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厨 > 第三百五十八章 给狗大户们挖个坑

第三百五十八章 给狗大户们挖个坑

者,除了皇帝、大长门崔九,还有一个人却在两三千里之外的漠北草原上。”

    “他,便是中行説。”

    杨川叹一口气,道:“东方先生,中行説在两三千里外的漠北草原,跟咱有个屁关系,你这脑袋里整日捉摸的什么东西?”

    东方朔却摇摇头,淡然道:“皇帝要在对付漠北草原那些豺狼时,并不是整备兵马,将几十万大军调集陈列与北方边境,而是让大将军卫青和冠军侯霍去病秘密南下,顺手扫清自己的地盘,不留下任何后顾之忧,此为帅才。”

    “你长宁侯想要对付大汉的狗大户,自然便会想尽一切办法,将那些狗大户与外界勾连的爪子剁掉……”

    不得不说,东方朔这个人,是杨川在汉帝国见过最有智慧的一个人。

    可是,对付中行説,也用不着东方朔出手啊。

    要知道,就连大长门崔九,因为几次刺杀中行説而损兵折将,据说有好几百名绣衣使者饮恨漠北,成为草原上的孤魂野鬼。

    “东方先生,对付中行説那种人,本侯有一万种办法可以弄死他,”杨川温言说道:“不过,活着的中行説,比死了的中行説更好使,你跑去将他一剑戳死,本侯如何帮皇帝横扫漠北、灭了匈奴之种?”

    东方朔张口结舌好几个呼吸,讷讷道:“那你来说,他们都有活儿干,为什么只有我东方朔却成了闲人?”

    杨川嘿嘿笑道:“这不是还没想好让你干什么嘛……这样好了,你去天府人间说一段时间的书吧。”

    东方朔恼道:“人家都在干大事,就让我东方朔去说书?”

    杨川瞅着愤怒的东方朔哂笑不已,悠然道:“你以为提剑走江湖,杀人要见血,才是男儿汉大丈夫之所为?”

    东方朔:“难道不是?”

    杨川摇头:“血勇之气固然重要,但是,东方先生可曾听说过杀人诛心?”

    东方朔渐渐听明白了,睁大两只怪眼:“长宁侯的意思,是让小老儿在长安城里说书,顺便杀一些人,诛一颗心?”

    杨川哈哈大笑,摆手道:“不是杀一些人诛一颗心,而是用你这张嘴,诛天下人的心。”

    东方朔直接摇头:“不懂。”

    “不懂就对了,你若懂了,别人也就懂了,咱们的一番苦心可就白费了,”杨川想了想,从袖中摸出一本小册子丢给东方朔:“这是本侯列的一些故事提纲,你随便串起来去讲吧,记得不要说脏话,不要减振,要不赌毒……”

    东方朔听得一脸懵逼,随手翻看几页,脸上露出一抹喜色:“长宁侯,我知道该如何去做了。”

    杨川有些不放心的问道:“说说看,该如何去做?”

    东方朔咧嘴笑道:“长宁侯的小册子里不是写得明白,每日说书,第一件事便是歌功颂德,第二件事便是一片大好,第三件事,才是花边消息,最后,再来一段对伤风败俗、偷鸡摸狗等小事的强烈谴责么?”

    杨川瞪大眼:“东方朔,你老小子莫要信口开河的乱说,本侯哪里写这些文字了?”

    东方朔哈哈大笑,扬长而去。

    望着东方朔离开时的背影,杨川莫名的沉思良久,他总觉得,这个东方朔的嘴啊,好像被谁开过光,怎么都有点神棍特质了……

    ……

    两日两夜后。

    司马迁、张汤二人‘合著’的一部《大汉商贾书》便成型了。

    为此,杨川第一次主动给二人赏赐黄金各三千两,能抵得上他二人好几年的‘工资’,这让司马迁、张汤有些惶恐不安。

    因为他们都知道,这个长宁侯杨川从来都是一个只占便宜不吃亏的主儿,尤其是对司马迁,更是因为前几年那一场囚笼事件,动不动就假公济私的打击报复一下,这一次赏赐下来如此多的钱财,还真有点不习惯。

    杨川却笑着告诉二人,今后,长宁侯府的幕僚实行按劳分配,你干多少活儿、做多大事,便能立竿见影的拿到金子。

    然后,他便带着那一本《大汉商贾书》,再一次踏进未央宫。

    “给商贾之家著书立说?”

    刘彻捏着那一部商贾书,脸上神情就很是耐人寻味,颇有些冷淡的问道:“对朝廷来说,可有什么好处?”

    杨川老老实实的答道:“没什么好处。”

    刘彻抬头:“没什么好处,为什么要做?”

    杨川温言道:“正因为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好处,朝廷才有必要抢着去做了,让后面的人没办法去做。”

    刘彻没有说话,而是安静的盯着杨川的眼睛,就等着听他的说法。

    杨川拱手,道:“陛下,有了这一部大汉商贾书,等若是给商贾之家提供了方便,哪些生意可以做,哪些生意不可以做,明明白白,清清楚楚,让那些做生意的人有了一个方向,此为一。”

    “其二,则主要也给朝廷、给各州郡县衙的官吏一个参考,让他们知道,哪些商贾是合情合法的,哪些生意是不合规矩的,该松该紧,奖罚分明的同时,也杜绝了朝廷征税二十五比一,结果,到了长安城外,却转手成了十比一、五比一、乃至三比一。”

    “其三,便是将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分开审理。”

    “其中的好处,便是能很大程度杜绝三五文钱粮的官司,一旦闹到郡县衙门,一顿板子打下去,立刻便成了滔天大罪……”

    听着杨川娓娓道来,刘彻的眼角鱼尾纹,肉眼可见的变得清晰可见,笑眯眯的骂道:“杨川,人都说你小子日能得很,今日看来,还应该加上一句。”

    杨川闭嘴了。

    他规规矩矩的垂手而立,就等着刘彻的狗嘴里吐一颗狼牙出来。

    果然,刘彻沉吟几声,道:“那便是,你不仅日能得很,还日鬼的很。”

    “你只用一部没什么用处的大汉商贾书,便给天下狗大户……咳咳,便给天下权贵挖了一个大坑,并让他们心甘情愿的跳下去。”

    “至于说什么时候埋,还不是你说了算?”

    杨川讪笑几声,道:“微臣就想给陛下尽快筹措一笔钱粮,足够将漠北之地踏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