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的我没有格局 > 184 让心态热切起来(第二更)

184 让心态热切起来(第二更)

皋市农业局的与会人员,都是一听就懂。

    讲白了,沙城市农业局想要搞钱,农民要有钱,农业局也要有钱,这样市财政也会有增长。

    政绩名声一把抓,不搞要面子不要里子那一套,但要做好,就得有企业配合,目前沙城市内,最上档次的就是“沙城食品”。

    毕竟出口赚外汇这个讲法,这年头依然是悦耳动听。

    而邱少飞如此期待,也正是因为“沙城食品”展现出来的实力,要知道江皋市今年国民生产总值是六十七亿,光一家“沙城食品”,就足够接近江皋市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十分之一。

    要不是市长和分管农业的副市长今天在崇州开会,市政府的车队就会在沿江省道入口迎接张浩南的车队。

    邱少飞极其重视这个“长江农业论坛”,他知道签了意向书之后,肯定会长期保持沟通,对本地区的农业发展必然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多的不敢说,在这个平台框架下,“沙城食品”作为第一协作单位,现在就可以发起“大桥养猪场”的复制推广模式。

    张浩南现在要是说出来合作,邱少飞现在就敢答应一切“丧权辱市”的“条约”,要不是没办法签个九十九年土地租约,邱少飞是真的想试试。

    “张总,那就请您讲两句?”

    “好,那我就讲一讲我的一点浅见。”

    也没有客气,张浩南看着邱少飞说道,“作为商人,我就从利润这个方向上来说。”

    “从田地利用率问题说起吧,不管是江皋,还是说沙城,还是说周边其他地区,农村每户农田保有量非常少。田间管理主要靠的就是一家几口人,单位亩产受粮种、化肥、气候等等因素影响,再加上传统政策、市场波动,单个农民家庭从主观意愿上说,一亩地种下去,有的吃就够了,能卖一点出去的话最好,卖不掉那就算了。”

    “家庭和家庭毕竟是不一样的,有的家庭人多,有的家庭人少,有的可能要上班,有的可能就是完全务农,那么田地管理肯定是参差不齐。你家肥田粉多一点,我家药水忘了打,无法统一管理和量化。”

    “那么同样一百亩地,分摊到好几十家,可能就有大量农药化肥被浪费了。而最后总的土地产出,也无法按照某一家高产田来衡量。”

    “但要是我们用统一管理的办法,不管是国营农场,还是说种田大户吧,至少还是一百亩地的话,光粮种化肥农药的物质投入,起码节约百分之三。陈局长,是这个数吧?”

    “三点五,这个我们对照过农场和附近散户情况的。”

    面对张浩南的提问,陈文林给出了更加准确的回答。

    “所以不难看出,投入相对更少,产出相对更高的农场或者大户,肯定是提高了农田利用率。但显然单算这笔账是不够的,因为如果散户农民把田租了出去,他们本身又怎么办呢?总不能坐吃山空吧?”

    “因此,在让散户农民离开旧有土地之后,如何维持生计,其实就是重点。当然,这也是创造出来的利润之一。”

    “相较传统小农作业,显而易见在现代社会中,工业产出要远远高于农业。让散户农民,或者确切点说,是散户农民家庭中的适龄劳动力,进入工业生产活动,是提高散户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方式。”

    “同时,从劳动力市场的一般规律而言,农民进厂说实话,他们自身对收入预期是不会太高的,作为商人,准确点来说是资方,就能用相对较低的用人成本来雇佣同样数量甚至更多的生产工人。”

    “而这个相对较低的用人成本,对散户农民家庭而言,在现阶段,依然是实现了家庭总收入的高增长。毕竟客观上来说,粮食价格,尤其是主粮价格,必须受到国家严格调控,散户农民的农业收入,是有其基本上限的。”

    “那么从我资方角度来看,我至少能赚到两份利差,一是土地使用增值,二是用人成本相对低廉。”

    张浩南一番讲话下来,全程讲的好像是资方如何获利,但邱少飞却心知肚明,张浩南是把政府可以获得最大的好处,都摊开来摆在了面前。

    在新时代的条件下,落后地区或许还能继续享受微弱的“工农业剪刀差”,但在相对发达和落后混合的地区,愿意继续承受这种硬性剪刀差的农民,只会越来越少。

    矛盾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增加,只有缩小一个地区内的相对贫富差距,才能缓解矛盾。

    而最好的方式,当然是快速发展,不断地加大投资或者拉来投资,自然会缓解甚至掩盖矛盾。

    张浩南嘴上说的是他怎么获利,实际上就是光明正大地引诱江皋市农业局,只要跟他合作,就会有这些好处。

    当然,江皋市可以选择不合作,这并没有什么关系,最多就是邱少飞选择摆架子的时候,被送去档案馆上班罢了。

    在张浩南发言之前,江皋市农业局只是希望达成合作项目;但在张浩南发言之后,性质就发生了一点点变化,江皋市农业局领导层,现在是热切地迫切地急切地希望达成合作项目!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