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 第089章 法家术之争(上)

第089章 法家术之争(上)

    身为后世人,在即时计谋,临危决策上或许不如古人。

    但要是论马后炮,深受时代局限性的古人与后世人那根本不是一个层次。

    如果法家是个游戏,那么韩非就是等级排名第一的爆肝大佬。

    而嬴成蟜则是达到氪金上限的战士,我等级没你高,但战斗力就……

    “术派的术是什么?说简单点, 就是阴谋诡计。法家的法是什么?是法律条令。申不害用‘术’以为‘法’,即用阴谋诡计达到改善法律条令。最后在韩昭侯死后,法律条令没了,这就是你说的不用申不害之法。”

    “但雁过留毛,人过留痕。申不害在韩国实行术治,他人死了, 痕迹还在。韩国依旧在进行术治,这就是我说的申不害之术。说的够明白吗?有没有问题?”

    咦?君上所说, 好像有点意思。

    众门客笑声渐稀, 大多眼睛一亮,明白了嬴成蟜到底是什么意思。

    阴影中,声音有些激烈的老者道:“君上此论倒是颇有韵味,‘术’是行事手段,‘法’是最终目的。法令可以删减,但是行事手段却没有那么容易删减。”

    阴影中又一人言道:“武安君在雁门时,命赵边军闻匈奴马蹄即回,有敢捕虏者斩。如此数年, 只一战, 便令匈奴十年不敢南下。在这期间, 赵边军士卒坚韧之心被培养极佳。”

    “就是在武安君被赵王所斩的传言流传后,赵边军亦坚定齐心, 作战骁勇,未有乱象, 这便是‘术’在。赵将一换, 其指挥决策差武安君远甚,这便是‘法’不存。君上, 吾所言可对?”

    “是这个理。”

    嬴成蟜点头道, 扭头看向被夸赞的李牧。

    李牧明明是被夸,脸上却一点喜色都没有。

    他丢掉手中喝空的酒坛,又开了一坛酒,闷头便喝。

    “吾失言也。”

    李牧平掌抹去嘴角酒渍,冲着阴影中道歉那门客摆了摆手。

    话已经说到这里,就是一直只顾着吃的莽夫都听明白了,韩非自然也是早就明白了。

    这位法家珠穆朗玛峰皱着眉头,提笔在纸上写道:君上是说,申子之术治使韩国亡国?

    嬴成蟜点点头。

    韩非提笔再写,在写字途中,他于怀中又取出一张纸,写了整整两大张。

    由此可见,韩非对嬴成蟜的话是有多不认可:

    【申子提倡韩昭先侯使用“术”作为官吏各方面考核的指标,朝廷中冗官得以被肃清。经济上,申子鼓励群众多加开垦荒地,在荒地上进行种植。鼓励百姓积极养蚕,动手参与纺纱。军事上, 申子将贵族阶层的兵力统一融合起来,将他们纳入韩国兵力。】

    【申子对他们进行集训,增强军队战斗力和军事作战能力。这一切举措都是为了强韩,在申子执政期间,韩国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申子以术治而让韩称雄于天下,敢问君上,术治何错之有?】

    看着韩非倔强的样子,嬴成蟜本来那个要与韩非争个一二三四的念想忽然消逝。

    桌案上的两张纸对于韩非而言不是辩论,而是他对韩国的爱,对韩国灭亡的迷惘。

    如果有可能,这个结结巴巴难说一言,却能写出《韩非子》这本洋洋洒洒十万言大作的韩国公子韩非,真的很希望这个天下姓韩,而不姓秦。

    嬴成蟜轻轻拍拍韩非的肩膀,让这位倔强的韩国公子放松一些,轻声道:“你曾在《韩非子·王蠹》中写:法之所非,君之所取。吏之所诛,上之所养也。即法令所反对的人,君主却加以任用。官吏要处罚的人,君主却供养了起来,你把这归为韩亡原因。”

    “你认为毁誉,赏罚完全颠倒,就会导致法禁坏而民愈乱,即法律禁令遭到破坏,国家民众愈加混乱。那你有没有想过,‘义’顶头上的韩国,为什么会变成你所说的那副样子?”

