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谋明天下 > 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动等待

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动等待

多尔衮直接操作了。

    范文程已经在偏殿等候。

    多尔衮对范文程的态度,已经改变过来了,这期间为了范文程的事情,他甚至直接训斥了多铎,要求多铎以大清国的利益为重,务必要善待朝廷之中的汉人,真正掌控了权力之后,多尔衮才明白为什么皇太极如此的重视范文程,不惜得罪满人权贵,也要维护范文程的利益。

    汉人在权谋方面,的确是强于满人的。

    譬如说多尔衮,提出的诸多意见和建议,的确是深谋远虑,对于大清国真的有利。

    “文程,你来了。”

    “摄政王大人,奴才刚到,想不到摄政王大人就到了。。。”

    范文程的态度很恭谦,多尔衮余光看了看低着头、毕恭毕敬的范文程,鼻子里面轻轻的哼了一声。

    这就是多尔衮与皇太极不一样的地方,他不会完全信任汉人,也不会和颜悦色的面对汉人,他会展现出来自身的威严,让范文程等汉人畏惧,让范文程带着畏惧的心情做事情。

    “文程,你侦查到很多的情报,我看还是不错的,前些日子,我已经提议,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做好了一切的准备,应该要出去征伐了,老是呆在家中不行,时间长了,雄鹰的翅膀都要折断。。。”

    范文程楞了一下,抬头看了看多尔衮,接着低头开口了。

    “摄政王大人,奴才掌握的情况,全部都在奏折里面,当下辽东守卫的登莱新军虎视眈眈,兵精粮足,若是八旗军展开进攻,奴才担心绕不开辽东。。。”

    范文程说的很委婉,其实他在奏折里面,已经将自身的想法说的恨明确,大吴王朝拥有的登莱新军,异常的骁勇,派遣到辽东的密探,探查到的消息,都是登莱新军时刻都不放松对辽河以东的监视,如果不是要恢复北方的稳定,登莱新军说不定已经主动发起对辽河以东的进攻,威胁到大清国的都城沈阳。

    从北方刺探到的情报,让范文程更加的沮丧,曾经赤地千里的北直隶、河南、山西和陕西的很多地方,都在迅速的恢复,人口在增加,这些地方的百姓基本稳定下来,播种的粮食获得了收成,生活能够很好的维持了。

    范文程明白多尔衮的意思,八旗军不会直接从辽东发起进攻,依旧会按照以往的惯例,从密云或者是喜峰口一带进入到中原,依靠八旗军的强悍与骁勇,在北直隶一带劫掠钱财与人口,尔后原路返回,如此能够给大吴朝廷沉重的打击。

    多尔衮可以这样想,作为谋臣的范文程,绝不敢有这样的想法,他清醒的知道,以往那种依靠偷袭获取钱财和人口的作战方式,必须要摒弃了,八旗军如果期盼从密云或者喜峰口等地进入北直隶,很有可能是有去无回,北直隶驻扎的登莱新军,将重重包围进入北直隶的八旗军,直至将入侵的八旗军彻底剿灭。

    而且此举极有可能惹怒大吴王朝,导致登莱新军渡过辽河,发起对辽阳等地的大规模进攻,到时候,大清国将处于极度的被动之中。

    朝廷的粮草和钱财都不是很充裕,而且当下大清国部分粮草的来源,还是要依靠设立在西平堡、义州和广宁三地的互市,一旦大吴王朝关闭这三地的互市,大清国会迅速进入缺粮的状态,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多尔衮,就算是大清国所有满人权贵都来想办法,都无法很好的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

    内心里面,范文程异常的佩服大吴王朝的皇帝吴宗睿,吴宗睿还是大明蓟辽督师的时候,就开始了对大清国的布局,那个时候皇太极都不知道,还以为能够从互市购买大大量的粮食,大量的储存,就能够解决粮食短缺的问题,殊不知吴宗睿牢牢掌控互市粮食的交易,不会让大清国购买到太多的粮食,维持平日的开销差不多,但没有多少的粮食可以储存。

    多尔衮的脸色,已经不好看了,范文程的奏折他当然看过,而且看了不止一遍。

    “文程,你的意思是说,我八旗军不是登莱新军的对手,现在不能够发起对大吴王朝的进攻吗。。。”

    “扑通。。。”

    范文程跪下了,给多尔衮磕头之后,什么都没有说。

    多尔衮明白其中的意思,看向跪在面前的范文程,眼神很不好。

    不过多尔衮还算是清醒,知道当下八旗军还难以发起对登莱新军的进攻,也许他这个摄政王,接下来最为主要的任务,就是稳定大清国,集聚力量,等待大清国的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