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诸天从拯救大明开始 > 第五百九十一章 科举 (继续)

第五百九十一章 科举 (继续)


    公羊派最早起源于子夏,子下传公羊高,之后一路传到这个时代。

    而公羊派属于儒家的一个分支,主张天下为公,有仇必报。

    其学派著名理论就是‘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之前之所以发生争吵,是因为公羊派与儒家的其他几个学派关系不睦,见着公孙弘出头,自然是要宣泄一番不满。

    张汤回了一礼,示意公孙弘入王宫去殿试。

    来到王宫门口的时候,公孙弘也是顿住了脚步,向着众人拱手行礼。

    等到公孙弘入了王宫,张汤这儿继续高呼“中山国科举第四名,琅琊颜异”

    王宫内,心神激荡的主父偃,在入殿之前仔细整理了一番自己的衣服,确定不会有失礼之处,这才深吸口气走了进去。

    李云泽端坐上首,见着主父偃入内,顿时露出了笑意。

    主父偃此人,是有着真才实学的。

    其最为著名的功绩,就是上了《推恩令》从而在根本上瓦解了诸侯国对大汉朝廷的潜在威胁。

    再有就是其对地方豪强态度严厉,却又不似酷吏那般动辄屠了豪强全家,主张将地方豪强迁徙到长安城左近。

    地方豪强在地方上的时候,自然是横行霸道无人能制。

    可到了天子脚下,那就真的是虎得卧着,是龙得盘着了。

    这对于压制地方豪强的扩展,最起码起到了抑制作用。

    还有就是,提议在边境屯田,减少长途运输粮食的损耗,充实了长城军团的实力,对于打击匈奴有着重要作用。

    这样一位人才,可不是什么丑角。

    “主父偃。”

    见着李云泽,主父偃快步上前几步,随即行大礼“拜见大王~~~”

    “嗯。”

    李云泽点点头“起来,坐下说话。”

    “喏。”

    所谓殿试,其实就是李云泽亲自考验一番这些人才们的人品如何,了解他们的思想方向与主张等等。

    确认了这些,方才好安排是否可以重用,以及用在什么地方。

    问了许多问题后,李云泽端起案几上的酒杯饮了一口“卿对匈奴之事如何看待?”

    主父偃楞了下,匈奴的事儿轮不到中山王来管吧。

    不过他多年来备受歧视羞辱,今朝得了李云泽的重视,自然是万分感激愿意为其效力。

    当即整了下衣冠,沉声说道“《司马法》曰: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平,忘战必危”

    洋洋洒洒一大段下来,大致上就是其献给武帝的《九事》之一《谏伐匈奴》书的核心思想。

    在这方面,主父偃非常对李云泽的胃口。

    他就是要打匈奴!

    李云泽满意点头“本王有意命卿为中山国御史大夫,掌监察事。不知卿可愿出仕?”

    神色激动的主父偃起身,来到中间向着李云泽行礼“得大王厚爱,偃敢不从命。”

    等到离开大殿的时候,主父偃的下巴都要怼到天上去了。

    御史大夫啊,这可是秩二千石的九卿之一!

    哪怕是中山国的九卿,那也是九卿啊!

    换做在春秋战国时代里,那也是一国重卿上大夫。

    那时候的许多小国,甚至还没有八个县大呢。

    见着等候在外的汲黯,公孙弘等人,主父偃扬了扬鼻孔就算是打招呼了。

    实际上他只是对汲黯打招呼,对公孙弘那是冷眼相对。

    当初在齐国的时候,他可没少受这些儒生们的气!

    汲黯喜怒不形于色,没什么表情回应。

    而公孙弘却是面露不喜,暗自记下了此事。

    主父偃与公孙弘都是心眼不大,睚眦必报的性格。这大概也是历史上公孙弘极力说服武帝处死主父偃的缘由之一。

    汲黯入了殿内,恭敬行礼完毕,开口说道“大王,臣是奉天子命前来中山国为大王效力。”

    天子刘启不仅仅是派遣石奋,致都等人前来相助,还挑选了年轻才俊过来作为班底,汲黯就是其中之一。

    “哦?”

    李云泽挑了挑眉梢“那为何要参加科举?”

    “无他,手痒尔。”

    “呵呵~~~”

    李云泽笑了,问了些许问题之后,就干脆的做安排“卿为中山国太仆如何?”

    听闻此言,汲黯楞了下。

    太仆虽说是近臣,也是秩二千石。

    可工作就是掌车马,说白了就是马车夫。

    自己才学如此大王让我做车夫.

    “嗯?”

    李云泽轻笑一声“可是不愿?”

    之所以如此安排,不是说汲黯的能力不行,正好相反,汲黯的能力很是出众。

    真正的缘由是,汲黯他主张和亲呐。

    这可是触动了李云泽的逆鳞。

    汲黯深深拜服“臣,愿为大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