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二百五十九章,火速安排工作,迁移户口

第二百五十九章,火速安排工作,迁移户口


    所以不管怎么样,不能再发生类似许树根的事儿了。

    “我今天是陪我媳妇儿来你们轧钢厂报道,往后我媳妇就是你们单位的会计了。”

    许多年笑呵呵解释了一句,然后飞快地做好了登记。

    周绍强顿时惊呆了,“许主任,那你们家可就是双职工家庭了呀,真好啊!”

    他眼神里,说不出的羡慕和嫉妒。

    在此之前,面对许多年的时候,周绍强多多少少还有些心理优势。

    毕竟许多年的媳妇儿并不是城里人,换句话说,他们家只有许多年一人有粮本,生活肯定困难一些。

    反倒是他周绍强,媳妇和孩子都是城里户口,都有粮本。

    尽管之前粮食定量下调了,但对他们家影响并不大。

    可是现在呢,秦淮茹有工作了,意味着户口、粮本等也不再是问题了。

    心里这优越感,瞬间也没了。

    毕竟周绍强家里可不是双职工家庭,就算是,那人家许多年这个干部就吊打他了。

    跟对方聊了两句,谢过周绍强的殷勤带路,许多年领着秦淮茹进去了。

    前往人事科的路上,秦淮茹好奇问许多年,为什么刚才那个周绍强,想要巴结他?

    “这我哪里知道啊?”

    许多年无奈耸耸肩,他是真不知道。

    他本身就很少来轧钢厂这个地方,之前还是因为房子改造和南倒座房的房子问题,来过几次罢了。

    说话间,两人来到了人事科办公室。

    众所周知,工人入职单位是由劳资科办理手续的,干部才是人事科。

    秦淮茹的工作岗位是会计,并不算是干部,只能说是办事员。

    但其实办事员升迁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来人事科报道就对了。

    “同志您好,我是来轧钢厂报道的秦淮茹,这是我的介绍信、毕业证书。”

    许多年并没有干涉,也没有代替秦淮茹出面,而是让她自己来处理,他自己就站在后面。

    人事科的工作人员接过秦淮茹的介绍信和毕业证书之后,扫了一眼,便让秦淮茹在旁边等一下。

    旋即又看向许多年,询问他是来干嘛的?

    “她是我媳妇儿,我是陪她来的,您忙您的就可以了,不用管我。”

    见状,工作人员也没有多说什么。

    接下来的事情倒是简单了,工作人员核实了介绍信之后,很快就开始给秦淮茹办理入职手续了。

    轧钢厂的大部分工人,都在南锣鼓巷街道一带,对王主任的介绍信,太熟悉了。

    所以介绍信的真实性,是毋庸置疑的。

    就算有差错,也只是一个电话的事。

    “有证件照吧?”

    很快,工作人员又返回来询问秦淮茹,后者连忙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黑白证件照。

    有了证件照之后,工作人员很快就给秦淮茹准备好了工作证了。

    因为工作证基本上都是手写的,把照片贴上去之后,再找领导审批,然后盖上钢印就可以了。

    不多时,秦淮茹接到了她的工作证,瞬间喜极而泣。

    许多年也看到了她的工作证,只见上面写着:姓名秦淮茹,性别女,年龄二十一岁,住址是dc区南锣鼓巷九十五号院,职务会计等等,还有入职日期是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十二日。

    证件上面还有她的照片,以及证件首页那边,其实还有一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可是伟人说的话,也不知道轧钢厂这样的单位,为什么会贴上这样一句话。

    看了看证件上面的发证人签字和盖章,许多年也很是高兴。

    不管怎么说,秦淮茹的工作,总算是彻底落实了下来。

    跟许多年的工作证不一样的是,秦淮茹她的工作证和医疗证是分开的。

    与其说是医疗证,还不如说是医疗卡,因为上面只有一张卡片似的纸片。

    内容也是手写的,上面同样有秦淮茹的证件照片,也盖了印章。

    齐活了!

    “秦淮茹,走吧,我领你去财务科报到。”

    把工作证、水壶、工服、袖套、算盘、办公文具等东西拿给秦淮茹之后,工作人员如是说道。

    许多年接过了那些杂七杂八的东西,跟在后面,去了财务科。

    很快,三人来到了财务科这边,工作人员直接把秦淮茹领到了财务科长严淑英的办公室里。

    “严科长,您之前不是一直说你们财务科人手不够嘛,喏,这是秦淮茹,是街道办那边介绍过来的会计”

    后者闻言,顿时惊讶不已,她还看到了许多年,但并不认识他。

    她低着头,查看秦淮茹的资料,看到了秦淮茹的成绩单和毕业证,不由诧异地道:

    “秦淮茹对吧?我叫小秦吧,你之前参加会计专科考试,考了九十二分?”

    “是的,严科长,这个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什么问题,我就是很好奇,我看你证件上面写的年龄也才二十一岁,也不是初中毕业的,所以想问问你是怎么做到的?”

