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反穿越调查局 >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天吃掉一座山

第五百九十四章 一天吃掉一座山

两方面的原因。

    其一,是考虑到辎重的安全性。因为滏口陉要塞远离长平主战场,又有太行山复杂地形的阻隔,故而不用担心被秦军铁骑千里奔袭,毁于一旦。

    其二,则是出于运输条件上的限制。要塞的东边,是地势平坦的河北平原,西边则是绵延难行的山地。从河北各处调运物资,多用牛车马车承载,而一旦进入了太行山区,就必须换成骡子驴子,甚至是人力来牵引车辆。

    基于这两个现实的情况,赵国也只能把中转基地设置在滏口陉要塞,进行相应的调度。

    赵亮随着辎重部队晓行夜住,连着走了两天的光景,顺利抵达了此行第一个目的地——滏口陉要塞。

    端坐马背之上,向前放眼望去,赵亮不禁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

    只见一座雄关架于两山之间,奇绝险峻、气势巍峨。关前十余里的宽阔范围,被木寨木墙团团围住,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围场。而在围场之中,矗立着数不清的粮仓和草垛,规模惊人。

    围场外边总共开了七八个大门,每一处都同样拥塞着大批的车辆,有些门是满载而入,另一些则是空车而出,其间输送辎重的队伍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就如同无数只蚂蚁,正在辛勤的往蚁穴中搬运食物。

    看着那副繁忙的景象,典府长史胡义对赵亮笑道:“我说赵兄弟啊,你知道供养长平前线的大军,一天要消耗多少粮食吗?”

    赵亮闻言微微一愣,在心中默算了一下,试着猜道:“我估计,要是按照每人一天一斤口粮来算的话,差不多需要五十万斤上下吧。”

    “一天一斤?”胡义夸张的瞪大眼睛:“一天三斤都未必够吃呢!”

    他指指前面那巨大的围场,说道:“咱们的军粮,是以黍和麦为主,豆类辅之。说实话,将士们平时吃的,主要都是干粮,没有什么荤腥油水,更无菜肴佐餐。所以,一顿饭不吃上一两斤,根本不扛事!这样算下来,四十多万大军,每天至少要消耗一百二十万斤粮食,足足上万石啊。再加上那些运输粮食的民夫也得吃饭,以及路途上的损耗,最终的那个数字,还须翻上一倍。”

    赵亮忍不住吐了吐舌头,讶然道:“我的妈呀,一天功夫就能吃掉两百多万斤,甚至三百万斤粮食?那堆起来不得像小山一样高啊?”

    胡义呵呵一笑:“谁说不是呢?这打仗嘛,说到底就是打国力,谁家粮食足、人马壮,谁就能一直撑下去,直到把对方耗死!秦国自商鞅变法以来,奖励耕战,农人热情高涨,开辟了大量的荒地用来种田,之后他们又夺取了巴蜀,所以整个粮食的产量和储备,都远在我们赵国之上。本官保守估计啊,至少五倍有余!”

    “居然差那么多啊?”赵亮听得不免有些吃惊:“照您这个判断,咱们怎么耗得起呢?”

    胡义淡然道:“嗨,不妨事的。秦国虽然粮多,但是他们补给线太长,损耗的程度也就非常的大;而我们虽然粮少,但是可以向齐国和魏国借粮,糊弄个一两年不成问题。因此归根结底,两边的日子都不好过,就看谁先绷不住啦。”

    赵亮默默的点了点头,心中不禁暗道:不管是赵王急吼吼的撤换廉颇,改派赵括上阵发动决战,还是秦王在暗中使尽浑身解数,又是玩反间计,又是请白起出山,其实都是因为国力损耗的问题,令两位君王产生出了一种极度焦虑的状态。

    无论哪一边,都希望能够尽快结束这场可怕的战争,为疲惫不堪的国家及时止血。

    再这么耗下去,不用打败仗,光是吃也能吃垮了。

    他转过神来,问胡义道:“胡大人,来这里之前,公主都跟您说过了吧?咱们运粮的节奏……”

    胡义微微颔首:“本官心里有数的。其实不用晋阳公主特意交代,我们典府这边也早就有类似的打算。实不相瞒,为了给前线按时输送补给,包括典军大人在内,我们上上下下所有官吏,没有一个不是焦头烂额的。太行山里道路难行,此时又正好赶上雨季,别说在大粮山营寨只维持三到五天的储备量,就是一两天的量,我也感觉费劲。”

    赵亮虽然是代表赵琦而来,但他的本意却与晋阳公主恰好相反。赵琦希望限粮,借以制衡赵括,不让他能轻易决战;赵亮则计划暗中偷偷放粮,好令赵括没有后顾之忧,可以早点上演长平败局。

    可是眼下听胡义这话里的意思,限粮不限粮的,还真不是他跟赵琦能够任意摆布。

    我靠,这岂不是要麻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