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都市言情 > 四合院之我是许多年 > 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一次坐飞机(求月票)

第二百七十七章,第一次坐飞机(求月票)

  “哼哼,我不管,你上次离家的时候,还说半个月到一个月回来,结果呢?差不多三个月才到家”

    “要不这样吧,我给你说个脑筋急转弯吧,这事儿就当过去了好不好?”

    每次有事儿的时候,秦淮茹都会习惯性地翻旧账。

    偏偏许多年还拿她没办法,只好用笑话来补偿。

    离家执行任务,这是工作。

    出于保密原则,连具体干嘛都不能说,所以许多年都是撒谎。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反正他本来就是在粮食公司工作,被外派工作,也是很正常的。

    只不过,上次是关于粮食的分配调运的问题,现在可不一样了。

    “那你说吧。”

    秦淮茹也爱听他说的笑话,反正就是想多跟他聊一聊,闹一闹。

    “你是公交车司机,第一个车站,上来了五个人,第二个车站下去了三个人,第三个车站上来了六个人,请问,公交车司机姓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秦淮茹顿时懵逼了,表情十分呆滞:什么鬼?

    这算是什么脑筋急转弯啊?

    不是说计算题么?

    害得她刚才一直在计算,结果不是计算有多少乘客啊。

    浪费表情。

    “谁知道公交车司机姓什么呀?”

    她翻了一个漂亮的眼白给许多年,后者笑着说道:“我已经告诉你答案了,你还不知道么?”

    秦淮茹闻言,急忙反驳道:

    “你什么时候告诉我答案了?”

    此时的许多年,已经笑出了猪叫声,但马上就捂住了自己的嘴巴。

    还抬头看了一眼旁边的小床,生怕那两个小家伙醒来。

    小豆包和小团子两个孩子是跟她们奶奶一起睡觉的,在东厢房那边。

    白豆腐和小不点两个小家伙还小,都还没戒奶呢,所以暂时只能由许多年和秦淮茹带着。

    其实,现在已经七个月大了,早就开始吃辅食了,也可以开始戒奶了。

    只不过,还是那句话,秦淮茹营养充足,奶水也很多,总不能浪费了吧?

    再说了,小豆包和小团子两个孩子,都是吃到了十一个月的时候才彻底戒奶的,小不点和白豆腐肯定也要吃够吧?

    母乳的营养更好,就是辛苦秦淮茹了。

    “呐,我再重复一遍题目,你仔细听题。”

    “你是公交车司机,第一个车站上来了五人”

    秦淮茹这才如梦初醒地笑了出来,给了他一记小粉拳。

    “你真是太坏了,原来在这里等着呢,哼哼,我生气了。”

    “你别生气了,我给你学一下猪叫,逗你开心好不好?”

    “好呀,那你快学!”

    许多年顿时收起了笑容,嘴角微微翘起,强忍笑意,一本正经地学着她的话说道:“好呀,那你快学!”

    “什么?”

    “什么?”

    “你在学我说话?”

    说完这句话,秦淮茹顿时生气了,又给了他一记粉拳。

    “我是在学小猪说话啊。”

    真是太过分了!

    两口子闹了一会儿,很快就困乏了,便沉沉睡去。

    转过天,许多年训练完回到家之后,就陪着孩子玩耍了。

    第二天还是一样,不仅送秦淮茹去轧钢厂上班,还接她下班。

    其他时间就待在家里,陪着小豆包她们,算是彻底休息了一天。

    当天晚上,许多年循例把秦淮茹带去耳房那边的地下室,把家里的粮食储备告诉她。

    其实,老许、周红梅和小梅三人也知道耳房这边是家里的重地,平时就只能是许多年和秦淮茹才能打开。

    老许也不好奇,因为每次都见到许多年从里面提着粮食出来,所以里面存放的是什么,一目了然。

    在家里住的时间长了,家里存放了什么东西,其实是没办法彻底隐瞒的。

    再者说了,都是家里人,许多年也没亏待谁,最多只是这房间只有秦淮茹和他有钥匙罢了。

    “孩子她爸,这地下室,怎么跟之前差不多呀?”

    领着秦淮茹进入地下室,许多年还没开口呢,她自己就先好奇了起来。

    因为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规划,除了地下室出口不一样,其他都一样。

    也难怪她会有此疑惑了。

    自从搬过来北河胡同之后,许多年也没有离开过,因此地下室都是他自己在掌管着,秦淮茹还是第一次进来。

    “嗯,那是因为我亲自挖的地下室,肯定跟之前的一样啊。”

    许多年脸不红心不跳,撒谎界第一个冠军。

    “粮食大致都在这边,跟以前一样,我这次外出执行任务也不太确定具体的时间,所以你在家要照顾自己和孩子”

    “行吧,我知道了。”

    秦淮茹意外地很平静,可能大概是她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已经有了经验吧。

    “我不管你在外面干什么,但你必须给我平安归来,听到没有?”

    “嗯,保证完成任务!”