    一般来说,参加成人会计培训班的学生,基本上都是初中毕业生,毕竟他们这些人都没有补助。

    中专生和大学生,才会有国家补助,其他是没有的。

    然而,秦淮茹却没有初中毕业证,只有一本成人会计培训班的毕业证。

    所以严淑英才会如此惊讶。

    当然了,她倒是没有怀疑秦淮茹作弊或者其他,尽管成人会计夜校、培训班这些,听名字似乎很不正规,像是杂牌军一样。

    可是在这个时代,这些培训学校,比正规军还要正规呢。

    要知道这些培训学校的老师,一个个都是大学里面的老师,可没有什么学渣混迹其中。

    加上这个时代的人,责任心十分强,向心力、凝聚力、荣誉感等等,都不是后世那个时代所能比拟的。

    “啊,我这个,就是学啊学,就通过了考试啊。”

    秦淮茹瞬间傻眼,然后勉勉强强地解释了一句。

    许多年顿感好笑,自家媳妇儿,又不自信了。

    不过他没有吭声,继续站在旁边观看着。

    严淑英笑了笑,低头又翻了翻秦淮茹的资料,然后抬头说道:

    “行吧,那小秦就留下来吧,由我来安排吧。”

    等人事科的工作人员离开之后,严淑英这才看向许多年道,“同志,你是谁?是我们轧钢厂的工人么?”

    “严科长,我是陪她来办理入职的,我叫许多年,往后我媳妇儿就麻烦严科长多多关照了。”

    看着许多年微笑地自我介绍的样子,严淑英惊讶道:

    “你就是许多年?”

    “严科长,有什么问题吗?难道还有人假扮我不成?”

    “不是不是,你的名字在我们轧钢厂,如雷贯耳啊!”

    严淑英惊叹说道,“所以小秦是你媳妇儿?”

    啧啧,双职工家庭就不说了,老许、许大年和许十年父子三人也在轧钢厂,他们这一家,可真厉害啊。

    在轧钢厂,许多年虽然不是轧钢厂的职员,但名气一点都不小。

    主要是老许父子三人可都在轧钢厂,加上老许去年得了直肠癌,大家都以为他命不久矣。

    谁知道,今年六月份之后,老许重返轧钢厂,直肠癌彻底根治了。

    众所周知,轧钢厂另外一个工人贾东旭,他的老丈人可是已经归西了呢。

    同样是直肠癌患者,老许却奇迹般捡回了一条命,轧钢厂的工人,有一个算一个,谁不八卦几句?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年的名声便在轧钢厂传开了。

    所以,尽管许多年并不在轧钢厂,但他的名声可不小。

    一个学医的主任,并且背后还有一个医术高超的师傅,谁不想跟许多年套套近乎啊?

    毕竟生老病死这件事,乃是人之常情,谁又能保证自己不会生病呢?

    “是的,她是我媳妇儿。”许多年点点头,继续道:

    “严科长,以后多关照一下,她要是有什么不会不懂的,劳烦您多点耐心,我也会说说她的。”

    严淑英乐道:

    “小秦在专科考试上面拿了九十二分的成绩,这可不差了.”

    旋即她又简单说了一下轧钢厂的会计工作,其实并没有太复杂,一个算盘,基本手划的账本和笔等,就是会计的所有办公用具了。

    所以,就是简简单单的算账、入账等等。

    当然了,这只是针对刚入职的秦淮茹而言,像入职一段时间的林秀芝、顾玲玲、钟丽珍等人,她们需要忙碌的东西就稍微多了一些。

    比如发工资、核算工资、钢铁账本的核算等,甚至有可能还需要跟随车队外出等都有可能。

    再比如是钱大姐,负责房产管理等文件的整理工作,很多文件放在哪里,轧钢厂有多少工人等等之类的文件,都是由她来负责的。

    随后,严淑英便带着秦淮茹去跟钱大姐她们这些财务科职员说话了。

    许多年并没有跟过去,等了好一会儿,才看到秦淮茹出来,两口子这才离开轧钢厂。

    秦淮茹是明天开始工作,等同于她今天还可以休息一个下午。

    虽然有点赶,但看着秦淮茹那兴奋劲儿,许多年便没有说什么了。

    这年代的人,对工作的热情是非常高涨的,更别说秦淮茹只是一个职场萌新,兴奋是很正常的。

    小两口骑着车往秦家沟走去,一路上就光是听秦淮茹说话了。

    畅想未来嘛,许多年表示可以离开,乐呵呵地当一个忠实的听众。

    轧钢厂这边距离秦家沟也不算特别远,小两口不想再折腾了,所以顺便去跟老丈人和丈母娘报个喜。

    刚才在百货商店的时候,许多年就买了一些礼物。

    一直绑在二八大杠的后座上,这会儿过去秦家沟,刚刚好。

    半个多小时之后,小两口终于到了秦家沟。

    老丈人和丈母娘两人没在田里忙活,毕竟现在十二月份,田里没什么活。

    不过他们倒是在牲畜住的茅草屋里,堆肥,人还不少,许多年和秦淮茹便把礼物给了他们,然后简单报了喜。

    “你真通过考试了?还被安排了工作?”