    这个问题韩非自然是想过的,韩非又从怀中取出一张纸,很快便在纸上写道:贵族势力强大,韩昭先候后,历代韩君皆无魄力,差秦甚远。

    申不害变法,只有韩昭侯一代,后世韩君皆不从申不害之法。

    而秦国,商鞅之法从秦孝公,一直延续到始皇帝。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真是我秦国运气好,得了上天之助吗?”

    嬴成蟜自韩非手中拿过毛笔,在纸上写了一个大大的“术”字。

    “申不害变法,是以‘术’治‘术’,要君王用阴谋去操控群臣。为君者要一言九鼎,行堂皇阳谋,不可偏行诡道。”

    “当一个君王习惯用臣子所擅长的阴谋去对抗臣子的阴谋,那这个君王和臣子又有什么分别?这个君王又如何管理臣子呢?历代韩国公子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起来,从小被韩君耳濡目染相教‘术’。阴谋诡计用多了,他们哪里还会有魄力呢?”

    “自申不害变法后,韩国‘术’起‘义’落,上行下效,君臣民皆只思阴谋诡计,再也没有了铮铮义字的强国精神。民风淳朴的韩国,彻底沦落为最为滑稽荒诞的术治之邦。”

    “韩国庙堂君臣的全副身心,始终都在避祸谋人的算计之中。这,就是术治的危害啊。”

    韩非是个顶聪明的人,不聪明,也不会成为历史上的法家第一人。

    正因如此,所以在嬴成蟜讲完之后,他便懂了。

    哪怕嬴成蟜所说的话,是将他《韩非子》中的术治完全捶死,是对他法家学说的巨大冲击。

    他呆呆地看着嬴成蟜,脸上开始有汗珠滴落。

    他的脸色有些发白,右手颤抖着在嬴成蟜手上拿回毛笔,想在纸上写些什么。

    那颤抖的毛笔在纸上留下一个个墨点,一道道划痕,很快纸张上便纷杂不堪,就像是韩非的心。

    他一直以来尊称为申子的申不害,是摧毁他祖国的罪魁祸首。

    他以为韩国称霸天下契机的申不害变法,真相却是韩国走向深渊的阶梯。

    这位法家第一人,口吃不善言而善写的韩非,在这一刻真的想写出反驳嬴成蟜的话,想要证明嬴成蟜说的是不对的,是错误的。

    但那点点和线线越来越多,他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他倔强得不肯放下笔,就像是那年他倔强得在秦国朝堂上,不肯为秦国出谋划策一样。

    嬴成蟜轻叹,站起身道:“我们不妨回想一下,坐拥天下最大铁山的韩国,这些年做了什么呢?大争之世,强则强,弱则亡。想要夺天下,谋人可以,却必在强己之后。”

    “而韩国很有意思,迷恋术治,不思强己,只思谋人。秦占韩地,韩割让上党予赵,号为资赵移祸。再割八城联周室,又号肥周退秦。遣水工郑国入秦大兴水利,分明强秦,号为疲秦。”

    “亘古以来,何曾有过如此荒谬之谋?为谋人而损己身,且不思强己。韩国术治之风盛行,怪癖尤烈。如此韩国,虽上天不能救也。韩国不亡,天下正道何在?术,不应存于法。”

    《申子》有言:申不害教昭侯以驭臣下之术。

    《史记·韩世家》有言:申不害相韩,修术行道,国内以治,诸侯不来侵伐。

    韩国兴于术,亡于术。

    每个身在韩国的人,都会不可避免,不知不觉得沾染术这个字,连韩非这位被嬴政视为偶像的法家大师也不能幸免,在编撰《韩非子》时堂而皇之得将术治写入。

    韩术这阵恶风极尽者,当属汉初三杰之一,被誉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被汉高祖刘邦封为留侯的张良。

    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