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精度

到刘耷这边来后,却是让马钧混得如鱼得水。刘耷集团对技术的重视,可能是三国之中最明显的,诸葛村夫本身便是一个技术高手,也就诸葛村夫这样懂技术的人,才能看出马钧的本事来。在加上简杰这么一个穿越者,马钧加入刘耷集团之后,待遇便一直很高。

    待遇上的高福利是一方面,马钧的心情同样愉快,毕竟像是他这样优秀的技术人才,能够理解他的人实在很少了。但是有诸葛村夫和简杰这种懂行的领导在,马钧在工作之余,还能受到不少启发。

    譬如说,面对着简杰发明的配重式投石机,马钧也是由衷的感叹,简杰这个投石机比他设想中的轮转式发石机威力要大上不少倍,让马钧有一种心服口服的感觉。

    再比如说,简杰曾经在闲谈中提到过指南针,就让马钧很想研制一番,如果不是因为战事紧张,马钧现在就已经投入到指南针的研究中去了,毕竟马钧曾经在历史上发明了指南车,他是一个迎南而上的好同志。

    “那么精度的问题怎么办?”射程的问题解决了,简杰关心的便是精度的问题。砲战之中如果能够定点清理敌方的砲机,绝对能够取得上风。

    之前刘军使用配重式投石机,都是砸不动的城墙,这个好做,在试射几次之后,调整投石机的位置,便可以愉快得砸墙。

    但现在简杰一方的敌人是活动的砲机,想要击毁敌人的砲机,那就需要精确的打击能力,毕竟敌人的砲机是可以移动的。

    “也已经试验得差不多了!这个的关键是标准化。之前砲机打得距离不一样,是因为用来发射的重物重量不一致,再就是发射的石块重量不一致!现在就是给砲机的配重定量分析,然后对用来发射的石块也规定一个重量,从而确定我们砲机的射程!”

    “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根据敌方砲机的位置,根据我们砲机的射程来调整我们砲机的位置!这样子就可以能够精确打击敌军的阵地了!”

    听了马钧的话后,简杰点了一下头,通过把一些变量固定下来,的确可以通过单因素来控制射击精度。

    “那你这个主要的关键是测量距离了,有难度吗?”

    “没有,我在参谋部的时候,曾经跟着伯起之前的制图人员学过简单的拇指测量法,我已经在军中挑选了一些比较活泛的年轻人,把这个技术教给了他们!至于我们这边的距离,我已经让人平整地面,接下来将会在地上给距离做好标记,到时候直接根据标记判断距离!”

    听了马钧的话后,简杰又瞥了一眼远处已经平整好的壕沟,此时此刻,正在有刘军士兵在地上撒石灰做标记,应该就是在那里标记着这一点与城墙上观测点的距离。

    简杰对马钧的工作非常满意,拍着他的肩膀笑道:“很好!做的很好!我相信我们的砲机一定能让曹军吃大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