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都市言情 > 回档1986 > 142知识改变命运

142知识改变命运

    当老刘问郝刚,给联盟的海川醇定价多少时,郝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刘师傅,你觉得我们这个酒品质比老毛子最喜欢的伏特加差多少。”

    老刘认真评判了一下,说:“不好说,根本不是一个类型的,不过老毛子喝酒口味杂,海川醇他们也会喜欢的。”

    郝刚又问:“国内五粮液现在卖多少?”

    郝刚只知道以后五粮液会卖出天价,现在卖多少还真不知道。

    老刘对白酒行情是门儿清:“五粮液和沪州差不多都六七块,茅台要贵点。”

    “那咱们卖六块,比他们少点。”郝刚口出狂言。

    老板吓了一跳,海川大曲一块一瓶没人要,换成海川醇了就能变成六块了?郝刚你是疯了么?

    信息的闭塞让老刘根本不知道国际上的商品价格。

    “跟波波夫说,我们给他的海川醇在华夏是和五粮液、泸州一个档次的酒。”

    什么叫营销?

    郝刚比此时国内的所有人的商业意识都要超前。

    绝大多数联盟人是分不清白酒在品质上的差距的,他们更多相信的是口碑和名气,简单说就是人云亦云。

    口碑和名气,郝刚有的是方法把海川醇捧起来,最起码还有洋河大曲是怎么变成蓝色经典的例子,照着学就是了。

    “这价格能申请下来吧?”郝刚又关心地问,如果价格申请不下来,那还是白忙乎。

    “卖给联盟的不成问题,你就是一瓶卖五十,只要有人买,国家也绝对支持你。”老刘不以为意地说。

    国际贸易都能卖到六块,在国内申请卖到六块也就没多少问题,郝刚放心了。

    “刘师傅,想不想做华夏白酒第一人啊?”

    老刘一愣,华夏白酒第一人什么意思?

    “嗯,就是说,以后华夏最贵的白酒是你勾兑的,卖得最好的白酒是你勾兑的,名气最大的白酒还是你勾兑的。只要有海川醇出现的场合,什么茅台、五粮液都得去争第二名。”

    老刘听懂了,眼睛也亮了。

    “前提是你得给我弄出点好东西来,比如华夏红量产,再比如弄点比华夏红更好的。”

    华夏红的量产是个大难题,老刘没有底气。

    但是郝刚给的胡萝卜就那么诱人地挂在自己的驴头上,老刘又有点舍不得。

    老刘咬咬牙:知识改变命运!不就是学习嘛,我就再学习提高。

    老刘突然想明白钱耀文为什么死心塌地跟着郝刚干了,为什么夜里十点还在办公室里看书了。

    老刘脑子里冒出一句话:人要是没点理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这是郝刚说过的。

    钱耀文现在学习很认真。

    看书后算是开了眼界了,不学不知道,一学吓一跳。

    一本《广告经济学》看完,钱耀文才发现广告还能这么玩啊。

    华夏的白酒市场众强林立,茅台、五粮液等新老八大名酒不说了,就说各省、各市,哪个地方不能拿出个叫得响的品牌。

    在海川附近,就有声名远扬的“湖阳宴”,老徐请客,北郊派出所的陈所长带去的就是它。

    过去一直说“酒香不怕巷子深”,那是因为过去没有多少酒,现在这么多的酒厂,酒再香想卖得好也得大声吆喝。

    关键是怎么吆喝,这里面有大学问。

    钱耀文点灯熬油的把《广告经济学》看完,又写写画画了好几天,才终于能有底气去找叶金汇报了。

    士林集团董事长是叶金,酒厂的总经理是李波,其实钱耀文更应该去找李波,但李波能知道啥啊,钱耀文是真不想去见李波。

    去见李波,钱耀文尴尬啊!

    叶金正坐在办公室里拿着个“大砖头”在摆弄呢,今年刚出来的移动电话,俗称大哥大,大老板身份的象征。

    叶金一听说是广告的事,马上推给了郝刚,叶总那么忙,哪有时间管这些。

    要是来人接待,签字发工资,这些大事找我也就罢了,广告业务这是我该过问的吗。

    广告这些业务上的事去找郝刚,“干儿子”就要有“干儿子”替老子分忧的觉悟。

    叶金心里其实是在怕:广告,我知道个啥呀!

    郝刚在会议上质问钱耀文的话他都听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