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武侠修真 > 从水浒开始修炼 > 第83章 天下之制

第83章 天下之制

石。”

    “扈家庄和李家庄情况差不多,祝家庄虽然能抵我们两家,留下五万石粮食。但那是祝朝奉多年积累,不是一年所得。”

    “寨主说一年能收到七万二千石粮食,征收得实在太多了!”

    认为这样收粮食,独龙冈可能会饿死人。

    扈成也同样急得跳脚,认为这样做不可行。

    朱武最初在算出这个数据时,同样也感到不可思议。但是数字最不会欺骗人,仔细计算之后,朱武发现依靠独龙冈的粮食,确实有可能再供养一万人——

    他所需要做的,不过是尽可能降低灾害减产、减少转运损耗。

    笑着让李应和扈成坐下,朱武看着两人,向他们道:

    “所谓耕三余一,积谷防饥。”

    “两位存放的粮食,足够在遇到饥荒的情况下,还能吃上一年吧?”

    李应和扈成都是大户,当然能做到这一点。甚至为了避免在饥荒时被村里的人抢粮,两人家中的粮食,甚至能足够整个庄子的人吃一年。

    若非如此,他们也不会囤积两万石粮食,就那么放在家里。

    然后,两人便又听朱武道:

    “那么你们的粮食,到底需要多久积攒起两万石呢?”

    “以耕三余一的说法看,我猜大概是三年吧?”

    从李应和扈成记忆中得到的数字,知道他们两家每年大约能收到七八千石租子。朱武这个说法,自然让两人无言以对。

    仔细想想,李应和扈成觉得自家若不在其它事情上花费、不需要粮食卖出去。的确只需要三年时间,就能积攒起两万石。

    然后,两人便又听朱武道:

    “两位没有祝朝奉那么霸道,所占据的耕地,不过是李家庄和扈家庄的三分之一。”

    “这个数字,应该没有错误吧?”

    李应、扈成点头,觉得和祝朝奉那样强夺土地的人比起来,自己颇为仁善。

    只是朱武想说的不是这,而是在点明白,独龙冈的土地在被梁山泊完全掌握后,究竟能收到多少石。

    “那么梁山泊完全掌控李家庄和扈家庄的土地后,在两庄每年收到两万石,这算法可有什么不妥?”

    李应、扈成闻言,俱是面面相觑。实在不知道这理由,应该如何反驳。

    按朱武的说法,梁山泊完全掌控李家庄和扈家庄的土地后,即使租税上没有收的那么重,也完全可以通过收购,把农民的余粮买过来——

    七万二千石的粮食,确实很有可能!

    只是,想到七万二千石这个数字之大,两人实在难相信,单靠独龙冈一地,就能收购到这么多粮食。

    “每年这么多的余粮,到底哪里去了?”

    “为何我在先前,完全没感觉到?”

    自诩精通钱粮,李应从没想过。自己祖居的独龙冈,潜力有这么大。

    梁山泊其余头领,同样议论纷纷,对于这个数字,有些难以置信。

    王伦曾掌管过钱粮,对数字还算熟悉。即使还没有明白为何能收到这么多的钱粮,却对朱武的说法,感到信服起来:

    “三分之一的土地、三年积攒两万石。完全掌控李家庄和扈家庄土地后,每年就能各收到两万石。”

    “祝家庄的田地和李家庄、扈家庄加起来相当,就能收到四万石。”

    “三个庄子加起来,合计就是八万石。”

    “寨主只收七万二千石粮食,反而少收了呢!”

    “独龙冈征收的粮食,确实能供养一万人!”

    被这个数字所震惊,王伦终于明白了,朱武为何要推行农业合作社、建立粮食供销社:

    “独龙冈土地不过一千顷,就能征收到供养一万士卒的粮食。”

    “寿张县土地超过一万顷,若是把寿张县完全掌握了,岂不能供养十万人?”

    “十万人的兵马,天下何处去不得?”

    “李悝为魏文侯作尽地力之教,就能让魏国富国强兵,成为中原霸主——”

    “放在当今天下,这就是打天下的制度啊!”

    浑身颤栗,抖如筛糠,王伦一时之间,沉浸在发现这件事情的激动中。对未来的想法,已经完全转变:

    “想我王伦不过落第秀才,因为受了鸟气,来到梁山泊落草。”

    “本以为就这样了此残生,最好的结果不过是受招安做个小官。”

    “哪想到寨主如此胸有丘壑,竟然有这等天下之制。”

    “郓州和济州十个县,实际开垦出来的土地少说也有十万顷。”

    “用这些地供养百万人,岂不连大宋朝廷,都有可能掀翻?”

    “我王伦也能成为开国功臣,名列文臣第一!”

    虽然知道单纯算粮食养兵不合理,王伦仍觉得热血沸腾。再看向朱武的时候,只觉得寨主的一举一动,莫不含有深意。许多以前没看明白的事情,如今也敞亮起来:

    “难怪寨主到处设立分寨,还让我采用道历纪年——”

    “原来他一直胸怀天下,只有我们不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