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开局推演,美利坚大亨 > 第1141章 文明的优势(今天五更,求订阅)

第1141章 文明的优势(今天五更,求订阅)

    帝国把文明带给了世界!

    这个文明不是欧洲人自诩的那种“文明”,而是真正的文明!

    或许帝国是在征服,是在侵略,但是绝对不是奴役。

    很多欧洲人他们之所以找不到答桉,并不是因为没有答桉,而是因为他们不能够理解那个答桉。

    其实答桉就在华夏的传统之中——“抚有蛮夷,以属华夏”。

    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对于欧洲各国来说,他们的征服是什么?就是为了奴役,为了掠夺,早在罗马时代,罗马人进行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是为了掠夺奴隶,是为了掠夺土地。

    而相比之下,周天子分封诸侯与四方,诸侯们在干什么?就是在“抚有蛮夷,以属华夏”。

    就是用先进的文明教化四夷,令他们归属华夏,最终融合成为华夏的一部分。

    正是这种本质上的差距,让两者的行为产生了本质上的区别。

    “

    东曰夷、西曰戎、南曰蛮、北曰狄”。”

    在应天大学国学的课堂上,柳重教这位大院君李昰应一起流亡的大明的朝鲜大儒,在黑板上写下了这么几个字。

    】

    然后他反问道。

    “四夷,是古代对中原周边各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亦泛指外族、外国,从地图上来看,四夷皆在中原周围,而今之江苏、陕西、北直隶、山东以及湖广等地,皆为四夷之地,那么如今四夷何在?”

    “四夷早就融入我华夏之中,《孟子梁惠王》一书中有“位中国而抚四夷也”,所谓“抚”,就是抚慰,以我华夏文化教化蛮夷,令其摆脱茹毛饮血之蒙昧,归属文明,这也就是“抚有蛮夷,以属华夏”,最终经过千百年抚化,四夷皆融入华夏……”

    学生的回答,让柳重教这会儒学大师深以为然的点点头,作为一个原教旨中华主义者,对于“抚有蛮夷,以属华夏”这八个字,非但不会排斥,而且是发自骨子里的认同。

    几百年来,朝鲜自称“小中华”,并且以此为荣,可是骨子里,他们更渴望真正的成为中华的一部分,就像现在的日本,不,像东瀛一样,现在可不就是“华瀛同宗,归属华夏”嘛。

    在接下来的课堂上,柳重教从“教化”讲到“华夷之辩”,讲到了“夷狄而华夏者,则华夏之;华夏而夷狄者,则夷狄之”。

    “

    入夷则夷入夏则夏”的真正出处,乃是效力于蒙元的伪儒郝经以及许衡为论述蒙元政权的合法性而发明的,郝经、许衡的论调则是典型的服务于异族统治的“用夷变夏、无君无父”的伪理论,此理论经由满清治下,更被满清治之下伪儒发扬光大,实为我儒家之害。”

    提及许衡等伪儒时,柳重教仍然是一副愤慨激昂之色,这也难怪,在过去的两百多年间,受宋时烈等人的影响,朝鲜士子是以“春秋大义”、“华夷之辩”为其思想之源,再加上斯密达特有的固执,“华夷之辩”早就深入其骨髓,提及那些伪儒时,自然是一副愤满之状。

    “……此句出自于韩愈批注春秋后写的的《原道》一书,韩昌黎《谏佛骨表》对于胡佛本就不满,很明显韩愈这句话的意思是:夷狄进入中华就要用中华的办法对待夷狄,因为夷狄一定会用夷狄的办法对待中华的。所以用中华的办法对待夷狄就是要么夷狄接受汉化,主动臣服。要么就应该被攘夷,进而施以教化……”

    在柳重教的课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