的安全担忧,在黎成华做缉毒警察的时候,每当黎成华执行任务没回家的时候,她都是彻夜彻夜的失眠,坐在客厅里等待着丈夫回来,幸好,那时候,黎成华每次执行完任务之后,都平安的活着回来了,后来,当黎成华因为受伤退居二线,去了风云监狱当狱警的时候,刘元香的心这才放松下来,这个贤惠而识大体的女人,曾经设想过黎成华会在抓捕毒贩的时候牺牲,会再意外当中死亡,甚至会死于犯人的报复当中,可是,让她万万没想到的是,黎成华没有死在这些人的手里,而是死在了自己的养女手上,这对于不能生育的刘元香来说,不能为黎成华生个一儿半女,传承香火,就十分愧疚了,她曾经不是没有反对过丈夫领养这个女孩,可是,当她看到丈夫怀里抱着甜甜入睡的黎念之,看到黎成华脸上那灿烂的笑容的时候,她就默认了这件事,这些年里,她一直把黎念之当成亲生女儿来看待,可是,黎念之就像是农夫与蛇那则寓言故事里面的蛇一样,在快冻死的蛇被农夫救活之后,非但没有知恩图报,反而咬死了农夫,估计,黎成华和农夫的心情是一样的吧,他们到死都没想到,杀害自己的人,会是自己最信任的人,只是不知道,黎成华有没有后悔收养黎念之呢?

    或许别人不知道,刘元香却非常明白,就算黎成华聊到会有这么一天,估计以他善良的性格也会毫不犹豫的收养黎念之吧。

    在案件结束之后,黎成华的尸体也被火花了,刘元香把在s市的房子卖掉了,她独自一个人带着黎成华的骨灰回到了老家g市,黎成华的坟墓就在他父母的身边,黎成华活着的时候,一直把自己的青春和时间都奉献给了国家,给了人民,没有多少时间去陪伴自己的父母,就连他父母去世的时候,他也只是请了几天假回家而已,现在,他终于可以有时间,停下来,陪陪两位老人了。

    黎念之被执行死刑的前一天,刘元香还是风尘仆仆的从g市赶到了s市的风云监狱,她来看望黎念之,为黎念之送行,这对母女,坐在探视窗的两边,两个人对视了很久,都没有说话,刘元香拿着电话,看着黎念之泣不成声,一句话都说不出来,而黎念之则第一次流露出后悔的神色,她看着刘元香哭了,自己也跟着哭了,最后,在探视时间结束之后,她冲着刘元香笑了,神情的喊了一声妈,然后就被狱警带走了。

    在黎念之被执行死刑之后,她的尸体被火花之后,也被刘元香带回了老家s市,安葬在黎成华坟墓的附近,对于刘元香这么做,其实不是没有人反对,可是,他们在痛恨黎念之的同时,也被黎成华刘元香这对善良的夫妇而感动了。

    在黎成华案件结束之后,在刘元香带着黎成华的骨灰回老家的时候,在s市开往g市的火车站,出现了很感人的一幕,很多黎成华以前的同事,无论是曾经在缉毒大队工作,现在退居二线,或者转到其他岗位的警察,还是风云监狱的狱警都前来送行,其中也包括公安总局的刑侦一队和刑侦二队的人,除此之外,还有无数曾经得到黎成华帮助的犯人,他们有的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出狱了,有的是最近才出狱,他们来自不同的城市,来自不同的地方,从事着不同的职业,这一天,他们都默契的来到车站,为这个善良的老警察送行。

    一个人不是说他曾经犯了罪,做错了事情,就不能重新做人,圣人曾说,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既然他们已经为自己曾经犯下的错付出了代价,那么,当他们刑满释放之后,只要他们没有在犯错,那么人们就该给他们一个公平的待遇。

    六年前的大学神童杀害自己亲生母亲的案子还没有过去多久,现在,又出了养女杀害退休警察的养父案子,无论是哪起案子,都在给人们传递一个消息,那就是在父母教育子女的时候,到底该如何去教育呢?教育子女不但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更是作为父母的他们自己应尽的指责。

    过分的宠溺孩子是不应该的,也不被提倡,可是,职业教育是否真的就正确呢?孟兰凤被害案当中,孟兰凤在教育孟有才的时候,就是使用了自己当教师这个职业的习惯,她对孟有才的要求是十分严格和苛刻的,她希望儿子能按照自己的要求走下去,确实,没错,在孟兰凤的教育下,孟有才成为了学霸,成为了,成为了神童,可是孟有才内心的世界,作为老师的她,作为母亲的她是否真的重视过,了解过,探究过呢?

    黎成华的案子也是差不多的,他在教育黎念之的时候,是把自己对待犯人的那一套拿来对付自己的养女,造成了黎念之的叛逆心,从而引发的悲剧,这些案例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大多时候,都会以学习成绩的好坏来判定一个孩子是否懂事听话,他们很多时候,会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孩子的身上,没有考虑到孩子能不能做好,能不能承受的了这份压力和期望。

    没有人是天生的罪犯,每一个罪犯走上犯罪的不归路,都是和自己所处的环境有关,和父母老师的正确教育息息相关的,尤其是未成年人,他们的心理健康其实要比学习成绩更加重要,一旦,他们在年少的时候,心理出现了问题,那么等到他们成年以后,步入社会,会引发各种问题,从而破坏社会的安定,而且根据研究表明,在现在的很多案例当中,犯罪的罪犯正在趋于年轻化,低龄化,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不得不查。

    当然,无论孟兰凤或者是黎成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手段可能偏激了一点,但是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为了孩子好,孟有才也好,黎念之也罢,他们都不应该把父母的偏激教育当做自己杀害亲人的借口,哪怕他们杀害的不是自己的亲人,也是不被法律和道德允许的。

    记住终极罪恶永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