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看书网 > 历史军事 > 汉武挥鞭 >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羊派崛起

第一百八十二章 公羊派崛起

儒生眼前一亮,似乎看到出路,寻到了进身之阶。尤其是当胡毋生凭借皇帝的诏令,派人四处求贤之时,大量原本已绝望归隐,居教乡里的大儒,纷纷应征而至,充实到太学内公羊学派的体系之中。

    作为太子太傅的卫绾自然深悉皇帝和太子的本意,不但没有丝毫干涉胡毋生,反而尽力为其排忧解难,甚至特意批复了十余个博士的位置,让胡毋生得以招揽人才。

    胡毋生对卫绾可谓感恩戴德,自然要登门致谢,并恳请作为三朝元老的卫绾能稍微传授为官之道。

    卫绾面对满脸真诚的胡毋生,不由谦逊道:“胡公谬赞了,某虽为官数十载,长年位居显要,却既无拾遗补阙之功,更谈不上兴利除弊之绩,只是默默无言,守道而已。”

    胡毋生闻言一愣,略带质疑道:“下官常闻卫公为人宽仁,属下出了差错要受到陛下的谴责,袁公便常常代人受过;与将官们一起征战立功,亦常常归功于他人。故此,袁公既能受到陛下的信任,也能得到下属官吏的拥护。”

    卫绾淡淡的笑道:“本官对于下属或同级之人,施以收束笼络之术,不过小道尔。若是胡公希冀不负圣恩,学以致用,则当勇于变易革新,锐意进取,且不可行那明哲保身,抑或沽名钓誉之事。”

    胡毋生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后,复又出言试探道:“蒙陛下抬爱,下官方能在花甲之年得以一展抱负,自当肝脑涂地以报圣恩。只是骤然得以升任高位,却唯恐行事不得要领,曲解了陛下的本意,还请卫公教我。”

    卫绾倒也不好推辞,却又唯恐语涉忌讳,传扬到保守派的耳中,有违他慎守本分的为官之道,只得斟酌着用字遣词,缓缓道:“胡公倒也无需过于急切,只需细细将公羊春秋与韩非子中的刑名之学加以糅合,求同易异,务必将之统一即可。只是要切记,需以韩非子为根基,公羊春秋为佐辅,分清主次之别,勿要主次异位,免得步入歧路。”

    胡毋生无奈的点点头,心中却暗自腹诽不已。卫绾这番话等于白说,皇帝的诏令已写得清清楚楚,胡毋生便是有天大的胆子也不敢私自尝试动摇刑名学中法家的主导地位。

    卫绾大概也觉得自己有些不厚道,恰好想起太子刘彻的嘱咐,不由微微笑道:“若是胡公尚有不解,当可去询问高足公孙弘。据某所知,太子殿下曾与其有一面之缘,并坐而论道,对其赞赏有加。”

    “真有此事?小徒从未向下官提起。”胡毋生闻言一愣,疑惑之余,还隐有几分不悦,显然是觉得自己被弟子欺瞒,有些失了脸面。

    卫绾极擅察言观色,而且心知殿下确实极为看重公孙弘。因此倒也不希望胡毋生回去后找他兴师问罪,不由出言解释道:“胡公勿要责怪高足,据某所知,殿下当初乃是微服出巡,并未透露真实身份,想来公孙弘如今尚被蒙在鼓里。”

    胡毋生面色稍霁,复又和卫绾商议些设立刑名新科所要解决的琐事,便即起身告辞。

    待胡毋生回到皇帝御赐的位于北阙甲第的新宅邸后,急忙命人前往太学找来公孙弘,细细询问起当日之事。

    公孙弘面对老师的询问,却是满头雾水。待得胡毋生平复下急切的心情,缓缓将事情叙述清楚,公孙弘方才一拍脑袋,惊愕道:“某非那日的小友便是当朝太子殿下?”

    胡毋生见状,便知确有其事,看着眼前这后知后觉,满脸错愕惶恐的得意弟子,不由摇头苦笑道:“既然已回想起来,还不详细说予为师?”

    公孙弘稍稍平复下心中的激动之情,尽量细细回想,方才将当日的情形和两人间的对话如实叙述出来。

    胡毋生听罢,脸上表情瞬息数变,良久方才感叹道:“如此说来,为师如今得蒙天子看重,皆因你之功啊。”

    公孙弘急忙躬身道:“老师何处此言?若不是得蒙老师训诫,徒儿何以言,何以立?即便太子殿下从徒儿此处闻得我公羊派的些许良言,也是老师教授给徒儿的学问,徒儿不敢居功!”

    胡毋生不愧是一代儒学宗师,转瞬便即恢复了心绪,摆手微笑道:“慌什么?为师难道是妒贤嫉能之人,看不得弟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有朝一日,你若真如殿下所言,得以登坛拜相,光耀师门,为师即便业已百年,也定然含笑九泉!”

    公孙弘垂首不语,心中已是一片清明。(。。)