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全面战争之帝国征服者系统 > 第六十九章 准备后世看来不科学的离间计(一)

第六十九章 准备后世看来不科学的离间计(一)

   李荨昆仔细想想,貌似还真是这么回事。

    那袁术和袁绍不就是如此吗?原历史中牛逼哄哄的南北哥俩,非要自己人先互怼,然后都凉了。

    这件事情交给了郭嘉,而蔡浩和左琨二人也重新点齐了兵马,出兵南下。

    李荨昆看向了一旁满脸愧疚的夏侯惇,摇摇头。

    在罗某的《三国演义》小说中,夏侯惇的故事是脍炙人口的。

    在曹操的军队与吕布作战时,吕布方派出了大将高顺,夏侯惇积极应战,但被高顺的手下一箭射穿了眼睛,射中之后夏侯惇怒目冲冠,急火攻心。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夏侯惇并没有败下阵来,他直接把箭从伤口拔出,但是太过着急,用力太大,把眼珠也拔了出来。

    可是!更令人咋舌的一幕出现了,他大叫一声这是父母给的精血,不能够抛弃!

    于是就把滚下来的眼珠吞回肚中,然后重新调整马匹,举枪而上,直接杀死了射死自己的那位将军,力大如牛,将那位手下的脑袋都戳穿。

    看到的士兵都瞠目结舌,惊讶的说不出话来。

    从这次战役之后,夏侯惇的出场都是一只眼睛,大家都能明显的认出这位独眼的大将。

    那么,《三国演义》中给我们勾勒出的夏侯惇是一副勇猛过人,骁勇善战的形象,跟随夏侯惇参加了许许多多的战役,立功无数。

    历史上真的夏侯惇与小说的到底差别多少?

    根据记载真实历史的史书上的内容,夏侯两兄弟确实是在曹操的军营中最早的那一批将领。

    不过夏侯惇确实没有什么大的成就,还因为他没有战功,被人叫做是肉票将军,以此来指他没有打过胜仗,但是晋升之路却年年升。

    背后的原因还是因为他和曹操祖上的亲戚关系,使得曹操每一次考虑要升官奖赏将士的时候都不会忘记夏侯两兄弟。

    关于他不善于打仗的例子我们可以看下面几个。

    原历史中夏侯惇在和于禁去攻打张绣的时候,军心不稳,部队慌乱,都依靠于禁强力镇压,夏侯惇显得没有什么作用。

    在和吕布打仗时被一些小兵困住,被他们勒索捆住,还好自己的手下韩浩赶来,才救了他。

    关于他不善作战的例子还有许多,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中的他那一段拔箭吃眼睛的那一段故事,就是作者罗某自己编的!

    而李荨昆派夏侯惇为先锋军,自然就是看看这个夏侯惇到底行不行。

    虽然夏侯惇打仗不怎么样,但是他如今对李荨昆是忠心耿耿,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有优点军中人人称赞,也让李荨昆称赞,那就是他的两袖清风、擅长农桑!

    他在广陵遇到饥荒和虫灾的时候,就去地方治理农田,开凿水池,指导农民们科学播种,卓有成效,使得当地很快的恢复生产,百姓们的生活条件也很快回复到正常的水平。

    所以夏侯惇的政绩还是不错的,也在当时受到了广陵百姓们的爱戴。

    李荨昆知道了夏侯惇没有高强的武功、厉害的本领,在军事上没有什么建树。

    但是他人品很好,从不贪污受贿,待人平易近人,谦虚低调,又精通农业知识,爱护百姓。

    所以他仍然得到了李荨昆的重用,也获得了其他将士和百姓对他的尊敬。

    就冲这一点,李荨昆有的是职位等着他。

    “元让。”

    “主公……还请主公责罚!不然某心中难安!”

    李荨昆见夏侯惇如此,原本想要先敲打敲打在给个大红枣,如今看来,那点伤心也没了。

    因为夏侯惇这么一整,李荨昆完全可以把夏侯惇手下的两万兵马全都换成“帝国时代”第二文明的士兵。

    辅以聪慧的顾雍,和士气爆棚且忠于李荨昆的大军,到时候,这又是一支能征善战的利刃。

    “主公,元让将军兢兢业业的在广陵镇守,帮助维持各地治安和民生发展,如今虽然先战失利,但……”

    虽然许褚后面也知道没什么话能够为夏侯惇取消惩罚,但是,他不后悔。

    夏侯惇,在他心中不是一个好将领,但却是仁将!

    典韦没有说话,但是李荨昆也看得出他也不太希望夏侯惇得到太大的惩罚。

    借着,陆陆续续又有五六个校尉站了出来,替夏侯惇说话。

    李荨昆笑了笑:“功是功过是过,这惩罚自然是免不了的。”

    在众人有些可惜的表情下,李荨昆提着自己的佩剑来到了夏侯惇的面前。

    众人大惊失色,却不敢阻拦,夏侯惇深吸一口气,闭上了眼睛。

    卡擦

    夏侯惇睁看眼睛,看着李荨昆,有些惶恐,更多的,是愧疚、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