    他立正,给了秦淮茹一个很标准的军礼。

    直接把她都逗笑了,“别跟我贫嘴了,走吧,睡觉去。”

    两口子躺在卧室的床上,秦淮茹突然摸了摸自己的肚子,旧事重提。

    许多年没办法,只好给她号脉。

    “暂时没有!”

    秦淮茹顿时很失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只能等他执行任务回来之后,才有可能再怀上了。

    转眼就是第二天了,他这收拾好一切,跟秦淮茹她们告别,然后骑着二八大杠离开了家。

    此次并不是前往粮食公司,而是直接来文津街这边报道。

    今天很早就出门了,现在都还没到六点钟,毕竟这次任务要求高,所以没有办法。

    到地方之后,由前面站岗的士兵告知了集合地点,等他进来的时候,高镜朗已经在里面等着了。

    除了他们两人之外,还有另外四人明显就是跟他们同样身份的人。

    只不过彼此之间只是点头示意,算是打过招呼了。

    没人说话,都很安静,似乎都成了默认的规矩。

    仔细想想也不难理解,这地方可是文津街,并不是一般人能来的。

    所以,能来到这儿的人,都是小心谨慎。

    没过多久,于光元出现了,身后还跟着一个工作人员,其实就是他的司机兼助理小刘。

    “都到齐人了吧?那出发吧。”

    许多年跟随大部分,一起坐上车,离开了文津街。

    车队前往南苑机场,这地方可是不远呢,差不多有二十公里。

    虽说大部分都是直道,毕竟南苑机场位于天安门正南方,算是在中轴线上面。

    但二十公里,在这个年代来说,那是真的远。

    这段路程,许多年和高镜朗等人都是在大卡车上,压根不是保护谁,而是被人保护的样子。

    此地是京城,根本轮不到许多年他们来动手,自然是有其他人来负责。

    到达机场之后,许多年这才感到了一丝意外,但表面上依然还是肃然的表情。

    没什么好聊天的,毕竟这个场合,谁特么聊天啊?

    很快,许多年跟随着于光元,一起坐上了飞机。

    飞机座位十分狭窄,并且窗外就是涡桨活塞式发动机了。

    在许多年看来,这就是老古董的飞机,却是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飞机。

    尽管它只有二十八个座位,尽管它只可以飞到七千米的高空,尽管它的最快速度只有四百三十一米每小时,却无法否认,它就是目前这个时代,国内的主要民航客机。

    “小许,第一次坐飞机是什么感觉?”

    还没起飞,旁边的于光元便跟许多年聊了起来。

    后者很想说,这可不是第一次坐飞机。

    在后世,他也做过一段时间的空中飞人,那个时间段是经常到处非常,京城到欧美,或者在国内的航班。

    去过很多城市中转,特别是中东那片地方中转的时候,特别爽。

    他还是好几家航空公司的白金常旅客呢,专门飞国际长途航班的那种。

    只不过,那都是上辈子的事情了。

    这辈子的话,还真是第一次坐飞机呢。

    具体什么感觉?

    害怕咯!

    虽说飞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交通工具,但听多看多了飞机失事的新闻,不害怕才怪哩。

    当然了,伊尔十四作为北方熊国最为先进的民航客机之一,技术还是非常牛逼的。

    有一说一,这个时代的熊国,在科技实力方面,特别是在航天实力这一块,绝对是世界第一。

    白头鹰的实力,都是被腐败两个字给拖垮了。

    再者说了,如果不是远程畜牧业的兴起,白头鹰还能不能起飞,都特么是个问题呢。

    后世的国际空间站这个项目,白头鹰干啥了?

    就联合了一下,召集大家开个会,但空间站的主要零部件,重要实验舱、生活舱等等,都是人家熊国制造出来的。

    要不说挺讽刺的一件事儿,很多白头鹰宇航员想要进入国际空间站,都必须要熟练使用熊国语才行。

    因为不会熊国语的话,压根没法在空间站里实验或者生活。

    “跟坐车一样,没什么感觉。”

    心里的害怕,没必要说出来。

    听到许多年的回答,于光元也不觉得意外,毕竟当兵的人,向来胆子大。

    许多年不仅仅是兵,而且还是一个非常有文化的兵,同时也是兵王。

    接下来,他又跟许多年聊了好一会儿,几乎都是聊家常。

    聊完家常之后,于光元这才开始步入正题,拐着弯说外交部的好。

    “对了,你家孩子多大来着?”

    “领导,我们家现在有四个孩子,最大的两个孩子现在一岁半了,最小的两个现在七个月大。”

    今儿是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三十号,明天就是三十一号了。

    小不点和白豆腐是五月份出生的,可不就是七个月大了嘛。

    “那再过四五年,就该上小学了,有没有想过让孩子上育才小学呀?”

