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吓人,群里竟都是古代大佬 > 二百八十一章于谦的无心之矢

二百八十一章于谦的无心之矢

    第282章二百八十一章于谦的无心之矢

    张氏斩钉截铁的话,其他人不理解。

    于谦?

    不是挺听话的吗?

    ……

    苏曦挠挠头,他大概知道为啥。

    “太皇太后大佬,您是不是看了明朝之后的历史,有了什么不好的想法。”

    苏曦觉得张氏肯定有了不好的想法。

    ………

    太皇太后张氏—

    “是的,于谦,太优秀了。”

    “于谦,一个人拔高了整个文臣体系的上限。”

    “土木堡,实在是坑。”

    张氏说的咬牙切齿。

    群里的其他人心里默念,坑人的朱祁镇啊。

    苏曦挠头,他就知道会是这样,朱祁镇那个败家孩子,还有于谦在土木堡的优秀表现,无一不是代表了文臣的优秀,武将的衰败。

    明朝土木堡之后,文臣地位直线上升,武将地位维持不住下滑,以至于隐隐要出现宋朝那种,武将天生比文臣低三级的情况。

    ……

    朱元璋脸色也忽然不好看起来,想明白后,他的脸色瞬间就不好了。

    这种鬼情况,确实让人难受。

    真-白手起家—

    “如果是这种情况,那么确实得想办法压一下于谦,维持一下武将的地位。”

    朱元璋头疼,明朝的武将地位下降,在历史上就是从土木堡之后发生的。

    地方武将和中央武将形成两个派系,简直就是坑。

    兵部和武将的关系竟然分开了,更是一个坑。

    明朝中后期,在明孝宗时期,就出现了武将一脉就出现了勋贵、兵部、地方武装,三团势力。

    同时文臣领兵的情况也频频出现,如王阳明、谭伦、孙承宗、袁崇焕、洪承畴。

    而且明朝还有一个巨大的缺点,那就是武将一脉有世袭的功能,那些勋贵世袭,但是他们又没有世袭到好处,大多数人的文化水平极低。

    朱元璋等人越想越思考,越发现明朝在土木堡之后出现的一系列弊端爆发,尤其是随着于谦的崛起。

    人家于谦肯定是做好事,再想方设法的帮明朝续命,但是也确实引发了一系列弊端的爆发。

    土木堡之变,明朝武将断代,文人领兵开始出现,勋贵们因为传承有限,纨绔子弟越来越多,还因为世袭的原因趴在国家身上吸血。

    再加上这一战打的凶残,军户制度崩塌的越来越快。

    最重要的是,中央禁卫军的损失殆尽,再加上于谦后期引领出来属于文官的军队,导致皇帝的权利大幅度缩水。

    尤其是于谦在地方军中选拔出来的将领和军队,其所填充的禁卫军基本上不听皇帝的话。

    理论上讲,朱祁镇干掉于谦是对的,只有这样,皇权才能收归一体。

    军政分家的好处就是可以相互制约。

    于谦那个耿直boy肯定没想这么多,但是他手下的文臣们,那些继承者们,看到这么大的利益,他们自己都控制不住自己的身体。

    当时土木堡之后,于谦所带领的文臣收获了多少利息?这是一个巨大的问题。

    民心,新组建的军队,重新组建为一体的官员体系,还有一部分地方官员的任免,和地方军队共患难出来的感情。

    这些东西,你觉得于谦不要,跟着他混的文臣们能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