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南唐 > 第五百零七章 大宋的火器雏形

第五百零七章 大宋的火器雏形

 这鲁道长,原本善于炼丹,被人举荐给赵匡胤,还以为能够凭借炼丹术,弄个国师之类的头衔,也算是为道门争了光。

    谁知道赵匡胤对炼丹一点兴趣都没有,反而不知从哪知道,他有一手玩烟火的本事,便让其每日里琢磨这东西。

    话说这东西,本就是炼丹时意外产生的,鲁道长也是从先人典籍中寻得,平日里偶尔表演一下,装一下得道高人罢了。

    后来,便被安排在了这里,除了不能离开,倒是有求必应,赵匡胤只有一个要求,就是把这玩意的威力发挥到最大。

    鲁道长都记不得被烧毁了多少衣服,就连这眉毛头发都烧了好多次,他也不知道该怎么捣鼓这玩意,反正就是日复一日改变配比,然后再点火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比他初时装神弄鬼的威力强了不少。

    就在鲁道长以为,他该拿着大笔赏银离开这该死的地方时,赵匡胤又调来一批将作营的工匠,听其调遣,就为了将这火药能够真正用于实战。

    若是孙宇在此,一定能够看出,这正是火药最早的形态,虽然比起他最佳配比的颗粒火药差了很多,但是这般发展下去,也是早晚的事。

    他们摸索了很久,总算找到一种可以用于实战的方法,那就是用作床弩的弩箭助推,将其射程发挥到极致。

    原本的床弩,最大射程在三百步至三百五十步之间,若是绑上火药筒助推,便可令射程达到四百五十步左右,至于准头,那就看天意了。

    后来鲁道长跟工匠觉得,这般的代价,就为了射出超远无准头的一箭,大概率能够射中一个小兵或者干脆是空地,这实在是亏本的买卖。

    干脆就又进行改造,将弩箭中间掏空,装上火箭跟引信,而箭头同样是空的,里面装上易燃的火油,外面在绑上浸泡过火油的棉麻。这样一来,便诞生了远距离射程的火箭,至少可以夜间烧毁对方的营帐,制造混乱。

    “这玩意,能够射多远?”赵匡胤接过鲁道长献宝一般的弩箭,确实有些意思,虽然听起来比孙宇攻杭州时的那玩意威力要小,但是咱这个会放火,也是很不错的。

    只要一想到,在对方射程之外,以成千上万的火箭射去,特别是夜间,肯定以为是天外流火,不炸营才怪了。

    “平地发射,可到一里地之外,若是在三丈高坡上,最远可及一里半。”鲁道长了然于心,这玩意他摸索了很久,基本数据都牢记在心中了。

    “到不了两里地?”赵匡胤细细打量,比他想要的,还是差了一些。

    通常大军扎营,周边巡逻不辍,勉强也就能摸到营地一里地外,若是遇上一些小心的将领,这距离还要再远一些。

    “那就再绑上这个助推筒,进行再次推进,若是风向合适,射程可以达到,但是这方向难以掌控。”绑了助推筒,最大的麻烦就是容易被风影响准头,哪怕是火箭,你也得射到对方营地去。

    “不行,还得继续改进,先以这助推筒推进,随后再将助推筒抛却,以箭杆中间的火药推进,准头必然要强上一些。”赵匡胤也没少琢磨这事,一眼就看出来其中的关键。

    “陛下大才,草民不及也,这就再去试验,应该这数日便有结果。”鲁道长一拍脑门,他总是先以火箭本身推进加速,再以助推筒推进,只要反过来,丢掉助推筒,这方向必然要容易掌握许多。

    一脸懵逼的赵光义跟曹彬,看着俩人拿着粗壮的弩箭在那比划,完全搞不懂他俩说的什么。

    “这个先来放两记,朕看看威力如何。”赵匡胤觉得,哪怕眼下距离还不够,却也能够看出个大概来。

    鲁道长自然是巴不得,搞了这么久,总算能够在皇帝面前露脸了。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够给他起一座道观,周边再弄个数百亩良田供养,每日里翻翻典籍,炼些丹药,也好早日飞升。

    “光义,曹爱卿,怎地还不跟上?”赵匡胤往前走了两步,却发现那来人仍旧站在原地,出言提醒道。

    完全懵逼的两人,闻言赶忙跟上。

    在一座高不过三五丈的小山头上,有一块平整的大石头,是非常合适的发射地,鲁道长之前就命人在大石头旁边搭了木屋,里面放着两架床弩,平日里用作试验。

    在工匠七手八脚的忙碌下,两架床弩被搬上大石头,并排而立。

    至于鲁道长,正在搅拌火药,一会准备装填。

    鲁道长也发现这火药,一旦放置久了,威力便大减,必须重新拌匀。

    火药、引信、火油等物,一件件挨个放置好,大概过了一炷香的功夫,两支装填完毕的弩箭,便出现在众人的面前。

    鲁道长将弩箭卡进箭槽,先拿起火把点燃了弩箭前方的棉布,顿时箭头燃烧起来,又点燃了弩箭后方的引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