    于光元微笑着问道。

    其实这个时代的领导,都是挺好的,但只要是人,都会有一点私心。

    他跟汤不器也不算是关系不好,只不过是在人才这一块儿上面,两人没法达成一致。

    几乎每次汤不器这边的人才,都会被于光元给挖走。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谁让外交部确实挺缺人的。

    育才小学创办鱼一九三七年,位于明清两代皇家园林的先农坛内,而是具有优良传统的重点学校。

    它跟育民小学、史家胡同小学、京城第二实验小学和光明小学等齐名,是京城内最为出名的学校。

    毕竟这几所学校的学生,要么家长不简单,要么师资力量十分强大。

    而育才小学在一九五六年的时候,增设了初中部,也更名为了京城育才学校。

    是有教育部直接领导的学校,师资力量有多强大,可见一斑了。

    当家长的,就没有不想让自己的孩子得到良好教育的。

    所以,于光元这话,算是打在了许多年的七寸上。

    “领导,我还真没有想过这件事。”

    许多年直接装糊涂,根本不接茬儿。

    “为什么?”

    于光元自己的孩子就是在育才学校读书的,那边的教师有多好,他最清楚了。

    同时他也相信许多年肯定知道育才小学,不可能没有听说过,毕竟许多年本身就住在南锣鼓巷一带。

    摊了摊手,许多年无奈地说道,“领导,我的孩子才一岁半啊,距离上学年龄七岁,还有五年半啊,我这么早早地给她们安排好了未来的路,那岂不是说她们连选择的机会都没有?”

    啊?

    还让孩子自己选择读哪所学校?

    许多年的话,直接把于光元给整不会了。

    但是,后者很快也反应过来了,自己跟对方打什么哑谜呢?

    直接说外交部的好处,不就完事了么?

    想要让许多年从猛虎中队过来外交部,难道还很难么?

    可实际上,就是这么困难!

    一番交谈下来,于光元顿时泄气了,闭目养神了。

    此时飞机已经起飞了,就在半空中飘着。

    上午十一点多,经过中途转机之后,加满油,顺便吃过午饭后,飞机再次起飞。

    终于在下午四点多快五点的时候,顺利到达南部春城。

    在当地休整一晚上,许多年这才跟随大部队,前往阳光之城。

    从这个时候开始,许多年和高镜朗的任务就正式开始了。

    不过也没有很多需要两人注意的地方,甚至到达当地之后,也没有什么意外发生。

    这就是最容易完成的任务了。

    只不过,在回到春城之后,许多年却被于光元叫住了。

    高镜朗都已经跟随飞机直接返回京城了,唯独他被留了下来。

    尽管这次的任务,就像是出来旅游了一圈,但其实压力还是很大的。

    讲真的,执行这样的任务,还不如去鬼头山那边搜索黄金呢。

    春城的一家旅馆内,许多年正在房间里做着最普通的训练任务,俯卧撑。

    这个地方四季如春,即便是十二月份的冬季,天气也是零上三度到十五度左右,确实非常舒爽的温度。

    很快,等他完成了一千两百三十七个俯卧撑的时候,卧室门被敲响了。

    他起身打开门,于光元走了进来,“嚯,你在干什么呢?满头大汗的?”

    对方刚打完电话,准确来说,刚开完会。

    “在训练呢,领导,接下来是什么任务啊?什么时候出发?”

    “今晚八点的火车,你等下准备一下,收拾好东西,我们马上就走。”

    听到是这个情况,许多年点点头。

    具体任务是干嘛,他并不知道,去哪里,更加不清楚。

    反正到了地方,对方肯定会跟他说。

    如果不说的话,也没关系,反正许多年也只是执行任务罢了。

    估计就是一个安保任务吧?

    等于光元出去之后,许多年抓紧时间洗漱,换好衣服,然后穿戴整齐,把其他东西都收拾好之后,就出去汇合了。

    从旅馆出来,许多年发现,就他和于光元两人,此外就是一个当地的办事员司机了。

    那个司机倒是聊了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废话。

    春城的好处优点什么的,都在明面上,这个时节,其实也没什么好玩的。

    再者说了,许多年和于光元两人出来,根本就不是来玩的。

    跟京城相比,春城这地方小很多,路上也基本上都是行人。

    五六十年代,全国上下都一个样儿,骑自行车的人不多,更多的是行人。

    牛车、马车之类的也很少见,但人力拉板车之类的倒是不少,但主流大军还是行人。

    自行车在内地更为普及的时候,还是六十年代末期七十年代初的时候。

    到了那个时间段,城市的自行车大军就已经形成了。

    但在农村,七八十年代,自行车也极少见,特别是一些山区,邮政快递的送信员,都不是骑自行车,而是靠走路来送信的。

    只有到了八十年代中后期,九十年代左右的时候,自行车才开始在农村的广大地区普及开来。

    坐着吉普车的许多年,听着于光元和司机的对话,目光在前方游离着。

    不多时,汽车终于来到了火车站,此时已经傍晚七点半了。

    火车站门口,还有人在张罗着拍照的生意,一块钱一张风景照,抢钱一样。

    许多年跟随于光元走进火车站,只见后者从口袋里拿出火车票和相关证明,检票进入车站。

    进入车站之后没多久,两人又开始检票上了火车,接着时间很快来到了八点整,晚点了。(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