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全面战争之帝国征服者系统 > 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统研发

第一百一十五章 火统研发

匠,开始升级研发,俗称攀科技。

    因为突火枪的弊端也很大,寿命短就是主要原因,为了防止炸膛而导致己方士卒受伤,李荨昆严格命令发射十次后就废弃掉。

    竹筒当枪管,熔点不高,也不抗压,而且因为是竹子的原因,不可能每一个都长得一模一样,再加上工艺水平不平均,制式和规格也不那么统一。

    所以,李荨昆日以继夜的奋斗在研发的岗位上,李荨昆觉得自己称帝后应该给自己颁个“科研之父”的奖章啥的。

    毕竟自己是这方世界军备改革的先驱不是。

    “火铳是我依据突火枪的发射原理制成的,火铳与突火枪相比,有许多改进之处。

    首先,火铳的使用寿命较长。

    用金属制的火铳铳壁的熔点高,耐烧蚀性好,抗压力强,不易炸裂,能够适应因火药性能的改良和装药量的增多而增加的膛压,所以一支火铳能够使用多次而无须更换,使用寿命大为延长。

    哪怕成本再低,也经不起来回更换不是?”

    这句话可谓是说到荀彧心坎上了,这任何问题一旦数量放大,多小的事它都让人头皮发麻。

    “其次,火铳的制造规格易于统一,在我的规划中,火铳是按一定规格进行成批铸造的,同一批火铳的各部尺寸事先都有设计,除了因制造工艺不平的限制所产生的误差外,其他误差甚小,这样便可严格控制火铳药室的尺寸,保证装药量达到标准,既能保证发射威力,又可提高发射时的安全性能。

    再次,火铳的构造相对于突火枪,更加的合理!”

    李荨昆从自己桌案下拿出了一把试验品,正是火统!

    “你们看,在外形上已能明显区分出铳膛、药室和尾銎三个部分。

    各部分的横截面都呈圆环形,口径、铳长、铳膛长、药室长之间,虽无准确的数量比值,但其外形结构已反映出适合发射需要的粗略的数量关系。

    如果要更加精确的测量的话,恐怕要研发出王莽那时候发明的……游标卡尺了。

    不说他,你们看,药室部呈灯笼罩式隆起,内外径大于铳膛的内外径,使药室具有较大的容积和横截面。

    这种构造的特点,能使火药在较大横截面的药室内迅速燃烧,增大了横向燃烧面,提高了燃烧的瞬时性。

    一瞬间生成具有较大压强的大量高温气体,并被挤压入截面较小的铳膛中,使压强再次增大,从而提高了发射力和弹丸飞行速度及杀伤力。

    最后一点,重中之重!

    火铳的射速较快,火铳的内壁较光滑,发射后残存于铳膛内的药渣清除较易,费时较少,因而提高射速。”

    由于李荨昆不似其他诸侯,可以说的上是十分的平易近人了,所以在好奇心的趋势下,郭嘉三人早就离开了位置,凑到李荨昆身旁围成了一圈。

    就跟学习小组讨论的时候没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一个在讨论公式,一个在讨论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