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科幻小说 > 创造沙盘世界 >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要筑起一座墙

第一百一十五章 我要筑起一座墙

会简单许多,同样的,接下来一段时间他都要忙于此事。

    “希望安置工作能尽可能顺利些吧。”正感慨着,忽然,一阵从沙盘吹来的冷气吸引了林拓的注意。

    他扭头望去,视线掠过九大连岛,温顿、弗莱尔……落在了北大陆最北端。

    只见,就在此刻,那自北而来的大风暴,终于跨过海洋,登上陆地。

    ……

    “呜呼呼~”极寒的气流吹卷过大地,原本翻腾不息的海洋已然被冻结成厚厚的冰层。

    气温已经跌破了零下五十摄氏度。

    无尽的风雪如同泡沫,从海上涌上来,蔓延,覆盖,山峦,河流……城市,一切的一切,都迅速被厚厚的积雪掩盖下去。

    “咔嚓。”

    当那恐怖的风暴宛若怪兽般,闯入无人的街道,一栋栋几乎被风雪淹没的建筑上,许多玻璃都在这股寒流中碎裂。

    空荡的“滨海镇”中心,那座教堂顶部。

    一身红袍,仿若火焰般的海瑟薇静静站在这里,目睹着整个世界,被那人类有史以来,从未见过大大风雪摧毁,淹没,吞噬。

    而随着那声巨大的“咔嚓”声,前方那座满是松林的山峦中,那架白色的风车也被生生扭断,撕裂。

    然后,在海瑟薇眼眸倒映出的世界中消失不见。

    在她的努力下,整个城镇,以及周边的两个镇子里,几乎没人留下,虽然她很清楚,自己能救下的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

    相对于整个北大陆而言,还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抗拒,或者遗漏,或者只是倒霉地困在了路上,最终被抛弃。

    留在这片即将毁灭的陆地上,等待死亡。

    不止是这边,九大连岛,乃至于最靠近庇护所的南大陆,一样也会有许多人因各种各样的缘故滞留。

    或许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观察使说的没错,在这场灾难中,个体能做到的事,真的很有限。”海瑟薇轻声呢喃,顿了顿,又补了句,“即便是超凡。”

    说完,她就此转身,准备离开这个废弃的世界。

    可就在此刻,她的耳朵忽然动了动,身体一停,重新转回身来,疑惑地望向风雪深处。

    然后,她看到了无数只猛兽。

    ……

    ……

    就在第一批队伍成功抵达南大陆的稍晚些时候,自极地袭来的超强寒流侵入了艾斯本王国。

    森林河谷之中,无数飞鸟如雨般落下,冻的硬邦邦,被飞雪掩埋。

    无数野兽在求生的本能下朝着更加“温暖”的南方奔行,逃窜,延缓着死期的到来。

    而失去了供暖的,那散落在一个个郡,一座座城市,一个个角落中的,留下来的人们则在睡梦中、火炉旁、床上、汽车里……一一冻毙,失去了呼吸与生命。

    再然后,一只只从极地跨越冰原而来的变异魔兽,乘着寒风,成群结队,奔跑着,呼啸着踏入城市,乡村,掠夺,啃食着沿途所见的一切。

    ……

    咔哒咔哒。

    【……2月29日,北极的寒潮席卷凛冬,一日之间,蔓延侵入艾斯本王国北部十二个郡城,三百零一个村镇,冻死鸟兽无数,死亡人数突破十万】

    【3月1日,大群极地变异魔兽登上陆地,首次踏足人类疆域……】

    离山书房内。

    当林拓看到运行日志上弹出的这两条新的文字后,他短暂默然了下,目光在十万这个数字上稍有停留,旋即看向第二条。

    “极地的变异魔兽么……”

    低声自语了下,他想起前面一百年间,运行日志的确曾提到雪域魔兽变异加快,数量增长的讯息。

    疑似是源于气候变化导致。

    但林拓曾怀疑这可能与祈愿蜡烛的后续影响有关,就像他一直没搞懂,那件神秘物品自我销毁后,它蕴含的庞大“灵性”去了哪里……

    “先尽快转移人员吧。”摇摇头,拉回思绪,林拓当即关闭时间加速,将双手探入沙箱,落向第二个准备就绪的港口。

    于是,第二座“冰原”开始了堪称奇幻的旅程。

    加速……转移……加速……转移……

    书房外的光线变幻,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林拓除了抽空吃饭喝水,通过幻象空间与四国人员交流,剩下的,便全然扑在“搬动冰砖”这件事上。

    不知过了多久,当林拓将最后一批人员转至南方,整个北大陆,以及周边的海洋,都已冻结,变化为一片几无生机的世界。

    然后,他动作不停,当即落座,开启异能,进入幻象空间,利用通讯符文,召唤南国皇帝。

    不一会,当对方的身影出现于圆桌坐席上,便听到了从上首传来的声音:

    “北部海岸线情况如何?”

    “按照您的命令,已经清扫完毕,只剩下最后一批移民尚未离开海港。”

    “很好,”林拓轻轻点头,旋即开口,“既然如此,也该进行下一个步骤了。”

    南国皇帝抬头,谨慎询问:“您指的是……”

    “墙,”林拓平静地看着他,视线却仿佛穿透了这片空间,“我要筑起一座,足以拦下风雪的高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