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中唐之潜龙在渊 > 第46章 居然中计

第46章 居然中计

    风骑军的环驰威慑战术显然是成功的。

    不进攻,比进攻更让人感受到压力的存在。

    饶是出击的这些燕军都不是战场生手,也忍不住感觉到丝丝恐惧。

    “娘的,他们在等人!”李元遇精通兵法,很快就判断清了形势。

    风骑军并非是不能攻击,而是鉴于可能会造成较大伤亡,暂时放弃了强攻,索性等候其他兵马赶到一齐攻击。

    与此同时,这样的围而不攻,也能造成燕军在军心上的松散。

    似乎正是为了印证李元遇的猜测,西南方向也响起了激昂的号角声,迅速地,地平线上出现一片片阴云。

    “大军已到,我军必胜!”郝玭第一时间察觉到了南面的状况,杀气腾腾地厉喝道。

    “必胜!必胜!”奔驰中的骑兵高举马刀,齐声狂吼道。

    刀锋如林,寒意摄人。

    “传令,照计划行事!”

    “第三曲即刻聚拢过来,准备总攻!”

    李元遇策马至南面,刚想一看究竟,风骑军突然的奇怪举动却引起了他的注意。

    数千名风骑军向南奔驰,拉开与燕军距离后,相继从马侧拿起一个布囊,又将囊里也不知是什么的东西倒在了地上。

    由于距离较远,李元遇勉强只能看出这些东西很像泥尘土块。

    几十囊的这奇怪物事堆成一团,很快就在李元遇的视线内形成了数十个小堆,错落有致地分布开来。

    正诧异间,那数十堆的物事已被点燃。

    可奇怪的是,那些东西并不起火,只散发出浓浓的烟雾。

    借着强劲地的东南风,浓烟很快被吹向严阵以待的燕军军阵。

    “烟袭?!”李元遇感觉喉咙发干,不自禁地咽了口吐沫。

    随即毫不犹豫地吼叫道,“撕下衣物,捂着口鼻!”

    浓烟滚滚而来,很快就将最北面的燕军笼罩于其中。

    “咳咳咳……”还未及遮掩口鼻的燕军士兵,呛了几口烟后,疯狂地咳嗽起来,甚至有人俯身欲吐。

    这股浓烟,与一般的烟有很大不同。

    不但极为刺激眼、口、鼻,内中更有一种令人头晕欲吐的恶臭气味。

    烟雾中,李元遇的眼睛连泪水都被刺激出来了。

    其余的士卒显得更加不堪。

    虽然并非全部人都受到“怪烟”地袭击。但整支兵马已经瘫痪了近半。

    “传令,全军向西,各部曲相互掩护!”不敢再迟疑。李元遇强忍着烟雾的袭扰,急切地下令道。

    燕军一动,原先的龟缩阵势荡然无存。

    虽然彼此间相互策应着,但这对于风骑军已不够成实质性的威胁。

    同时,自西南面掩袭而来的兵马也正迅速接近中……

    “杀!”狂暴的喊杀声冲霄而起,憾动天地。

    “死战!”脱离烟雾的范围,李元遇一甩左手用来掩捂口碧的布块,大刀高举,厉声狂喝。

    首先是风骑军铺天盖地地冲入了燕军阵中。

    他们如决堤的洪水,以雷霆万均之势。一路咆哮着,怒吼着,挟万重风雷,无比凶悍地冲杀着。

    随即,郭涔的铁骑狂卷而至……

    然后是两部飞军。

    越来越多地唐军加入到战场中,战斗几乎在一瞬间就进入白热化。

    李元遇拼死奋战,坚忍不拔地迎击着一波又一波地冲击。

    由于没有时间列成完整的防御阵型,燕军索性放弃了防御,组成了简单的攻击阵,完全地以攻对攻。

    一抹抹鲜血飞起,一具具尸体倒下,残肢破体散落地到处都是。

    不住朝东南方向扩散弥漫的烟雾中,两军的伤亡迅速增加,燕军尤甚。

    “郭涔,招呼骑兵,跟上我!”杨错将刺穿敌将咽喉的凤凰枪抽出,扭头对不远处的郭涔高喊,“直捣李元遇的中军,解决他!”

    “是!”郭涔一勒缰绳,坐下战马猛地立起,“羌族勇士们,跟上来!”

    苍凉凄劲的羌笛声中,千余铁骑迅速合流,组成雁形冲锋阵,紧随在杨错身后,狂扫向汝州刺史李元遇所在的地方。

    骑兵所向,挡者披靡。

    一连击杀八名挡路的敌人后,李元遇已出现在杨错的视线内。

    而在不远的后方,羌族将领杨武旭、莫辛如影随形,紧紧地护卫着杨错的侧后。

    “李元遇,你死定了!”两眼已经红赤,杨错暴喝一声,叱拨赤瞬间加速,以人马合一势,如同一道黑色旋风,带着长长的残像,重重地击向李元遇。

    烟尘飞舞,李元遇奋尽全力的格挡也未能让他占到半点便宜,连人带马急退了八、九步才勉强稳住了退势。

    这一瞬间,他的面色出现了异样的潮红。

    “给我去死!”纵马再次飞驰,杨错力运于臂,气贯山河的一矛破空刺出。

    突然间,地面呈现出不同寻常的震动,隐隐如闷雷的声音从北面传来。

    凤凰枪的刺势嘎然而止,李元遇乘着这机会跃马与杨错驰开了距离。

    “骑兵?绝不下万人的骑兵!”杨错愕然地做出了这个判断。

    这怎么可能,从哪里来这么多骑兵?

    郝玭、郭涔等人几乎在同时停下了战马的奔驰,抬头北望。

    “大帅,情况不对!”莫辛飞驰到杨错身旁,神色肃然地说道。

    “有大队骑军正朝这边而来,恐怕不下万骑!”杨武旭也驰了过来,急声接口说道。

    杨武旭和莫辛是骑战的行家里手,他们的话也印证杨错的判断。

    唐军的骑兵基本都已在这里,根本不可能再出现一支万骑以上的骑军,更何况他们还是自北面而来。

    很显然,这支突然出现的骑军必定是敌非友。

    不过,很奇怪这支敌骑究竟是怎么瞒过唐军的细作,如此突兀地进入汝州战场。

    史朝义麾下骑军虽远比我军为多,但最多也就四万骑上下。

    先前新安的战事中,史朝义动用了蔡文景、骆悦、薛忠义三部骑兵近一万六千骑,战后剩余六千余骑左右。

    另根据从临淮郡王那里得到的消息,徐州战场上的伪燕军的骑兵也有万余骑。

    而除此之外的伪燕军骑兵多半驻扎在北疆,以用来防范李怀仙。

    唐军在伪燕的战略要道都安插有细作,照道理讲,无论哪边有大规模的兵马调动,都应该会漏出些蛛丝马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