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天选之国1620 > 第449章 买卖

第449章 买卖

是是非非的,大帅也无所谓了,不过这个交易必须在贵我两家达成互不侵犯协议之后进行。”于辛臣说道,“我家大帅不想继续和大王消耗元气,故而有此想法。”

    “可以,额也不想和你家大帅相打,无奈是你们过来找我们的麻烦。”张献忠很痛快的答应了。

    “另外,我家大帅还想从大王这里收购一部分流民,以俘虏的名义,您看如何?”于辛臣问道。

    “额们的流民出海有自己的渠道,不必要卖给你家大帅。”张献忠沉思了一下,说道。

    主要是以前左二愣子的口碑不好,曾经从张献忠的手里强抢了好几万流民,如今要是故技重施的话,钱没了是小事,但是这脸可就丢大发了。

    “在如今的情势之下,贵部的出海渠道还能和以前一样畅通?怕是通行费用就得翻个几倍吧?”于辛臣笑道。“我家大帅是收购,不是白拿,他也告诫我,白拿的不长久,我们用团社的大红票或者是你们需要的货物啥的,都行。”

    “卖给你们就能顺利出海?”张献忠问了一嘴。

    “大王,那不一样,我家大帅是官军,官军处理俘虏的流寇,那是天经地义,名正言顺的事情。”于辛臣笑道。

    “此事额要考虑考虑,还请先生等一等。”张献忠不确定的回答道。

    “呃,不管此事成与不成,如今贵部盘踞的淮河两岸,该迁移的人都被贵部倒腾一空,而且这些年的年景也不好,也没啥油水,估计下一步你们该换换地方了吧。”于辛臣说道。

    “别提了,官军把东西两头都堵了,往南还是千里大山,只能往北去,但是往北的地盘刮得更为干净啊,而且运输没有了淮河水路,也颇为不便啊。”张可望在一边吐槽道。

    “那好,既然贵部有这个想法,那就可以商榷,等大王先考虑周全再说,在下先回去,等贵部有了决议,只需派遣小艇沿河而上到我家大营附近转上三圈,在下再来拜访。”于辛臣约定了接下来的联络方式。

    等于辛臣一走,张献忠便召集将官继续讨论,不过他基本上有主意了,把左军来人的事情一说,也不等大家发表意见,便指示道,“这个地方额们不呆了,先利用和左二愣子商谈的机会,撤离大部分的军队,额们先回金刚台大寨再说。”

    接下来,张献忠同意了和左良玉的和谈条件,并且也商定了合作的办法,反正将来要跑去海外抢地盘,还跟左二愣子争一时短长干啥咧。

    张献忠大军的撤离行动还算顺利,最后断后的张文秀军乘坐船只走的时候,左良玉部的李国英也没有大肆的攻杀,基本上是目送他们走的,然后左良玉以献贼被左梦庚击败逃遁的理由上报杨嗣昌,并且以军资消耗过甚,钱粮匮乏的理由驻兵不动,请求经略杨大人派遣更多的友军前来围剿。

    朝廷如今最大的短板就是缺钱,尤其是组织一次如此规模的围剿更是四处漏风,左良玉因为缺钱粮打不动了,这个窟窿怎么也得想办法堵上,再调派大军的话,还得跟朝廷申请军费,但朝廷的户部仓库空空如也,难道又得皇上拿出自己的内孥来襄助吗。

    当今圣上还是很大方的,这些年也没少拿钱出来贴补朝廷用度,得益于他皇兄天启皇帝成立的金启钱庄,这十几年可没少分红,让崇祯皇帝能时时念叨其皇兄的好处。

    不过再多的分红也填不满无底洞啊,帝国风雨飘摇,国家入不敷出,到处都得拿钱去堵,内孥也不富裕啊。

    所以杨嗣昌一听说献贼不敌退走,心里也有了别样的想法,他先调开封的陈永福部南下加入围剿的行列,然后亲自跑到左良玉的营中,和左良玉商讨战事。

    “昆山,如今国朝财政不丰,且战事延绵,献贼所部这几年的劣迹也不是特别突出,你看有没有招安献贼的可能呀?”杨嗣昌进入左营大帐,即屏退左右,单独和左良玉研究起来。

    此话一出,即刻就让左良玉吃了一个苍蝇一般堵得不行,这前脚刚跟张献忠谈妥合作事宜,后脚杨嗣昌就要过来招安,这可就为了难哇。

    自己有心想阻止招安,那左军就得拿出看得过眼的战绩出来,肯定就不能按兵不动等粮等饷了,可是自己确实发不出军饷了啊,在此折腾一个多月,还是劳师远征,还打了那么多炮弹,搞得自己都要卖炮弹来弥补亏空,再打下去确实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