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其他小说 > 演技派从1998开始 > 第252章 质疑

第252章 质疑

程尔提问道:“我注意到何伟开的那辆车经常打不开车门,但当真相大白后,车门突然能打开了。我想请问导演,这里有什么含义吗?”

    只要聊到电影,程尔说话就会变的很流利,他不慌不忙拿起话筒道:“电影里用打不开的车门,我觉得是暗示何伟的心结,当何伟把一切真相说出来的时候,车门就很自然的打开了。但在说出真相之前,他打不开车门。”

    有了起头之后,观众的情绪也被调动起来,另外这部电影确实有太多需要令人急需获得答应的问题。

    随着这哥们的问题解答结束,马上有观众举手提问,程蕾挑了一位戴眼镜的妹子,现场的工作人员把话筒递上。

    眼镜妹子看起来十分激动道:“李唐老师,我是您的影迷。特别喜欢您演的令狐冲,还有《还珠格格》里的萧剑。以前在我心目中你都是特别潇洒,呃……还有特别帅的那种,但今天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我发现您在心目中的印象完全颠覆了。我知道正是因为这样,恰恰说明您塑造的何伟这个人物是成功的。我就是想问问您为什么会接这样一个角色?”

    影迷都是感性的,他们往往把演员所扮演角色来当成演员本人,自然而然就不太愿意接受演员扮演一些反面或者不讨喜的角色。

    对于这位粉丝心态的眼镜妹子的问题,李唐笑笑回答道:“其实令狐冲也好,萧剑也罢,其实都不是我本人。至于说为什么要接这样一个角色,因为我是一名演员,演员存在的意义就是勇于要去挑战不同类型的人物。当时程尔导演找到我的时候,我就特别喜欢何伟这个角色,事实证明确实演的非常过瘾,为此还收获了荣誉。”

    观众提出问题五花八门,比如有人问何伟到底是不是真的是凶手?是不是为了安慰肖可杜撰了这么一个故事?而真正的凶手其实是林默,他最后何伟其实是杀人灭口云云。

    还有热情的女观众问李唐,何伟虽然回避了肖可的示爱,但内心是不是其实是爱肖可的?理由是当何伟得知肖可活不了多久时非常痛苦,完了最后还对肖可做了那种事。

    不得不说,观众的脑回路很奇葩,难道强女干也是爱的表现吗?

    轮到媒体提问环节,记者们的问题显然要专业很多,比如一位戴着《新民晚报》记者就向程尔提问道:“这部电影的故事与叙事的时间顺序是倒错交织的,彻底打乱事件发展的时间轴,颠倒、组接、拼贴后,再进行叙述。包括还有不少镜头拍了两遍。我想请问这是您独特的创作方式,还是说为了显示剪辑牛逼而故弄玄虚呢?”

    这个问题很尖锐,直接对程尔的创作风格提出了质疑,当然这还是因为程尔在导演领域是个新人,有这种质疑也是难免的。

    程尔对这种质疑显然有思想准备,只见他淡定道:“我拍的第一部毕业短片就是非线性的叙事,其实我并不排斥线性叙事,只是每次我写剧本,写第一行的时候,就是故事的中间。

    其实很难具体分析为何喜欢这种结构,首先是一种本能,但如果一定要去分析,那对我来说这种叙事有一种美感。因为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其实都是线性的,我们只能在线性时间里从头到尾地生活。但记忆却都是非线性的,不论回忆还是梦境,其实都是跳来跳去的。我觉得这对于我们无法逃脱的线性生活时间来说,是一种逃脱,也是一种自由。

    另外,我个人觉得非线性的好处是观众不仅仅在观看一个故事,在这个基础上,他们有机会去思索这个故事。当时间线打乱后,其实是把当初的选择和后来的结果直接对比给观众,它会带来一种思索,而且会凸显一种宿命感。

    当原因和结果更加靠近之后,等于它们变成了一种并列关系,其中的宿命感会更加明确,因为非线性叙事是一种提炼甚至是结构过的素材,而不是素材本身。”

    不得不说,程尔这番话说的很深奥,咋一听不明觉厉。李唐不知道那位提问的记者听懂了没有,至少他身边的蒋琴琴就没有听懂,还暗戳戳问道:“哎,程导这话什么意思啊?”

    好吧,蒋大美女虽然北电本科毕业,艺术学士学位,但真正的文化底子其实很一般。

    李唐朝她笑了笑,低声道:“总结起来其实就两个字。”

    “哪俩字?”

    “牛逼!”

    第一更,还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