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最强女婿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冒险出奇招

第一百五十二章 冒险出奇招

    听了刘文昊的话,唐芸双忽然间明白了什么意思。不过这丫头仔细一想,又觉得好像哪里有些不对。

    “官人,妾身明白这些道理,但现在咱们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粮食,如果朝廷到时候调不来粮草,咱们又该怎么办?难道现在就这么吃一天算一天?等没粮了再说吗?”

    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唐芸双考虑的很全面。如今平晋营加上寿阳这些胥吏共有九千多人,那可是九千多张嘴,哪怕每人每天只吃半斤粮食,消耗的也是个天文数字。

    其实这些问题即使刘文昊不去考虑,谭明喜等人自然也要去想一想。

    如今在寿阳高价收粮不太现实,不是说平晋营没有钱,而是你有钱也收不到。毕竟在这么一个年代,粮食一般都在那些有权有势的人家手里。

    在大宋年间,商品经济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然而这种景象背后也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商人通过某种不正当手段谋取暴利的现象尤为严重。

    与其他行业相比,宋代粮商是最为频繁,并且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最大。不仅社会大众对其恨之入骨,就连很多朝廷大员也会将那些不良粮商称作为“最是不仁之甚者”!

    但有用吗?

    大宋的粮商在贩卖军需粮食中获取暴利的手段,首先就是囤积居奇,而后牟取暴利。

    这些都跟宋朝的政策有关,一般来说,在民间收购粮食的时候,实行的是“时估”制度,也就是朝廷会召集当地商会的一些商人,共同商议粮食的收购价格。

    的确,有时候给出的收购价会低于市场价,但更多的时候,则都是高于市场价。就比如现在这种情况,大金虎视眈眈,大宋天灾人祸,可粮商们并不管。他们的眼里,只有那些铜臭之物。

    针对这种情况,大宋朝廷今年给出的粮食收购价比往年都低,可是在过程中,粮商们则是想方设法地从朝廷赚取更多的利润。

    比如有一些资本雄厚的粮商,在外面加价截留,收购囤积粮食。等到一些地方官府完不成粮食的收购任务,无法向上级交差时,他们就会加价收购。

    因此,到那个时候,粮商们就会趁机将囤积的粮食全部抛出,坐取暴利。

    实际上,大宋诸公或者说一些官吏想查清楚当地粮食的实际价格,这并不是一件难事。他们之所以不那样做,无外乎就是官商勾结的缘故。

    两宋三百年,天灾人祸不断,所造成的粮食供求关系十分紧迫,也为粮商囤积居奇,牟取暴利提供了很多可乘之机。

    其次是掺杂造假,将一些品质较差的粮食掺杂其中,以次充好。这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南宋末年,仍属屡禁不止,反而愈演愈烈。

    刘文昊之所以入不了寿阳大户们的眼,原因很简单,就是刘文昊不肯和那群大户们同流合污!

    在宋代三百年间,各行各业通过不正当手段牟取暴利的现象十分常见,但是就粮食买卖领域和粮商的活动则是最为典型、最为严重的!

    但没有办法,谁让大宋鼓励官员经商呢?

    商人就好比是运动员,而官吏就相当于裁判,大宋年间鼓励裁判和运动员同场竞技,那还会有好吗?

    话说远了,单说刘文昊和唐芸双,此时就见刘文昊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