    老两口彻底惊呆了,旁边的秦家沟村民,也同样十分吃惊。

    然后便看到了秦淮茹拿出了工作证,秦建国表示‘看不懂’,就让旁边的记分员帮忙看。

    记分员有文化嘛,肯定可以看得懂。

    结果记分员还真的大声读了出来,然后他自己也羡慕了。

    轧钢厂会计啊!

    这秦建国家,是真的发达了啊。

    以前村民们总说秦淮茹这小妮子心眼高,死活都想嫁到城里去,导致二十岁了都还没嫁出去,以后说不定嫁不出去了呢。

    可是去年就火速成家了,而且今年六月份就有了孩子,现在更是厉害了,有工作了。

    村民们羡慕嫉妒坏了,秦建国和杨秋红两人可高兴坏了。

    是真的有工作了呀!

    并且还是在轧钢厂这样的大单位里当会计。

    会计这份工作,大家都知道,毕竟公社这边就有会计啊。

    等他们看了一会儿,秦淮茹这才跟公社社长提起介绍信的事儿,她要迁移户口到京城,以后当城里人了。

    嘶!

    村民也听到了,户口迁移!!!

    往后啊,秦淮茹就不是秦家沟这边的农村户口了,而是实实在在的城里人了。

    公社社长笑眯眯地恭贺了几句,客套着表示往后多回来秦家沟看看,这儿毕竟是她的娘家等等之类的话。

    秦淮茹也微笑着点头,漂亮话谁不会说?

    很快,秦淮茹拿到了介绍信,户口迁移的事儿,便搞掂了一半。

    眼下秦建国和杨秋红还要继续上分,许多年和秦淮茹两人便没有继续打扰。

    拿了介绍信之后便离开了秦家沟。

    毕竟许多年也只有半天的假期,秦淮茹明天也要工作了,当然要趁热打铁了。

    返回到城里之后,两口子直奔街道办。

    王主任没在单位,赵会计她们倒是在办公室里,看到许多年和秦淮茹来了,她们可热情了。

    “哎呀,多年你怎么又拿这些花生瓜子呀?”

    几乎每次来街道办这边,许多年都会带着花生瓜子这些零嘴。

    赵会计、宋大娘她们都非常熟悉了,所以见面之后,少不了说许多年几句。

    说归说,她们该吃的还是会吃,总不能浪费了吧。

    “主任出去有一会儿了,估计很快就回来了。”

    众人嗑了一会儿瓜子,赵会计等人冲着许多年两口子恭喜了好一会儿。

    双职工家庭,可真的是太少见了。

    何况秦淮茹是透过她自己努力,成功通过会计专科考试,拿到毕业证之后,才由上面安排了工作。

    王主任家跟许多年的关系可不一般,所以工作安排也十分火速。

    没多久,王主任回来办公室了,她看到许多年也在,顿时明白两口子是为了户口的事而来。

    所以,她也没耽搁,花了大半个小时,很快就给秦淮茹办好了。

    当然,这些申请是提交上去了,还得过两天才能拿到户口本、粮本和煤本这些,上面的领导需要审核呢。

    “谢谢王主任!”

    “客气啥?小秦这样的人才,我们街道办还巴不得多来几个呢.”

    谢过王主任之后,许多年和秦淮茹两人,才终于可以回家了。

    到家之后,刚进九十五号院大门,阎大妈和王大娘刚巧从中院出来,看到小两口之后,顿时惊讶不已。

    “许主任你们买自行车了?”

    秦淮茹手里推着的女式自行车,简直不要太显眼。

    整个四合院拢共就四辆自行车,老许家就占了一半,还剩下的一半是易中海和刘大爷各一辆。

    毕竟两位大爷是院里最有钱的家庭之一了,买自行车,也是很正常的事儿。

    五十块钱一张自行车票是去年的价格,今年相对充裕一些,所以他们两家也都有了自行车。

    三大爷是还没有自行车的,毕竟他工资不高,没机会获得自行车票,也舍不得去鸽子市购买自行车票,那太浪费钱了。

    可是,人家许多年现在却已经买第二辆自行车了。

    人比人,气死人啊!

    王大娘看着许多年两口子的自行车,眼里的羡慕怎么都遮掩不住了。

    “对,这不是孩子她娘明天要参加工作了嘛,单位就是轧钢厂,那地方太远了。”

    许多年心情不错,还跟两位大妈唠了几句:

    “有自行车就不一样了,骑着车去上班,能省点力气。”

    阎大妈和王大娘两人的内心:那也叫远?

    九十五号院有多少工人,天天走路上班?

    其他大杂院的邻居,百分之九十九都是走路上班的,也没人说远啊?

    狗大户就是不一样,一辆自行车的价格是一百三十元到一百五十元不等,并且自行车票可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呵呵,那是挺好的。”

    两位大妈干笑着,心里已经是妈卖批了。

    小两口笑了笑,推着自行车进了中院。

    周红梅、胡美凤和范招娣她们已经站在门口了,许卫东这个小家伙直接飞奔过来:

    “三叔,三婶,你们买自行车了?哇,好漂亮的自行车啊。”

    女式自行车看着可漂亮了,而且相比他三叔的二八大杠,他三婶这一辆自行车,明显更好。(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